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学基础,主讲:叶原丰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2,材料引言,什么是材料?1.1材料分类1.2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1.3材料的选择,.,3,什么是材料?,世界万物,凡于我有用者,皆谓之材料。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材料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4,材料与人类文明,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其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近代,材料的种类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很难用一种材料来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5,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是推广应用蒸汽机,但只有在开发了铁和铜等新材料以后,蒸汽机才得以使用并逐步推广。第二次产业革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以石油开发和新能源广泛使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飞机、汽车和其他工业,支持这个时期产业革命的仍然是新材料开发。如合金钢、铝合金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发展。,.,6,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7,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缘交叉基础应用学科,它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谱、电子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研究材料共性的一门学科。,.,8,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材料科学中的共性规律,即材料的组成-形成(工艺)条件-结构-性能-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种类、晶体结构、缺陷化学、非晶体结构、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相图、扩散、相变、固相反应及烧结等基础知识。,.,9,1.1.1材料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1.1.2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1.1.3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1.1.4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1.1.5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分类,1.1材料分类,.,10,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高强度材料、高温材料、超硬材料等。按物理效应分为: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激光材料等。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感光材料、耐酸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结构材料、包装材料等。,.,11,1.1.1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1.金属材料2.无机非金属材料3.高分子材料(聚合物)4.复合材料,.,12,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由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可分为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纯金属);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合金又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13,在103种元素中,除He,Ne,Ar等6种惰性元素和C、Si、N等16种非金属元素外,其余81种为金属元素。除Hg之外,单质金属在常温下呈现固体形态,外观不透明,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力学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延展性及耐冲击性。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合金的各个相的性质有关,同时也与这些相在合金中的数量、形状及分布有关。,.,14,当金属的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组元的晶体结构时,这种合金称为一次固溶体或端际固溶体,简称为固溶体。金属元素与其它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合金时,除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15,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体结构的晶格格点上;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体结构的晶格间隙。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分布可以是随机的,即呈统计分布;也可以是部分有序或完全有序,在完全有序固溶体中,异类原子趋于相邻,这种结构亦称为超点阵或超结构。,.,16,此外,合金中溶质原子还可能形成丛聚,即同类原子趋于相邻。丛聚可以呈随机弥散分布。事实上,实验中还没有见到溶质原子呈完全随机分布的固溶体。因此,只能在宏观尺度上认为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固溶体是真正均匀的,而原子尺度上并不要求它也是均匀的。不同类型固溶体中原子排列情况示于图0.1。,.,17,图0.1不同类型固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a)随机置换固溶体,(b)有序置换固溶体,(c)随机间隙固溶体,(d)固溶体中的溶质丛聚,.,18,金属间化合物可分为三类,即由负电性决定的原子价化合物(简称价化合物)、由电子浓度决定的电子化合物(亦称为电子相)以及由原子尺寸决定的尺寸因素化合物。除了这三类由单一元素决定的典型金属间化合物外,还有许多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因素决定,称之为复杂化合物。,.,19,2.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所有材料的总称。它与广义的陶瓷材料有等同的含义。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方法。一般将其分为传统的(普通的)和新型的(先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20,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由SiO2及其硅酸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此外,搪瓷、磨料、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1,先进(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22,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品可分为陶器和瓷器。,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陶瓷,.,23,普通陶瓷即传统陶瓷,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练、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包括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以及其它工业用陶瓷。见表0-1。,.,24,表0-1普通陶瓷的分类方法,.,25,特种陶瓷是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及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陶瓷制品。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主要用于耐磨损、高强度、耐高温、耐热冲击、硬质、高刚性、低膨胀、隔热等场所。功能陶瓷主要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生物功能、核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陶瓷材料。,.,26,常见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熔点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功能陶瓷包括:装置瓷(即电绝缘瓷)、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又称为铁氧体)、导电陶瓷、超导陶瓷、半导体陶瓷(又称为敏感陶瓷)、热学功能陶瓷(热释电陶瓷、导热陶瓷、低膨胀陶瓷、红外辐射陶瓷等)、化学功能陶瓷(多孔陶瓷载体等)、生物功能陶瓷等。,.,27,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品可分为陶器和瓷器,见表0-2。陶器包括粗陶器、普陶器和细陶器。陶器的坯体结构较疏松,致密度较低,有一定吸水率,断口粗糙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断面成面状或贝壳状。,.,28,表0-2中国日用瓷分类标准,.,29,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二:玻璃,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制得的非晶态材料。根据其形成网络的组分不同可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其网络形成剂分为SiO2、B2O3和P2O5。习惯上玻璃态材料可分为普通玻璃和特种玻璃两大类。普通玻璃是指采用天然原料,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玻璃。普通玻璃包括日用玻璃、建筑玻璃、微晶玻璃、光学玻璃和玻璃纤维等。,.,30,特种玻璃(亦称为新型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通过新工艺在特殊条件下或严格控制形成过程制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玻璃。特种玻璃包括SiO2含量在85%以上或55%以下的硅酸盐玻璃、非硅酸盐氧化物玻璃(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碲酸盐、铝酸盐及氧氮玻璃、氧碳玻璃等)、非氧化物玻璃(卤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硫卤化物、金属玻璃等)以及光学纤维等。根据用途不同,特种玻璃分为防辐射玻璃、激光玻璃、生物玻璃、多孔玻璃、非线性光学玻璃和光纤玻璃等。,.,31,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三:水泥,水泥是指加入适量水后可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材料。,.,32,水泥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按其所含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水泥又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以及以工业废渣和地方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目前水泥品种已达一百多种。,.,33,通用水泥为大量土木工程所使用的一般用途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专用水泥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特性水泥则是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等。,.,34,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四: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为高温技术服务的基础材料。尽管各国对其定义不同,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即耐火材料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用作工业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大部分耐火材料是以天然矿石(如耐火粘土、硅石、菱镁矿、白云母等)为原料制造的。,.,35,按矿物组成分为氧化硅质、硅酸铝质、镁质、白云石质、橄榄石质、尖晶石质、含碳质、含锆质耐火材料及特殊耐火材料;按制造方法分为天然矿石和人造制品;按形状分为块状制品和不定形耐火材料;按热处理方式分为不烧制品、烧成制品和熔铸制品;,.,36,按耐火度分为普通、高级及特级耐火制品;按化学性质分为酸性、中性及碱性耐火材料;按密度分为轻质及重质耐火材料。按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可分为标准砖、异型砖、特异型砖、管和耐火器皿等。按应用分为高炉用、水泥窑用、玻璃窑用、陶瓷窑用耐火材料等等。,.,37,3.有机高分子材料(高聚物),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高聚物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其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按高分子材料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可将高聚物分为橡胶、纤维、塑料和胶粘剂等。,.,38,橡胶的特点是室温弹性高,即使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也能产生很大的形变(可达1000%),外力去除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其弹性模量小,约105104Pa。常用的橡胶有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丁二烯)、乙丙橡胶和硅橡胶等。,.,39,纤维的弹性模量较大,约1091010Pa。受力时,形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纤维大分子沿轴向作规则排列,其长径比较大,在较广的温度范围(-50150)内,机械性能变化不大。常用的合成纤维有尼龙、涤纶、晴纶和维尼纶等。,.,40,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约107108Pa。温度稍高些,受力形变可达百分之几至几百。有些塑料的形变是可逆的,有些塑料的形变是永久的。根据塑料受热时行为的不同,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两类。前者受热时可以塑化和软化,冷却时则凝固成形,再加热又可塑化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碳酸酯等都属于此类;后者在受热时可塑化和软化,并通过化学反应,使之固定成型,但冷却后不能再加热软化,酚醛塑料和脲醛塑料就属此类。,.,41,胶粘剂是指在常温下处于粘流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永久变形,外力撤去后又不能恢复原状的高聚物。有时把聚合后未加工成型的高聚物称为树脂,以区分加工后的塑料或纤维制品,如电木未固化前称酚醛树脂,涤纶纤维未纺织前称涤纶树脂。,.,42,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基本相和增强相。基体相是一种连续相材料,它把改善性能的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传递应力的作用;增强相起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的作用。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43,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下面根据复合材料的三要素来分类。按基体材料分类,有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基复合材料,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等;按增强剂形状可分为粒子、纤维及层状复合材料;依据复合材料的性能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44,1.1.2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根据材料在外场作用下其性质或性能对外场的响应不同,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45,结构材料是指具有抵抗外场作用而保持自己的形状、结构不变的优良力学性能(强度和韧性等),用于结构目的的材料。这种材料通常用来制造工具、机械、车辆和修建房屋、桥梁、铁路等。是人们熟悉的机械制造材料、建筑材料,包括结构钢、工具钢、铸铁、普通陶瓷、耐火材料、工程塑料等传统的结构材料(一般结构材料)以及高温合金、结构陶瓷等高级结构材料。,.,46,功能材料是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高技术材料。,.,47,1.1.3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根据材料服役的技术领域可分为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48,信息材料是指用于信息的探测、传输、显示、运算和处理的光电信息材料。信息材料主要包括信息的监测和传感(获取)材料、信息的传输材料、信息的存储材料、信息的运算和处理材料。,.,49,航空航天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材料(如先进铝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高熔点合金、铍及其合金)、烧蚀防热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此外,还包括一些功能材料,如涂层材料、隔热材料、透明材料、阻尼材料、密封材料、润滑材料、粘合剂材料等。这些材料大部分属于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也有少量是阻尼合金等金属材料。,.,50,能源材料是指能源工业和能源技术所使用的材料,按使用目的不同分为新能源材料、节能材料和储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包括增值堆用核材料、聚变堆材料、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节能材料包括非晶体金属磁性材料(用作变压器铁芯的Fe-Mn-B-Si合金)和超导材料(Nb-Ti、Nb-Sn巨型磁体用材料);储氢材料,以及高比能电池(如钠硫电池)等。目前钠硫电池的比能量达137W.h/Kg,而铅蓄电池的比能量只有30W.h/Kg。,.,51,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或这些物质的复合,它能作用一个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在一定时期内治疗、增强或替换机体的组织、器官或功能。医用金属及合金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合成和天然高分子,已被广泛用于韧带、肌腱、皮肤、血管、角膜、人工脏器、骨和牙等人体软、硬组织及器官的修复和制造。医用生物陶瓷包括惰性和活性生物陶瓷、生物玻璃等,如氧化铝瓷、氧化锆瓷、生物碳等以及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陶瓷等。医用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生物活性人工牙根、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等。,.,52,1.1.4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单晶材料是由一个比较完整的晶粒构成的材料,如单晶纤维、单晶硅;多晶材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其性能与晶粒大小、晶界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非晶态材料是由原子或分子排列无明显规律的固体材料,如玻璃、高分子材料。,.,53,准晶材料是指准周期性晶体材料的简称,准晶仍然是晶体,准晶中的原子分布有严格的位置序,但位置序无周期性,即没有周期性平移对称关系,在准晶材料中存在不符合传统晶体学的五次、八次、十二次对称轴。准晶从结构角度看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但实际上它们仅在特定的金属合金中形成,是成分范围较窄的金属间化合物。,.,54,1.1.5按材料的尺寸分类,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可分为零维材料、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55,零维材料即超微粒子,通过Sol-gel法、多相沉积或激光等方法,可以制备出亚微米级的陶瓷或金属粉末,大小1100nm的超微粒比表面积大(可作为高效催化剂)、比表面能高、熔点低、烧结温度下降、扩散速度快、强度高而塑性下降慢、电子态由连续能带变为不连续、光吸收也发生异常现象(可以成为高效微波吸收材料)。,.,56,一维材料,如光导纤维由于其信息传输量远比铜、铅的同轴电缆大,而且光纤有很强的保密性,所以发展很快。再比如脆性块状材料在变成细丝后便增加了韧性,可以用来增强其它的块状。实用纤维为碳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纤维中强度和刚度最高的要算晶须。,.,57,二维材料(薄膜),如金刚石薄膜、高温超导薄膜、半导体薄膜。由于薄膜的电子所处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表现出不同的电子迁移规律,完成特定的电学、光学或电子学功能,如成为绝缘体、铁电体、导体或半导体等,从而有可能作为光学薄膜用于非线性光学、光开关、放大或调幅、敏感与传感元件,用于显示或探测器,用于环保或表面改性的保护膜。三维材料即块状材料。,.,58,1.2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探索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图1.2),覆盖从基础学科到工程的全部内容。四个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确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领域,确定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线索。,.,59,图1.2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关系示意图,.,60,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主要决定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使用性能是材料在使用状态下表现的行为,它与材料设计、工程环境密切相关。实用性能包括可靠性、耐用性、寿命预测及延寿措施等。合成与制备过程包括传统的冶炼、铸锭、制粉、压力加工、焊接等,也包括新发展的真空溅射、气相沉积等新工艺,使人工合成材料如超晶格、薄膜材料成为可能。,.,61,硅物化,工艺,指导,补充完善,理论角度,制造角度,奠定工艺基础提供理论依据专业理论训练,奠定工业基础工程实际训练,(一)、问题的引出:,研究制造无机材料产品(如玻璃、陶瓷、新材料),目标,000,.,62,(二)、无机材料工艺的回顾:,扩散、相变、固相反应、烧结等,原料,产品,热过程,晶体(缺陷),熔体,玻璃,条件,相图,热力学,动力学,.,63,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熔体,内容,(三)硅物化内容的引出:,固体表面与界面,相平衡,扩散,固相反应,相变,烧结,玻璃体,.,64,(四)、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科学内涵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使用效能四者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的科学。,.,65,科学方面偏重于研究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各组员本身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规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工程研究中还应包括材料制备与表征所需的仪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中,科学与工程彼此密切结合,构成一个学科整体。,工程方面着重与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性的研究成果以新的或更有效的方式开发并生产出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效能,以满足社会的需要。,.,66,1.合成与制备合成指促使原子、分子结合而构成材料的化学与物理过程。合成的研究既包括有关寻找新合成方法的科学问题,也包括以适当的数量和形态合成材料的技术问题;既包括新材料的合成,也应包括已有材料的新合成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及其新形态(如纤维、薄膜)的合成。,.,67,制备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之构成有用的材料。这一点是与合成相同的,但制备还包括在更为宏观的尺度上或以更大的规模控制材料的结构,使之具备所需的性能和适用效能,即包括材料的加工、处理、装配和制造。简而言之,合成与制备就是将原子、分子聚合起来并最终转变为有用产品的一系列连续过程。,.,68,把合成制备简单的与工艺等同起来而忽略其基础研究的科学内涵,是不恰当的!在合成与制备中工程性的研究固然重要,基础研究也不应忽视。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厂安全标语张贴规范管理办法
- 2025年河北衡水景县教育局招聘劳务派遣教师50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昆明市盘龙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秋季学期聘任制教师招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演艺行业艺人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年许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补充教研员2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省宜宾三江新区宋家中心小学校教师招聘6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公路客运联网售票中心有限公司公开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招聘社区工作者18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临沂城市职业学院公开招聘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公共课教师及教辅人员(78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和县公开选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 山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2020版)
-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PPT
- 动力弹塑性分析滞回模型-迈达斯
- 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
-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1课《我的祖国》--湘教版(12张)ppt课件
- 脐疗-望脐知健康ppt课件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