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观后感2019_第1页
大阅兵观后感2019_第2页
大阅兵观后感2019_第3页
大阅兵观后感2019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阅兵观后感2019 1.结合适当的句式首先,你当然可以用“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样的词,这些词都是好词,但若想要用得高明,就必须要结合相应的句式,阅兵是壮观的场面,运用排比、对仗等手法,才能撑得起这些词语的气势,比如“多少人在 _的演讲中斗志勃发,多少人在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中心潮澎湃,多少人在军乐队的奏唱中热泪盈眶。”这样一用,这些词是不是就显得立体了许多呢?2.写出真情实感一篇好的文章并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花样的句式堆积起来的,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最朴实的文字所描绘的最真实的情感。若你想要表达你看阅兵时的感动,你不一定非得用“热泪盈眶”这个词,而是真实细致地描绘出那个令你感动的画面或者你那一刻的感受。比如“当车子载着抗战时期的老兵缓缓开过 _城楼前的时候,镜头里的老人们可爱地笑着,像个孩子一样高举着他们的手臂,朝我们挥手,那一刻他们脸上幸福的表情,我想,我会一辈子都记得。”3.写出你的思考,提升思想高度联系生活实际和你自身的经历,写出你观阅兵后的反思。这个反思,可以仅仅是你个人生活的反思,比如“当看到如此强大的祖国,看到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保护好的家园正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为之自豪,为之欢呼,我们更应当静下心来好好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自我修养,自我进步,为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读书较多或者关心时事政治的同学,也可以展示你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想觉悟。比如“这次阅兵为什么没有欧美发达国家 _出席”等政治话题,秀出你的思想高度,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因为我自己还在思考和探索,文章应该怎么写。但就我目前的经验和体会来看,“缘情而发”这个原则,是一直都不会变的。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件主动的事情,不是因为我为了完成任务而需要写,而是因为我对我所写的东西有感情,有共鸣,是我内心的情感催促着我把它写下来,不然它们就会在我的心中来回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那么,情从何处来?情从心中来。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无不有情,能不能看到,则取决于我们用眼睛看还是用心看。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觉得无话可说,正是因为没有用心去看过。只用眼睛看到的东西,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再妙的笔,也只能开出一朵看似精致而毫无生命力的花,空洞而苍白,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用心看,才能从一个角上看出一座冰山,从一朵花中看出一个世界。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_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微博上有一个段子,大意是说让大家赶紧多学一点成语,不要到时候总是某几个单调的词翻来覆去地说。这虽然是调侃,但是却也能戳中一些人,尤其是需要写观后感的同学的痛点了。似乎描述完了所看到的盛景,表达完了自己激动而自豪的心情以后,就无话可说了。所有人用眼睛看到的都一样,反映也都一样。但用心看到的东西,才是每个人最深的感受,最独一无二的体验,最能打动人的观后感。 这次阅兵,最打动我的就是老兵方阵。当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乘坐着汽车经过 _城楼,向观礼台挥手,向城楼敬礼,用手轻轻抹眼泪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抑制不住地流下来了。我不禁想,此时的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们是不是会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战火岁月,想到自己那些没机会看到和平的战友呢?这个方阵很快就从城楼前走过,我的思绪却一直停不下来。 很多人在中学的时候会对教科书上写的历史感到厌烦,也会很抵触官方和主流所宣传的 _,比如战争片。我曾经也是这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的我,也很喜欢看战争片(当然,神剧不包含在内),并且开始认同很多自己曾经抗拒的东西。至于 _会这样变化,就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吧。 六七年以前的一天,我在家里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是从厦门打来的,问我们认不认识一个叫“刘根生”的人。家里人都不认识,也就只当是她打错了。挂掉电话以后,老奶奶突然说,她的姐夫的名字跟这个人很像,然后她就给我讲了一个五十多年以前的故事。她的二姐夫在1947年的时候在城里教书,没想到被人抓了壮丁,就一去不回了。后来有人说他去了台湾,但是从此再没见过了,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她的二姐后来不久也去世了,他们也没有子女,这段故事就慢慢地被遗忘在了记忆里,直到今天被这个电话突然翻出来。另一个故事都称不上是一个故事,我老爷爷去世后不久,我在他的遗物时翻出来一本同学录,1984年时印的,都是他在革命大学时的同学。当时那本同学录上已经有很多名字打上了黑框,注明了去世的时间和原因。一本同学录翻下来,我感慨万千。 这两件事使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被写在纸上的东西是真实存在过的。它跟我之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东西似乎一样,却又完全不一样。他们是细节,是一个一个有名有姓的人,是跟我一样的人,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印在纸上,藏在历史书的数字里。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探寻 _细节,因为细节才能让历史生动。去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从而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就像慢慢掀开一幅画,从一个角开始,逐渐窥探到全部,然后惊讶地发现,原来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 xx看阅兵的时候,我只是被大场面所震撼;而六年后的今天,我却感慨万千。看阅兵可以看出很多,从出席的各国嘉宾看国际形势,从几届国内 _回顾国内几十年的变化,从老兵看抗战的历史,从新型化的武器看科技的发展;看到整齐的队列会想到他们刻苦的训练,看到井然有序的场面会想到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用心在看。从眼前所看到的东西,去了解其背后的世界,那么,所有丰富的感情,比如激动、自豪、反思、感动,都是水到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