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乡关帝庙历史文化街西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河南地矿集团工程物探有限公司二一 一年八月新乡关帝庙历史文化街西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法人代表:朱广彬项目负责:宋云力审 核:杨光越报告编写:罗雪贵 崔科 武富强校 对:付思峰单位地址:郑州市南阳路56号(电话0371-)河南地矿集团工程物探有限公司二一 一年八月目 录1.0 概 况11.1工程概况11.1.1 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建筑物环境11.1.2拟建物特征11.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和目的、要求11.2.1依据的技术标准11.2.2勘察目的和要求22.0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主要勘察、试验方法32.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32.2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32.3勘察试验方法32.4 勘探点的测放43.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3.1地形地貌53.2场地地层特征6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73.4不良地质作用及不良地质现象74.0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74.1岩土参数的统计及选用74.2各单元层土压缩性评价及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0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04.3.1覆盖层厚度及建筑场地类别104.3.2 地基土的液化判定114.3.3 活动断裂对工程影响评价124.3.4 场地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分析124.3.5 地基土震陷可能性分析124.4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24.5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134.6 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134.6.1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134.6.1 土腐蚀性评价144.7 地基基础分析评价164.7.1 天然地基基础方案论证164.7.2地下室抗浮验算194.8地下水分析评价194.8.1 地下水力学作用的评价194.8.2 地下水、土的物理化学作用评价204.9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214.9.1 基坑的周边环境及安全等级214.9.2基坑自立高度的确定及支护方案214.9.3基坑支护设计参数224.9.4基坑开挖224.9.5基坑降水、开挖对周边的影响及监控224.9.6基坑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防治措施的建议234.9.7基坑工程检测工作的建议235.0 结论与建议24附 件:1、建筑物与勘探点位置图图13、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2-74、钻孔柱状图 图8-95、土工试验成果表4张6、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3张7、土样分析成果报告1份8、水质分析成果报告1份9、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1张新乡市关帝庙周边地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1.0 概 况1.1工程概况受新乡市春秋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河南地矿集团工程物探有限公司承担其拟建新乡关帝庙历史文化街西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详勘工作。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2011年08月5日至 9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工作于2011年08月12日至20日完成,2011年08月23日提交本报告。1.1.1 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建筑物环境该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新乡市劳动路与平原路交叉口东南角,场地较开阔,场地内不存在对本工程建设不利的建筑物。北侧6 m为七层建筑物,东侧7 m为关帝庙建筑物,南侧25m有一10F综合楼,西侧为劳动路最近10m,周边条件环境较复杂,1.1.2拟建物特征建筑物具体特征见表1.1,建筑物尺寸及场地周围环境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拟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详见勘察任务委托书。拟建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表1.1-1子项工程名称建筑层数基础埋深(m)拟采用基础类型及尺寸结构类型柱网间距单柱荷载(KN)基底平均压力(kPa)西区地上2-5层地下2层-12 天然地基、条基框架8.18.1/100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建筑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1.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和目的、要求1.2.1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工作遵循现行下列规范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1.2.2勘察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受新乡市春秋置业有限公司委托,为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详勘资料,根据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地质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1.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时代、成因、分布及各单元的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2查明场地内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及分布,并对其防治、治理措施做出论证并提出建议。3查明建筑场地土、地下水类型、水位深度、水位变化规律,并评价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5.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需对场地类别进行划分,对地基土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定并划分其等级。7. 对地基土的承载力、压缩性作出评价,结合当地施工经验及建筑物特征,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安全经济的地基基础方案。8. 提供地基变形设计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9. 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及基坑开挖方案进行论证,提供经济、合理、安全的地基基础方案。2.0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主要勘察、试验方法2.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规定,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故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照(GB50021-2001)【2009版】和(GB50011-2010)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建物特征,采用角点布置勘探点的原则,共布置21个勘探孔(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设计孔深18.025.0m,总进尺458.6m。各勘探孔详细资料详见勘探点一览表。2.2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勘察工作量汇总表 表2.2-1项 目数量项目数量室内试验物理指标试验32件钻 孔孔数12个常压固结试验32个进尺304米颗粒分析试验49个取 样原状土样32件直剪试验32组扰动样49件静三轴(UU)14原位测试静力触探孔孔数12个波速测试/总进尺216.9米取土、水样(腐蚀性评价)各2组标贯试验134次定孔测高24个注:总勘察孔24个(其中钻孔12个,静力触探12个),总勘察进尺520.9m。2.3勘察试验方法 为评价场地地基土的特征和均匀性,采用钻探与静探相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场地进行勘察。1.钻探:钻探手段选用DPP-100型钻机,水位以上干钻,水下泥浆护壁法回转钻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按勘察大纲执行,从而保证了质量。2.静探:静力触探采用LT-20A静力触探车施工,双桥探头,电脑自动记录仪采集数据, 施工时严格按照静力触探技术标准进行,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3.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42mm钻杆,63.5kg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试验。各勘探孔见砂土层均进行一定数量的标贯,以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参数及成桩的难易程度。4.原状样的采取:原状土样采用静压或岩芯管法采取,并及时密封送试验室进行试验,保证了土样的原始状态,使土样级别不低于级。5.室内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是按照(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均采用计算机进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2.4 勘探点的测放根据甲方所给的电子平面图读出各勘探点坐标,我公司以劳动路与平原路交叉点K1以及劳动路与人民路点交叉点K2为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测放各钻孔的坐标及高程(详见表2.4-1),坐标为新乡市独立坐标系、高程为绝对高程系统。控制点K1、K2坐标、高程引测点具体位置己超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可详见下表。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表2.4-1 工程编号:2011-116工程名称:新乡关帝庙历史文化街序 号编 号类 型坐标位置高程孔深地 下 水稳定水位XY深度高程(m)(m)(m)(m)11标贯+取土71205.25 .18 73.14 25.50 13.10 60.04 22静探71202.16 .57 73.28 18.30 33标贯+取土71201.82 .99 73.10 25.50 13.20 59.90 44静探71198.68 .01 73.65 18.20 55标贯+取土71193.02 .08 72.88 25.50 13.00 59.88 66静探71188.57 .17 73.31 18.10 77静探71184.25 .32 73.11 18.00 88标贯+取土71181.34 .19 73.07 25.00 13.50 59.57 99静探71178.75 .47 73.50 18.00 1010标贯+取土71174.86 .67 73.49 25.50 13.40 60.09 1111静探71172.35 .45 73.25 18.00 1212标贯+取土71168.96 .16 73.57 25.50 13.40 60.17 1313标贯+取土71158.28 .00 73.02 25.00 13.30 59.72 1414静探71156.94 .93 73.33 18.10 1515标贯+取土71154.91 .83 73.01 25.00 13.40 59.61 1616静探71154.57 .06 72.67 17.90 1717标贯+取土71151.12 .02 73.59 25.00 14.00 59.59 1818静探71149.44 .49 73.55 18.00 1919静探71132.61 .21 73.26 18.20 2020标贯+取土71131.52 .25 73.02 25.50 13.50 59.52 2121静探71129.52 .92 72.83 18.20 2222标贯71130.36 .56 72.94 25.50 13.00 59.94 2323静探71128.83 .08 73.35 17.90 2424标贯+取土71126.67 .41 72.57 25.50 13.00 59.57 控制点:劳动路与平原路交叉点 K1=(X=71364.16,Y=.95;H=72.64);劳动路与人民路点交叉点K2=(X=71005.29,Y=.13;H=75.18) 3.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形平坦,各勘探孔孔口相对高程均在73.30m左右,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带。3.2场地地层特征场地在勘探孔揭露深度范围内为第四系(Q4al)沉积的粉土、粉质粘土、砂土,根据物理力学特征,地基土自上而下共划分4个工程地质单元层(不含亚层),其各地质单元层的岩土特征如下:第工程地质单元层:杂填土(Q4ml)褐灰色、褐黄色、青灰色-黑色,松散,稍湿,主要由整块砖、半块砖及瓦片及脏土等组成,整块砖、半块砖及瓦片含量约45%,脏土约占55%,含少量的碎石及砼块、煤灰及植物根系等,本层在场地中均匀分布。第工程地质单元层:粉质粘土(Q4al)褐黄色,可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稍光滑,局部夹20-40cm黄褐色、稍密状粉土薄层,局部粉粒含量稍高,接近于粉土。本层在在场地中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第-1工程地质单元层:粉砂(Q4al)褐黄色,稍湿,中密、局部稍密,其主要矿物组成成份为石英、长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本层在场地中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第工程地质单元层:粉土(Q4al)黄褐色,湿,中密,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本层在场地中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第工程地质单元层:细砂(Q4al)褐黄色,饱和,密实,其主要矿物组成成份为石英、长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局部夹粉质粘土团块。本层未揭露,在场地中分布较均匀。各单元层分布情况详见下表:地层分层统计表 表3.2-1地层编号地 层 名 称层顶埋深(m) 最大最小 层顶高程(m) 最大最小 层底埋深(m) 最大最小 层底高程(m) 最大最小 层厚(m) 最大最小 平均厚度(m) 1杂填土0.000.0073.65-72.579.3-3.070.13-64.019.3-3.05.202粉质粘土8.0-3.070.13-65.6511.6-5.068.03-61.286.1-0.82.242-1粉砂8.0-5.268.29-61.287.0-11.666.25-61.285.1-0.82.543粉土11.6-5.368.03-61.2812.5-8.664.66-60.584.8-0.63.025细砂12.5-8.664.66-60.58本层未穿透,最大见厚15.90m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为主,以蒸发开采和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动态变化受季节性降水控制,水位年变幅为1.0-2.0m左右,35年来最高水位埋深为自然地坪下10米左右,历史水位约4米。勘察期间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3.5米左右,稳定水位埋13.3米左右,稳定水位相对高程为60.0米左右。3.4不良地质作用及不良地质现象勘察结果表明,场区内不存在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湿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各勘探点均未发现墓穴、古井、暗浜等不良埋藏物。4.0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4.1岩土参数的统计及选用 1)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时,先剔除异常值,然后按岩土分层分别进行统计。对个别指标(薄层)少于6个时,统计其平均值。各类指标的统计成果中,按照规范要求分别列出了各指标的统计数量、数据分布范围、平均值、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等参数。在岩土工程评价或设计计算时,可按不同要求分别选用,各单元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4.1-1。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综合成果表 表4.1-1层号岩 土名 称统计指标含水率重度比重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粘聚力内摩擦角wGseOSrwLwPILIpc%kN/m3%kPa度2粉质粘土统计频数8 8888 8 8 8822最大值26.8 19.90 2.70 0.957 89.9 32.8 19.6 0.688 12.027.817.5 最小值18.2 17.00 2.70 0.592 71.7 25.116.2 0.274 10.127.416.4平均值23.0 19.2 2.70 0.749 80.4 29.517.8 0.518 10.5627.617.0标准差2.42 0.43 0.00 0.04 5.37 1.62 0.92 0.14 1.61变异系数0.11 0.02 0.00 0.05 0.07 0.06 0.05 0.27 0.17修正系数1.04 0.99 1.00 1.02 1.03 0.98 0.98 1.15 1.15建议值27.0 18.02.70 0.835 82.8 29.317.4 0.495 10.4519.015.0 3粉土统计频数1716 1716 17 16 17 171666最大值25.8 20.30 2.70 0.749 98.5 37.8 22.7 0.818 9.7 18.1 30.1最小值19.2 19.60 2.680.603 86.5 26.3 16.8 0.165 5.2 12.618.4 平均值22.4 20.02 2.69 0.676 94.3 31.3 19.0 0.407 7.8 17.1 25.9 标准差3.02 0.29 0.010.06 4.10 4.47 2.15 0.25 1.03 2.04.1变异系数0.14 0.01 0.000.0020.09 0.04 0.14 0.11 0.61 0.13 0.1330.159修正系数1.11 0.99 0.101.08 1.03 0.88 0.92 1.41 1.04 0.8910.869建议值24.9 19.8 2.680.727 97.3 27.7 17.4 0.574 8.2 16.021.02)地基土粘粒含量统计表为了满足承载力修正需要,对砂、粉土层做颗粒分析试验,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分层进行统计,结果列于下表供参考。粉、砂土颗粒分析统计表 表4.1-2层号岩 土名 称统计项目颗粒分析大小(mm)220.50.50.250.250.0750.0750.0050.005%2-1粉砂数据个数3333最 大 值12.348.738.06.0最 小 值7.346.036.55.2平均值9.547.437.55.63粉土数据个数212121最 大 值16.075.712.5最 小 值14.073.58.3平均值15.074.510.54细砂数据个数11213535最 大 值9.042.572.014.2最 小 值0.514.243.56.0平均值4.833.753.48.13) 三轴剪切强度指标(Cuu、uu)统计表为获得基坑及工程支护设计所需要的抗剪强度指标,对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1-3。三轴(UU)试验分层统计表 表4.1-3地层编号指标黏聚力uu(kPa)内摩擦角uu()黏聚力uu(kPa)内摩擦角uu()统计个数5555范围值19.9-12.620.5-19.119.0-10.521.7-20.1平均值15.419.814.221.0标准差2.510.44变异系数0.890.98建议值16.318.712.521.34)静力触探测试结果统计静力触探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经按孔分层统计后,计算出锥尖及侧壁阻力的标准值,并按经验公式换算出各层土的PS建议值,见表4.1-4。静力触探qc(MPa)、fs(kPa)值统计表 表4.1-4层号n类别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小平均值fs/qcPs建议值(MPa)7qc(MPa)3.72.03.22.63.43.1fs(kPa)126.580.295.387.8-15qc(MPa)10.45.36.25.80.606.7fs(kPa)64.454.159.356.710qc(MPa)6.24.45.34.92.545.6fs(kPa)147.8114.8131.3123.112qc(MPa)24.721.923.422.70.5025.2fs(kPa)166.9103.2125.0114.1注:粘性土:Ps=1.227qc-0.0613 粉土:Ps=qc+6.4fs(为安全起见,qc取最小平均值)砂土:Ps=1.093 qc+0.3655)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标准贯入试验、动探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修订版】第14.2.2条统计的要求,对未经杆长修正和经过杆长修正后的标贯成果剔除异常值后均进行分层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1-5。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统计表 表4.1-5层号统计频数类别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7未经杆长修正6.0-8.06.90.700.100.946.5经杆长修正后6.0-8.06.90.670.100.956.5-19未经杆长修正11.0-20.014.82.270.150.9413.9经杆长修正后10.1-18.913.82.170.160.9412.914未经杆长修正8.0-19.010.51.920.260.868.8经杆长修正后7.1-14.29.41.630.260.8710.591未经杆长修正19.0-66.039.211.470.290.9537.2经杆长修正后15.7-46.229.17.420.250.9627.8注:以上建议值为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6)波速测试结果统计根据邻近场地波速测试经验及本场地12、13号孔的标贯击数反算的波速值,即应用公式当H10m时Vs=75.6N0.258 h0.25;当H10m时Vs=116N0.258 (N为63.5Kg标贯击数,Vs为剪切波速值), 本场地20m深度范围内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约为235.5m/s。 4.2各单元层土压缩性评价及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依据野外原位测试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对各单元层压缩性及承载力特征值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见表4.2-1。 各单元层压缩性评价及承载力特征值表 表4.2-1层号-1fak(kPa)/130170180250Es0.1-0.2(MPa)6.115.513.322.8压缩性评价/中低中低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4.3.1覆盖层厚度及建筑场地类别根据邻近场地及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覆盖层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35.5m/s左右,故本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中软土)。4.3.2 地基土的液化判定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0.45s。勘察期间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3.5米左右,稳定水位埋深13.3米左右,稳定水位相对高程为59.72米左右,35年来最高水位埋深为自然地坪下10米左右,因此,此次液化判别按最不利考虑即地下水位为10m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根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规定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结合临近场地经验,综合判别本场地为非液化场地。详见下表。3#孔液化判别成果表 表4.3-1钻孔 编号地层 编号试验 深度地下 水位粘粒 含量计 算 临界值标 贯 实测值液化 判定液化指数计算液化等级ds(m)dw(m)Rho(%)Ncr(击)N(击)I leiI le不液化3310.31035.817不液化 411.31037.131不液化 412.31037.639不液化 413.31038.134不液化 414.31038.432不液化 415.31038.830不液化 416.31039.131不液化 417.31039.430不液化 418.31039.836不液化 419.310310.137不液化 12#孔液化判别成果表 表4.3-2钻孔 编号地层 编号试验 深度地下 水位粘粒 含量计 算 临界值标 贯 实测值液化 判定液化指数计算液化等级ds(m)dw(m)Rho(%)Ncr(击)N(击)I leiI le不液化12310.3106.78.613不液化 311.3107.81017不液化 312.3107.310.416不液化 413.31038.130不液化 414.31038.432不液化 415.31038.835不液化 416.31039.131不液化 417.31039.429不液化 418.31039.833不液化 419.310310.135不液化 13#孔液化判别成果表 表4.3-3钻孔 编号地层 编号试验 深度地下 水位粘粒 含量计 算 临界值标 贯 实测值液化 判定液化指数计算液化等级ds(m)dw(m)Rho(%)Ncr(击)N(击)I leiI le不液化13310.3107.79.334不液化 311.3105.29.633不液化 412.31037.636不液化 413.31038.142不液化 414.31038.440不液化 415.31038.845不液化 416.31039.148不液化 417.31039.455不液化 418.31039.859不液化 419.310310.158不液化 4.3.3 活动断裂对工程影响评价根据岩土工程条件和根据区域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发震断裂通过,可以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4.3.4 场地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分析该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范第4.1.1条的划分标准,判定本建筑场地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4.3.5 地基土震陷可能性分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规范条文说明第5.7.11条表5.5,本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均不小于100kPa,各层土平均剪切波速均大于140m/s ,故本场地可不考虑震陷影响。 4.4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该场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简单,物理力学性质均匀,无不良地质作用,综合评价属稳定场地,适宜该工程的兴建。4.5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及技术要求,拟建工程基础埋深-12.0m,室外地坪相对标高按73.3m考虑,基础处在第工程地质单元层(局部约超挖0.3米左右用级配砂石回填),第工程地质单元层土层坡度10%,据此判定本工程地基为均匀地基。4.6 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4.6.1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为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特在场地勘察孔中采取水样2件,其水质分析结果见表4.6-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标准的划分原则,将地下水腐蚀性判定结果列于表4.6-2、4.6-3。根据所取水样分析测试结果,地下水对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为弱腐蚀性。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表 表4.6-1分析项目样1样2分析项目样1样2单位(mg/L)单位(mg/L)阳离子K+1+Na+1202.95322.30总硬度1000.65602.63Ca+2160.90111.12永久硬度582.67187.15Mg+2145.5379.02暂时硬度417.98415.48NH4+1 0.020.10负硬度0.000.00合计509.38512.54总碱度417.98415.48阴离子CL-1264.74227.80-SO4-2590.48490.48溶解性总固体16201484HCO3-1509.70506.65游离CO223.2715.525CO3-200侵蚀CO20.00OH-100总矿化度-合计1364.91224.9PH值7.757.79 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 表4.6-3工程名称 关帝庙周边地区工程试验编号J11-326环境类型交替类型干湿交替地层渗透性湿润区直接临水评价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类型混凝土结构SO42-(mg/l)590.483001500弱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弱腐蚀Mg2+(mg/l)145.532000微NH4+(mg/l)0.02500微OH-(mg/l)0.05.0微侵蚀性CO2(mg/l)0.0030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Cl-含量(mg/l)264.74100500弱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为弱腐蚀备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2条(2009年局部修订)评价 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 表4.6-3工程名称 关帝庙周边地区工程试验编号J11-327环境类型交替类型干湿交替地层渗透性湿润区直接临水评价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类型混凝土结构SO42-(mg/l)490.483001500弱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弱腐蚀Mg2+(mg/l)79.022000微NH4+(mg/l)0.10500微OH-(mg/l)0.05.0微侵蚀性CO2(mg/l)0.05.0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Cl-含量(mg/l)66400微土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为微腐蚀钢结构PH值8.495.5微土对钢结构为微腐蚀备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2条(2009年局部修订)评价,其中对SO42- 、Mg2+ 、OH-评定标准按表12.2.1乘以1.5的系数,单位以mg/kg表示土腐蚀性判定表 表4.6-6工程名称关帝庙周边地区工程试验编号YR11-438环境类型地层渗透性湿润区直接临水评价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类型混凝土结构SO42-(mg/kg)1156450微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微腐蚀Mg2+(mg/kg)193000微OH-(mg/kg)0.064500微PH值9.485.0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Cl-含量(mg/l)545400-750弱土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为弱腐蚀钢结构PH值9.485.5微土对钢结构为微腐蚀备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2条(2009年局部修订)评价,其中对SO42- 、Mg2+ 、OH-评定标准按表12.2.1乘以1.5的系数,单位以mg/kg表示根据所取土样分析测试结果,本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为微腐蚀性、对钢结构为微腐蚀性。4.7 地基基础分析评价4.7.1 天然地基基础方案论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技术要求以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2.4条的规定,对该项目天然地基基础形式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见表4.7-1:郑州市南阳路56号河南地矿大厦1403室 电话:(0371) 16天然地基承载力强度验算表 表4.7-1子项目名称基础埋深d(m)持力层拟采用基础形式基底压力(kPa)单柱荷载标准值(KN)柱网间距fak(kPa)fa(kPa)所需基础底面积S(m2)结论西区-12.0条基或独立基础10065618.18.125027.3满足要求备注:1、按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2.4条公式fa=fak+b(b-3)+dm(d-0.5)进行修正计算,2、其中=9.8,m =17.3,b=0.3,d=1.6,砼与土平均重度按20考虑。3、拟建建筑基础以第层为持力层,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按250kPa考虑;室外地坪标高按73.3 m考虑,基坑开挖后局部超挖不超过0.5米,超挖部分可用级配砂石回填。4、地下车库相连,修正深度从室内地面算起,即不能进行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从上表计算结果可知,西区工程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防水板,为避免产生压力差,建议地下车库与地上工程基础一起施工,并留沉降后浇带或其它结构措施。建议抗浮设防水位相对标高为69.3m(对应自然地面下约4.00m),则向上净浮力F=-20至+50KN/m2,因此建议采用配重或其它措施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18新乡市关帝庙周边地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4.7.2地下室抗浮验算本场地在勘察期间地下水静止水位在13.3m左右,场地地下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有所波动,场地内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历史最高水位按自然地坪下-4.0米考虑对应标高69.3米,因此,地下水水位高于地下室基础底板,应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托浮作用,在最不利情况下,作用在基坑底面上的浮力为80kPa基底压力30.0 kPa(纯地下车库时估算值),应进行抗浮设计。抗浮设计建议采用配重或抗浮锚杆解决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 DB65T 4045-2017 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技术规范
- 智慧+安全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全息影像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
- 保健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
- 智能系统与人类关系-洞察及研究
- 住宅楼工程建设合同3篇
- 胡萝卜购买合同书4篇
- 防养老诈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品牌文化渗透方法-洞察及研究
- 双重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差异:剖析与弥合
- 集装箱货物高效清关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预测题集
- 静脉治疗知识培训课件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篇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五周 76载荣光里我们茁壮成长-喜迎国庆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矿山开采设计用计算公式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