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_第1页
[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_第2页
[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_第3页
[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_第4页
[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平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完全由培养料供给。根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平菇种植的技术视频,一起来看看。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平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为可食用部分。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白色至灰白色,青灰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侧生。 糙皮侧耳:子实体大菌盖重叠,呈覆瓦状丛生,极少数单生,菌盖肉质直径420厘米,呈贝壳状、扇状或扁球状,菌柄短侧生或偏生。 紫孢侧耳,子实体多丛生,菌盖直径316厘米,呈扇形或肾形,菌柄长25厘米。 (二)营养特性 1、碳源 主料以棉籽皮、玉米芯、玉米秸、稻草、麦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应选择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雨淋、无霉变的。稻草、麦秸截成6厘米的小段,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等用粉碎机粉碎后过直径15毫米筛孔。 2、氮源 辅料以麦麸、玉米面、豆饼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不结块、无虫、无异味、不霉变。 3、矿质元素 拌料用井水或自来水,在滨海地区及黑龙港流域也可用矿化度不大于13.8的浅层地下水。 (三)环境条件 1、温度 平菇是广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糙皮侧耳和紫孢侧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风尾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2024。 2、湿度 平菇为喜湿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料内含水量在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0%90%之间。 3、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菌类,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十分严格,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促进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对CO2却很敏感,菇房内 CO2浓度超过0.1%时,子实体就会形成畸形菇。 4、光线 平菇为喜光性真菌。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子实体形成与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5、酸碱度(pH值) 平菇喜欢偏酸性环境,以pH5.56.5最为适宜。 二、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一)常用栽培配方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麦秸48%,棉籽皮40%,饼粉(棉籽饼粉、豆饼粉、花生饼粉、芝麻饼粉)4%5%,草木灰1%2%,过磷酸钙1%,尿素0.3%0.5%,石灰2%3%。 配方三: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配方四:花生壳或花生蔓或两种混合59%,棉籽皮30%,棉籽饼粉3%4%,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配料与发酵 1、配料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积发酵 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 70%。拌匀后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温发酵;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其他应根据情况压实。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杆,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后撒出底部竹杆,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翻堆时要注意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一致,承受压力一致,有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3、装袋接种 (1)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0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公斤。 (2)菌种量: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0% 15%。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 4、发菌管理 (1)要控制温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一排,每排间留50厘米走道,可堆515层,其他季节要单行排列,层数宜少。温度高也可井字形堆叠35层。 (2)控制适宜菌丝生长温度。在室内或室外畦栽与棚栽都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或畦温为2023适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温控制2225为好,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8,最高不超过30。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在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经20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3)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初期不超过60%,因为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后期可相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 (4)培养期间结合温、湿度情况进行通风,每天23次,温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时间,堆放数量大也应注意通风。 (5)菌丝体适宜弱光下生长,黑暗条件也可,光线强反而不利于生长。 (6)翻堆并及时检查杂菌,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予以拣出及时进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应淘汰。 (7)培养室一定要保持环境卫生。 5、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1020为宜,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线,从而促进形成子实体原基。 (2)促进幼菇迅速生长,此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并供给充足氧气和低浓度CO2的新鲜空气和较强的光线。 (3)子实体发育过程中5个时期的管理: 纽结期:不能往料上喷水,塑料袋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突起有黄豆粒蚕豆粒大,使塑料膜与料面形成缝隙,进入新鲜空气,使之开口催蕾,有利菌丝纽结现蕾。 桑椹期(菌蕾期):在纽结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喷水,加强通风换气。 珊瑚期:原基伸长了,菇蕾布满料面出现菌盖分化,不等长的原基、菌柄,此时料面可以喷水,幼菇最怕风吹失水。 伸长期:菌柄粗,顶端出现兰灰色、扁球状,可分清菌柄、菌盖。每天料面喷水34次,促使子实体敦实肥厚,以提高单朵重量。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长,菌盖加速生长。 初期:盖色深、深灰色、盖半球形、中部隆起、边缘向下; 中期:菌盖展开、中间下凹、边缘平展、浅灰色,采收在中期合适; 后期:盖边缘上起波浪状、浅白黄灰色,大量散发孢子。 一、巧建日光温室。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方建东西长25m,南北宽7m的温室。温室为泥墙,北墙高2m,东西向每隔1.5m留一通风孔,四周挖排水沟。室内用水泥柱子,木棍等搭设室顶骨架,室顶用竹杆做成圆拱形,上覆塑料薄膜,草苫,利用草苫的掀盖调节光照和温度。温室建好后,对室内、室外环境进行消毒和除虫处理。使用前,要用甲醛、敌敌畏熏蒸房间密闭48小时,杀死杂菌和害虫。 二、选料和配料。生产平菇用的培养料要选用无虫无霉、无杂质,新鲜优质的棉籽皮,配料前,棉籽皮需在阳光下晒1-2天利用紫外线杀菌。其配方为:每100kg棉籽皮加水110-130kg,在培养料中加入麦麸,过筛石灰1.5-2kg,搅拌均匀,堆起闷1-2小时,使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之间,即用手握紧料,以指缝见水珠而不下滴为宜。 三、装袋和接种。选用直径18-22cm,长40-50cm的塑料袋,8月25号开始装袋。装袋前,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捆好。培养料装入袋内2cm厚时加入菌种一层,约一把,装至袋内1/2时再加菌种约一把,如此一层料,一层菌种,共3层菌种4层料,每袋装干料1.5kg,接菌种量15%.袋装满后,用绳子捆好口。 四、发菌期管理。发苗期即菌丝生长阶段,是决定栽培成败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重点是控制温湿度,促进菌丝生长,严防杂菌感染和蔓延。培养菌丝的菇房要清洁干燥,通风透气。将装好的菇袋码放在菇房内,每码6-7层。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60-70%,湿度过大,易发生杂菌,过小易降低培养料水分,并要结合调整温湿度,每天通风2-3次。光照不宜过强,以弱光为好。每隔4-6天翻袋一次,并要逐袋检查,如发现杂菌感染严重,应淘汰埋掉,不可乱扔,避免污染环境。如果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良好,一般经过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 五、出菇管理。当栽培袋发满菌丝后,移入菇棚10天左右可形成菌蕾,此时室温应控制在13-18,空气相对湿度80-90%,每天通风3-5次,每次25-30分钟,如果通风不良,会导致菇体小而密,通风时间过长影响温湿度。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平,颜色渐淡时及时采收。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水2-3天,及时将棚内残存的死菇、遗留的菇柄等清除干净,再向袋内喷水。控制温度保持湿度,促进菌丝体迅速恢复,产生新菇蕾,增加出菇次数,延长采菇时间。经过10-15天可采第二茬,一般可采3-4茬。 六、做好病菌防治工作,在整个生产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