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_第1页
【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_第2页
【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_第3页
【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_第4页
【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光杏梅叶片中氮与磷含量年变化动态研究】金光杏梅 摘要利用叶分析的原理,对新乡市优选品种金光杏梅叶片中氮磷含量做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光杏梅从5月14日至10月23日的叶片中氮、磷含量动态为:5月氮、磷含量均高,随着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氮、磷含量均有下降趋势,氮的变化幅度远大于磷的变化幅度。氮的最高含量是2.799 536%,最低含量为1.439 215%,在生长期有2个较为明显的小高峰和1个较低值,分别是2.137 853%、1.655 540%、1.562 047%。磷的含量变化较为平缓,最高含量为0.235 580%,最低含量是0.120 827%。 关键词金光杏梅;叶片;氮;磷;变化动态 S662.4A 1007-5739(xx)03-0110-02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3种元素主要由土壤供应,这3种元素对植物作用重大,被称为植物生长三要素。氮是构成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它是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和生长结果十分重要的元素。磷素也是构成生命物质的关键元素之一,它是磷脂和核酸的必要成分,也是许多辅酶的组分,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起重要作用1-3。 要了解果树体中氮、磷的含量,必须进行树体营养诊断。树体营养诊断主要通过叶分析进行研究,即用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对树体叶片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全量分析。分析结果能用于考查和评价树体的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诊断标准提供依据,从而为施肥作正确的指导4-6。本试验以新乡市优选的品种金光杏梅为试材,测定叶片中氮磷的含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既为拟定杏梅营养元素诊断标准作基础性工作,又为杏梅优质高产栽培中的合理施肥、及时追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样品园地概况 试样材料在新乡市固古寨农场杏梅生产园中选取。园地位于东经1132311459,北纬34533550,年平均气温1317 ,年均降水量50062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3002 500 h,活动积温4 3004 700 ,无霜期211 d左右。园内栽植十二至十四年生的金光杏梅品种,园中土壤肥力中等,追肥灌水条件较好。 1.2样品采集与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相对结果一致的结果期树为供试株,挂牌标记。于xx年5月14日至10月23日,每隔2周左右在8:0010:00采1次样。在试样树树冠的外层不同方位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枝中部的50100片叶作样品,用塑料袋带回实验室,迅速进行处理。从田间采回的试样经过洗涤、干燥处理后,在塑料袋中轻轻搓碎,然后在粉碎机上磨细,其细度应有98%以上的颗粒通过60目的尼龙筛(直径0.25 mm的筛子)。干燥磨细的样品,可装入塑料瓶或玻璃瓶内,放在低温无光条件下贮存,以备灰化用。在进行元素分析前,要将样品制成溶液(测定氮磷常用湿灰化的方法)。样品湿灰化:用H2SO4H2O2消化法。称样品0.5 g左右,置于50 mL的试管中,加入5 mL浓硫酸,摇匀,放置过夜。然后在消化炉上先小火消煮,待冒白烟后升高温度。当溶液呈棕黑色时取下冷却,加入30%的双氧水6滴,然后加热至微沸,消煮数分钟,再取出加双氧水。如此反复35次,加的双氧水逐次减少,到溶液呈无色时,再加热约10 min,取下后冷却。将消煮液通过漏斗定量到1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备分析。 1.3测定方法 氮素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磷的分析采用钒钼黄比色法。 2结果与分析 2.1氮含量 由表1可知,5月14日至10月23日,总体上随着物候期推移,叶片中氮的含量逐步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生长前期,叶片为杏梅生长中心,营养供应优先供给叶片,所以氮含量较高,坐果以后生长中心逐渐转移到果实上,故叶片中氮的含量由多到少逐渐减少。6月23日和9月23日2个较高值,9月8日的值和其前后值相比形成一个较低值。6月底至7月初为杏梅采收期,采收果实后叶片中氮的含量会有所上升;在79月新乡地区天气炎热,树体受影响,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有机物较多,因此9月8日达到了一个较低值;以后随着天气变化温度逐渐适宜,叶片中氮的含量又有所回升,9月23日又达到一个小高值。到10月以后,叶片功能逐渐衰退,11月即将脱落,故10月23日达到了最低值。 从氮在叶片中的绝对含量来看,最高值是5月14日,为2.799 536%,其主要原因:一是杏梅5月14日左右枝条停止生长,叶片中氮的含量相对会有所积累;二是在盛花期后生产园中使用了速效氮肥,使叶片中氮含量增多。最低值是10月23日,为1.439 215%,杏梅11月上旬至中旬将要落叶,10月23日时叶片中有机物质将向树体内的贮藏器官转移,为杏梅的落叶做准备,故这个时期测定值最低。 根据测定全氮含量可知,杏梅在生产前期需氮较多,故前期要及时追施氮肥,以保证叶片健壮生长,为高产稳产打下基础。到果实膨大、花芽分化时氮肥也是非常重要的;到后期以后,氮含量相对稳定,但平均含量较低,故应在秋季施一些有机肥或长效氮肥,以保证树体中的贮藏营养。 2.2磷含量 由表1可知,5月14日至6月23日磷的含量下降速度较快,从0.235 580%下降到0.149 446%。这个时期处于果实膨大、发育、成熟前,果实发育需要大量磷素,且果实发育过程中树体呼吸作用增强,也要消耗一部分磷素,故磷素下降较快。9月8日达到极值后有所回升,与氮素动态变化很相似。 根据磷素测定结果可知,在5月中旬磷素下降值较大,此时正值果实膨大期,故应当在使用氮肥时配合施用磷肥。在6月中旬后,是新梢停止生长、果实成熟、开始花芽分化的时期,更应及时追施速效磷肥,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保证果实丰产稳产。到8月以后变化平缓,可以施用一些有机肥或长效磷肥,以保证树体营养贮藏。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在叶片中的含量均是5月最高,随着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含量逐渐降低,但磷的变化幅度较小。在5月下旬,氮、磷含量下降较快,以后变化逐步缓和。氮素在叶片中所占比重明显大于磷,氮的最高含量为2.799 536%,磷的最高值为0.235 580%,氮的最低值为1.439 215%,磷的最低值为0.120 827%。测定值中,氮的含量在1.4%2.8%,磷的含量在0.12%0.24%,与桃树同期相比杏梅含量较低。原因可能是土壤肥力较低,养分供应不上,栽培管理上没有及时追肥;另外也可能是杏梅这种果树的特点所决定的,这需要多次试验验证后才能得出结论。由此可知,栽培管理杏梅,除在秋季施用有机肥和长效化肥作基肥外,还应做好以下3次主要追肥:开花前(3月上中旬)以氮肥为主,促进开花结果和叶片生长;4月中旬基本坐果后,氮、磷并重,加快新梢生长和果实膨大;6月上旬新梢停长后,氮、磷混用,以磷为主,促进花芽分化,促进果实早熟,改善果实品质。 4 _ 1 顾德兴.植物与植物生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xx:190-194. 2 苗卫东,扈惠玲,晋新生,等.金光杏梅生物学性状调查报告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xx(2):12-15. 3 仝月奥,周厚基.果树营养诊断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105-107. 4 李六新.新红星苹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年变化J.果树科学,1996,16(1):78-80. 5 张新生,冉辛拓,陈湖,等.燕山山区苹果叶片氮磷钾含量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