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阅读教学中“听说”与“写作”的有机结合]_第1页
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阅读教学中“听说”与“写作”的有机结合]_第2页
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阅读教学中“听说”与“写作”的有机结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点阅读教学中“听说”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原理”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将写作训练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变听说为写作,将对话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应从阅读课文中发掘写作训练的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与文本进行潜在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文本中有动作描写,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训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动作描写,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的“雪地捕鸟”那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写雪地捕鸟,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一系列的动词,像电影里的慢动作镜头一样,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孩子们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作者把捕鸟的动作用这些准确的动词一一分解开来,捕鸟的过程显得具体、形象。那么,我们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也要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把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每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进行具体地展示或描写,这样就能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例如,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他观察本校老师打篮球,写到一位老师的精彩投篮动作,一开始写得很笼统,我指导他回忆老师的动作,进行细化后,他这样写道: 只见王老师接过队友传来的球,迅速地跨步上前,伸手投篮,对方球友拦上前来,他抱球向右虚晃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球在面前绕了半圈从身子左前方投了进去。 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动作行为更为具体、生动。文本中往往会提供一个个典型的例子,有的侧重动作描写,有的侧重心理描写,有的侧重于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教师要注重把文本的“听说”与“写作”有机结合,先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不至于把文本与写作割裂开来,教师紧贴文本进行写作教学,便于学生模仿写作。 长期以来,学生一篇一篇地写,教师一篇一篇地批改,少有作文专项训练。这样,学生写得再多也不得法,造成低效和时间的浪费。阅读教学对话中灵活穿插写作训练,使许多写作的专项练习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作文训练的实效。初中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往往写得不详细、不生动,我觉得是缺乏记叙方面的专项训练所致。 在阅读教学对话时,我们要因“文”制宜地结合课文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尤其是在人物描写中,加强了对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