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_第1页
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_第2页
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_第3页
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_第4页
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国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姓名:李慧珍 指导老师:孙福兰内容提要 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快速腾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背景下,便利,多样的交通工具发挥着它们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中法国交通运输个方面的分析、对比及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法的交通运输存在的差异,从而使中法交通运输业能够合作更加密切,达到双赢局面。正是在世界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各个企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相互的合作这个大的背景下先进思想的交流,科技的互相融合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交通运输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关键字 交通运输业 创新理念 机遇 挑战一、 引 言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高速发展的法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角度来浅谈其对中国该领域的影响,最后提出如何面对并解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科技的共融,经济的共赢。二 、法国交通运输发展进程及中国交通现状分析(一)法国交通运输发展进程及特点 1、法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为55.16万平方公里,交通运输是世界上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稠密、最多样化的公路网络之一,它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建立完善起来了,到中世纪末,又得到了大规模的整治和发展,四通八达,变化无穷。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际航空业务的国家之一。巴黎伦敦和巴黎布拉格航线的建立是在1920年,法国非洲和法国南美两条航线的开辟分别为1925年和1963年。 法国素有“空中中转站”之美称。世界上仅与巴黎有空中往来的城市即达480多个,80多个国家的170多个航空公司均与巴黎机场有直接业务关系。法国的铁路拥有16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于1825年建立,总长度仅有约21公里。如今,据统计,法国铁路总长已达37000多公里,且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放射状铁路网,所有重要的国内国际铁路线由放射网的中心起点巴黎发车。巴黎有6个规模宏大的现代化车站:东面为东站,东南方向为里昂站,再向南是奥斯特里茨站,西南有蒙巴纳斯站,西北是圣拉扎尔站,北面为北站。 法国的铁路事业完全由国营铁路公司经营和管理。为了提高运输能力,国营铁路公司非常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 2、到目前,法国公路的总长度达150万公里左右,其中包括乡间公路。法国公路分为高速公路,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城镇公路,乡村公路五个等级。 法国交通运输业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次之,水路最后。法国的公路总长度已达到1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长度为6000公里。法国的铁路拥有16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于1825年建立,总长度仅有约21公里。如今,据统计,法国铁路总长已达37000多公里,且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放射状铁路网,所有重要的国内国际铁路线由放射网的中心起点巴黎发车。目前,法国铁路运输中电力牵引已达80。其余为内燃机车牵引,1981年,从巴黎到里昂的高速火车正式运行,又将列车时速提高到380公里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列车。 地下铁路与地面铁路共同承担着运输的重任。巴黎、里昂、马赛等大城市均有地下铁路网。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巴黎呈放射状的一下三层地下铁道网,该网络与地面上蛛网网般的公路,铁路连成了一片,使市区和郊区的交通都十分便利。1983年,里尔的无人驾驶地铁开始正式运行,被视为法国近代尖端科持成果中的骄子。 3、法国的交通运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是国有成份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各类运输方式中都建立了规模相当大的国有公司,仅法兰西航空公司、法国国内航空公司、国营巴黎运输公司和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这4家大型国营企业的投资就占整个运输部门投资总额的2/5;其二是法国的交通运输具有突出的国际性;其三是公路运输的发展快于铁路运输,但后者仍有相当的重要性。法国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主要是通过它发达的并与邻近国家联网的公路和铁路线。 现的,例如,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和荷兰的公路,从巴黎向北到比利时、荷兰的铁路线,向西南的通向西班牙和葡萄牙铁路线,等等。 1994年建成通车的法英海底隧道,极大方便了两块陆地的联通。 法国与其它大洲的交通联系主要以航空运输和海运为主。现在法国享有空中中转站的美誉。世界上仅与巴黎有空中往来的城市就有480多个,80多个国家的170多个航空公司与巴黎机场有直接的业务关系。法航的航线遍布世界达公里。法国还有发展海运事业的优越地理位置,有现代化港口,通过陆路和水路的联合运输,法国与其它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二)法交通运输业典型的企业1、SNCF是 socit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 Francais(法国铁路公司)的简称。法国境内的主要铁路线都是由SNCF经营的。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大部分的业务涉及到运输部分,其核心业务是铁路经营,它是欧洲陆路交通最先进的集团之一。世界上速度最快的TGV(高速火车),速度确实快得惊人,现在正在营业路线大致可分为3条。一条是历史最悠久的TGV Sud-Est(东南路线)。以巴黎至里昂的路线为主,连结勃垦第、隆河谷地、阿尔卑斯、普罗旺斯及蔚蓝海岸的 TGV Atlantique(大西洋线),它是法国西部的交通大动脉。法国国内的航空公司一共有4家。分别是法国航空(AF)、AOM法国航空(IW),以及专门飞国内的Air Inter Europe(IT)和 TAT航空(IJ)。AF、IJ和 IW只飞国内线,而IT则可联结法国的30个主要城市。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ocit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 FranCis)是1937年,在对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参加建设法国铁路网的一些私营铁路企业进行国有化后成立的。所以,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最初是一个兼有私有与国有资本的半国有公司(SEM)。法国国铁每年的旅客发送量高达8亿7千万人次,货物发送达1亿4千万吨,这一骄人的成绩使该公司。跻身于世界铁路运营的前列。 高速铁路已为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成为法国人中长途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 2、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旗下公司)简称法航,是一家法国的航空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夏尔_戴高乐国际机场,同时也是法国国营航空公司。成立于1933年,在2004年5月收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并因此组成了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Air France-KLM)。Air France-KLM在法国的法律之下成立,而总部则设于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Air France-KLM 是“天合联盟”的成员。法国航空公司是“天合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三)中国交通运输业现状 中国目前建成高速公路3万公里,居世界第2位,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上的奇迹。其中:1、运输线路不断延伸 经过近50年的建设,运输线路长度成倍增长。1998年末,我国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已达297.5 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5.4倍。其中,铁路营业里程5.76万公里,增长1.6倍;内河通航里程11万公里 ,增长40.3;公路里程127.85万公里,增长14.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150.6万公里,增长132.3倍,其中国际航线长度已占民航线路总长度的33.5,通达33个国家的64个城市;管道运输从无到有,目前输油输气管道已达2.31万公里,90%的原油已通过管道输送。2、交通运输网布局大为改观 50年来,随着成渝、宝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天兰、兰青、兰新、包兰、鹰厦、京九、南昆等10多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已占全国的24.0%;公路里程已占全国的30.0%,不仅实现了县县通公路,而且98.7%的乡镇和87.7%的行政村也已通公路。民航运输也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连结全国138个城市的国内民用航空网。3、交通运输网质量显著提高 在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的同时,线路质量也得到改善。铁路自动闭塞里程21042公里,半自动闭塞里程41360公里,已完全替代了落后的路签、路牌等人工闭塞方法;有87.5% 的铁路车站安装了道岔的电气集中装置,改变了落后的分散人工操作方式。4、 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各种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标志着现代运输业的建立和发展。由现代化运输工具承担完成的运输量已占98以上;铁路牵引动力由蒸汽化逐步向内燃、电气化过渡,民用运输船舶,经过不断调整结构,大中型船舶大大增加,使船舶的载重吨位得到大幅度提高,上海港已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强;许多港口吞吐能力正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5、 运量稳步增长,运输结构逐步改善 近5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货运输量成倍增长。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增加,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度增长,在运输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运输结构逐步改善。铁路运输仍保持着大通路、主干道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中长距离和大宗货物的运输任务,但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比重开始下降,公路、水运和民航的潜力开始得到发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6、 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取得长足进展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框架构想,表明面对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而是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三、在法国先进交通运输业影响下,中国先进理念,体制及影响(一)中国交通运输创新理念及体制 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以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营和可持续性发展走节能环保之路,建设绿色交通这一核心议题,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努力促进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具体行动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大力倡导绿色交通。在我国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将重点解决大通路、主干线运能不足的矛盾,以提高运输效率,改善道路状况,加强安全保障,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发展方向。铁路建设应积极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利用外资、合资的形式,加快铁路网络,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步伐。公路建设将大力提高现有公路质量,解决大中城市间道路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深化公路运输企业改革,形成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跨地区经营的骨干运输企业。大力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提高港口专业化作业水平。航空运输以改造现有机场,提高运输安全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同时,加快综合运输系统建设,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运输大通道(二)该理念和体制在各领域的影响正式由于这些先进理念的提出和体制的改革,也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在生产布局和运输产品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使铁路运输生产布局和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十二五”是交通运输行业转变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位置,以践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打造10大文化品牌、创建100家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培养1000名先进典型,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交通运输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交通部门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下放,逐步实现由主要管企业转向全行业管理。对沿海的主要港口实行政企分开、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方针,各下放港口的利税和基本建设折旧基金全部用于“以港养港”,实行以收抵支,增强了港口的自我发展的活力。地方交通也将省属企业下放到中心城市或地、县一级,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前除部分铁路干线和民航热点航线以外,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明显缓解,基本能满足运输需要。交通运输也从过去的封闭和垄断走向开放和竞争,运输方式之间、运输方式内部的竞争局面开始形成,乘客和货主对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竞争也使运输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一)中国交通运输面临的挑战及机遇50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生产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以煤为主的大宗运输物资状况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并未完全消除。北京、上海、成都、昆明、深圳等主要机场吞吐能力不足;春运及节假日期间,买票难问题也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其中交通运输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总体粗放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必须把推进当前发展与解决好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既是克服当前严重困难、应对严峻形势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长期以来交通运输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欠帐过多,运输市场仍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比发达国家差距甚大,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1 、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不高,运输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运输管理模式,很难组织有效的跨地区、多方式的运输一条龙服务体系,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给运输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困难。铁路运输因运价长期偏低,近年来已连续出现全行业亏损;公路和水运企业因无法形成区域性运输网络体系,导致局部区域客货源不足,车辆和船舶的空驶率偏高,运输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严重。2 、现有的运输设施及设备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铁路运输设备落后,蒸汽机车完成的运量仍近五分之一,5 万多公里的铁路线路,有约40% 的区段运输能力基本达到饱和状况,旅客运输超员现象时有发生;公路道路还没有形成干线网络,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仅占全国通车里程的9.5%,等外路的比重则高达20% ,且断头路大量存在,部分公路路段流量超过设计能力,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港口接卸能力和疏运能力不配套,压船压港的现象经常发生;内河船舶老旧程度严重,航道通航条件差,水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民用机场数量少,全国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还有一半多没有通航。 新的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第一个强调的就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新机遇,有效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前后呼应。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一次重大机遇。深入分析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和难题资金筹措,并指出了解决这一难题和关键的思路、方法我国一定会并且有信心牢牢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储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 (二)中国应做出的战略调整及交通体制改革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交通运输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我们要对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必将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把握机遇,努力奋斗,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落后状况和被动的局面,在总体上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和职业道德。其中,行业核心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科学概括。行业核心价值观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解决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宗旨问题。“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性行业,要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有效衔接的交通运输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提供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优质文明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和运货难的问题,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 1、把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到交通运输工作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关键是要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把坚持安全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交通运输工作各个环节,是交通运输部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做好“三个服务”的根本要求。当前,交通运输业面临着难得的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而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处置能力。 2、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转型。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提高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之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下更大的气力,促使这方面的工作有实质性进展。 3、牢牢把握深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契机,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高度重视突发灾害和恐怖活动的新情况,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端天气和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恶劣海况、空况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导致船舶、飞机停航,公路水毁、雪阻,航道变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国际上,海盗及恐怖组织活动频繁,劫船、劫机等事件不断发生,对海运、空运、道路运输以及邮件运输等造成重大威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交通运输企业因无力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4、切实做好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以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在城市客运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技术。五、结束语对于中法交通运输业的研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的需要,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各个部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法使法国这个拥有先进科技、优秀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带到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背后蕴藏着中法交通运输业的差异, 中法双方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思维模式上以及管理方法上的先进性。因此对中法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今中法企业文化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并且探讨双赢局面产生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使中法在该领域合作更加密切,达到双赢局面,使中法两国经济能够共同发展。为此我国作出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把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既注重投资拉动,又注重民生工程;既注重有效扩大投资,又注重有利于扩大消费;既注重促进经济增长,又注重推动结构调整;既注重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注重增强经济长期发展后劲。最后,是中法两国达到共赢的局面。参考文献1 黄新民. 交通运输业的特征及管理特点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1) . 2 李冰. 浅谈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J. 交通标准化, 2005,(01) . 3 马暕,吴群琪. 构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亟待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 经济师, 2004,(08) . 4 薛荔,杜福明,武俊莉. 交通运输现状分析及发展J. 交通企业管理, 2006,(01) . 5 吴金明,荣朝和. 对运输业属性认识的理论综述J. 铁道学报, 2004,(05) . 6 吴卫平,王东.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研究J. 铁道经济研究, 2005,(02) . 7 张凯.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8) .8 吴志恒. 试论交通运输业的特点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01) . 9 邵献平. 论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10 郭凌志, 王国金. 基于低碳理念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4)、11 罗霞, 廖勇, 甘超. 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方式替代性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09) 12 刘鹏. 综合运输通道内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合机制与对策J. 中国铁路, 2011,(06)Limpact des transports franais sur la ChineRsum: Avec le dveloppement 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