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_第1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_第2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_第3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_第4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篇一目前,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着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一、网络对学生的负面的影响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会造成难以抵挡的负面影响。2.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3.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少数青少年浏览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二、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上网行为,培养文明的上网习惯,学校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习进步,不要随便进入网络场所,不打游戏,不浏览非法网站、视屏、图片等。2.文明上网,提高法律意识,不在网上随意发布有损他人声誉和利益、扰乱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对以上信息不随意转发、跟帖,否则会触犯法律,构成网络造谣罪。3.不准将手机带入学校和课堂,一经发现,一律没收。如发现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打游戏、聊天等不良行为,按学校校纪校规严肃处理。篇二一、使用安全的电脑1.设置操作系统登录密码,并开启系统防火墙。2.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3.尽量不转借个人电脑。1.不在未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上登录个人帐户。2.尽量不在公共电脑登录网络银行等敏感帐户。3.不在公共电脑保存个人资料和帐号信息。4.尽量使用软键盘输入密码。5.离开前注意退出所有已登录的帐户。二、使用安全的软件1.只使用正版软件。2.开启操作系统及其他软件的自动更新设置,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和第三方软件漏洞。3.非正规渠道获取的软件在运行前须进行病毒扫描。4.定期全盘扫描病毒等可疑程序。5.定期清理未知可疑插件和临时文件。三、访问安全的网站1.尽量访问正规的大型网站。2.不访问包含不良信息的网站。3.对于网站意外弹出的下载文件或安装插件等请求应拒绝或询问专业人士。4.登录网络银行等重要帐户时,要注意网站地址是否和服务商提供的网址一致。5.不轻信网站中发布的诸如“幸运中奖”等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帐户汇款。6.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在确认来源可靠前,不要打开附件或内容中的网站地址。7.网上购物时,应避免在收到货物前直接付款到对方帐户(应尽可能使用“财付通”或“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购物,付款有保障)。8.发现恶意网站,应及时举报。四、交流中注意保护隐私1.不在网络中透露银行帐号、个人帐户密码等敏感内容。2.不在交谈、个人资料以及论坛留言中轻易泄露真实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码或家庭电话等任何能够识别身份的信息。3.不随意在不知底细的网站注册会员或向其提供个人资料。4.对包含隐私内容的个人网站(如博客)应设置访问密码。5.谨慎开放计算机共享文件和共享资源。篇三第一,提前做工作。 在孩子年龄还小时,他们看家长玩电脑,自己就会凑上去看。看着好玩,也就想动手操作。这样一来二去,就会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我们大人还经常玩呢,何况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能不强,因此,更容易燃上网瘾。 由此可见,上网前,家长或老师都要就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举个例子:我儿子在亲戚家看表哥玩游戏时,看着挺带劲,感觉比较好玩。于是,他就自觉离开了电脑。然后,对我说的一句话:“妈妈,我看着游戏好玩。也想玩,但终于孩子是忍住了,就离开了电脑。”儿子的话,让我感动,也引发我思考。在孩子开始上网前,我就给儿子讲过上网的好处与坏处,让他明白电脑是怎么一回事。让孩子了解电脑不只是可以玩游戏,它有更广泛的用途。然后,你可以操作给孩子看,让孩子了解电脑的其他功能,孩子就会渐渐明白用电脑可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局限于游戏。 第二,做好孩子的榜样。 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对青少年讲上网的好,也讲因为上网玩游戏而毁了自己的个案。然后,和家长做好沟通。要想不让孩子沉迷与游戏,除了提前打预防针以外,家长应做好孩子的榜样。首先,自己就不能上网成瘾。孩子在一边写作业,家长在一旁网上斗地主。那么孩子会怎么想,又怎么做呢? 其实,家长可以在网上读电子书,可以看电影,可以画图,可以听音乐,更可以在网上开博客写文章。如果家长能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孩子基本不会局限于玩游戏这片狭窄的网络功能。 第三, 适时疏导,冷静处理 如果青少年真的上网成瘾了。我们做老师的就不能当着全班青少年的面大声训斥青少年,而是在办公桌或者周围没人的安静空间和青少年交流、谈心,帮青少年分析其上网原因:是家长因为忙而疏忽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还是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没成就感,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功和短暂的快乐感。找出问题原因后,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青少年内心深处醒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