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现状及趋势_第1页
移动终端的现状及趋势_第2页
移动终端的现状及趋势_第3页
移动终端的现状及趋势_第4页
移动终端的现状及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29,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a variety of procedures for reimbursement document, invoice review, approval of work; 30, regularly convened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preparation work for the meeting; 31,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payroll management jobs, including around salary survey, employee salary, salary accounting methods developed, payroll accounting, payment of wages, bonuses; 32,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delivery of financial procedures; 33,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the prepa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unds to meet day-to-day operating funding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e companys safety, liquid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the funds; 34, responsibl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rporation issued by the Corporation Annual, monthly economic indicators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proposed amendments; 35,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all types of contracts and tracking,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eement, abnormality was detected in time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feedback to the leadership; 36, regular inspection, analysis, budget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sines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to propose measures to increase revenu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37,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the companys contracting business tenders; 38, responsible for preparing the annual budget and final accounts, distribution of profits, loss compensation plan; 39, responsible for the violations of financial discipline, or damage the companys interests (corruption and bribery) review of the Act; 40,作者: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王亮张炎滨 2007年1-5月,我国移动终端产量达2.26亿部,销售量达到6000万部,预计全年销量达1.5亿部。从整体来看,国内移动终端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国内手机厂商的整体竞争优势依旧不强。与此同时,国内移动终端渠道市场扁平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运营商、终端厂商对手机渠道的介入力度也在逐渐加强。2007年国内移动终端市场的热点依旧在音乐手机及拍照手机,同时,智能手机步入井喷发展期,未来一两年内将成为新的增长热点。1 我国移动终端市场的规模及特点1.1市场规模3G前夜,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运营商优惠的资费政策和手机厂商低端产品扩张策略进一步挖掘新增低端用户市场;细分市场,升级功能产品以及新一轮换机高峰的来临,都推动了换机用户的快速增长。2007年1-5月,国内共生产手机22598.9万部,同比增长33.7%;销售手机近6000万部,预计2007年全年手机销售市场规模将超过1.5亿部,同比增长29%。值得关注的是,在庞大的市场规模背景下,国产手机的份额正在缓慢提升。截至2007年4月底,中国市场国内手机品牌的份额占29.2%,相比2006年年底提升了4个百分点。1.2发展特点1.2.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07年6月,我国手机产品销售收入为1610.8亿元,同比增长29.6%;终端产量26680万部,同比增长33.4%,手机销售7720万部,同比增长19.5%,占全部产量的28.9%,其中GSM手机销售占到国内手机终端销量的93%左右。2006年和2007年国内移动终端销量对比如图1所示。图1 2006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国内移动终端销量变化2007年上半年国内手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移动通信市场进一步被激活。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各省市移动公司加大了对农村通信工程的建设和投入。随着超低价手机、农村信息网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农村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潜力依旧十分巨大。各大手机厂商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推出价位在1000元左右的手机,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国内农村这块新兴市场。(2)国内市场换机率提高。随着大中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更新换代将继续加快,到2007年上半年,我国手机换机率已由2006年的50%提高到了70%左右。(3)移动运营商定制手机的规模明显提升。1.2.2国内手机厂商份额缓慢走高2007年1-5月,国内移动终端市场销量排名前4家的企业累计销售G网手机14460万部,占全部销量的77%,比2006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其中除摩托罗拉手机销售增速同比下降外,其余三家增长均超过90%,增幅最高的是三星手机,达100.9%。诺基亚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市场营销,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使手机销售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5月,其G网手机销售占全国手机总销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25.1%迅速提升到了36.6%,国内市场份额也由2006年的10.5%大幅度提升到18.1%。国内品牌手机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缓慢上升态势。截至2007年5月,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共34家(不含台资企业),共销售G网手机3806.6万部,同比增长10%,占全部手机销量的20.1%。2007年1-4月,国内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为29.2%,比2006年年底上升了4个百分点。近几年国内移动终端厂商销售市场份额如图2所示。图2 国内移动终端厂商销售市场份额国产手机市场销售份额持续缓慢上升,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成本控制适当。本土手机显示屏、芯片产量的不断增长及价格的不断走低、上游芯片厂商创新型的生产模式等极大地帮助国产手机企业降低综合制造成本,使得廉价手机终端产品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也相应地提升了国内手机厂商在产业链上的快速集结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2)低价策略初见成效。上游配件的采购本土化导致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尽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力推低端机冲击市场,但这些手机往往只具有通话和短信等简单功能,真正集成了MP3、摄像头、U盘等功能的海外品牌手机价位依然较高;而国内厂商则可以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大容量存储器、独特的造型及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这使得国产手机抢回了部分市场份额。(3)技术差异化。国产手机厂商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在做低价产品之外,各厂商已经研发了具有自身特色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如恒基伟业推出了一款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能手机以及CECT推出了业界第一款采用指纹加密保护的超长待机时间的手机。1.2.3手机产业生产模式快速调整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手机代工企业,这些企业绝大部分进行移动终端产品的贴牌组装或来料加工生产。累计到2006年年底,我国已有数十家手机代工企业,全年共代工生产手机10299.5万部,同比增长35%,占全年手机生产量的22.9%。其中年产代工手机超过100万部以上的有7家,超过1000万部的有3家,代工规模最大的企业是华宝通讯(南京)有限公司,2006年该公司代工生产终端达5413万部,占全部手机产量的10.4%。目前许多国内手机定点企业在与代工企业合作生产,不断推动着我国手机产业生产模式的快速调整。1.2.4定制手机增长迅速未来电信运营商会从网络运营商向业务提供商转变,从以往的以网络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转移。对运营商而言,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对终端客户的掌握。目前,移动业务日趋复杂多样。尤其是随着3G市场的启动,新的移动数据业务不断出现,这样的发展趋势将使传统的通信业务营销模式发生转变。终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将密不可分,移动业务终端的销售就意味着移动通信业务的销售,因此移动运营商加强了对手机的定制。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及国内3G业务的逐渐展开,定制手机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06年,运营商手机定制比例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销售的GSM手机数量为1660万部。估计2007年全年中国移动会定制销售2000万部手机。中国联通在2006年销售了560万部CDMA手机,2007年的目标则是1000万部。目前,中国联通CDMA手机总体销量超过684万部,其中定制手机销量达到270万部。运营商定制手机的品牌、数量和规模均在不断扩大。2006年定制手机的市场规模已经占总体手机市场销量的25.8%,达到1 800万部,其中中国移动GSM定制手机销量达到1 400万部,而中国联通CDMA定制手机销量也达到400万部。 近几年运营商定制手机量与全国移动终端总销售量比较如图3所示。图3 运营商定制手机量及占全国移动终端销售量之比目前,中国国内四大运营商都在布局定制及统购手机,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3G时代及之前的过渡时期。中国联通正在加大定制覆盖高、中、低全部系列的CDMA手机;中国移动已经在2007年7月5日发布了新的一批定制手机“心机”;中国网通则在研发Wi-Fi/GSM制式的手机;中国电信也进一步推动厂商研发PHS/GSM/3G双模甚至三模制式手机。运营商具体行业动态和合作伙伴见表1。表1 2007年国内运营商动态及定制合作伙伴2 移动终端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手机用户高达5亿,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逐渐从基本的通话工具发展成为时尚潮流的标志。在消费者更高需求层次的驱动下,2007年的手机产品呈现出新的潮流和趋势:在外观上轻薄至上、小巧为美;在功能设计上简约实用;而在产品特性上,具有低价全能的特点。从2007年上半年手机整体市场情况来看,国内手机市场中的音乐手机和拍照手机依然是销售热点,这些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手机逐渐走向高端;同时,智能手机开始崭露头角,未来一两年内将成为新的增长热点。(1)音乐和拍照手机稳步发展2006年是音乐和拍照手机市场成长的一年,2007年则是它们蓬勃发展的一年,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投资音乐手机和拍照手机的研发,推出了各自的多媒体系列手机。音乐手机目前在朝着内存海量化的方向改进,而拍照手机则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200万像素已经基本成为标配。此外,我国手机厂商如联想、夏新等积极参与到多媒体手机的市场竞争中,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手机技术进步的步伐正在加速,IC技术让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越来越小,这直接导致各式全新的消费电子类手机的出现,如DV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等。预计多媒体手机除了进一步集成上述功能模块外,还将朝着小而薄型化的趋势发展。(2)智能手机步入高速发展期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步发展,普通手机单纯的拍摄、传送、MP3等简单功能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需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技术来满足他们在日渐提高的商务生活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而以数据业务为主导的无线互联业务正在成为电信市场的主流趋势,智能手机开放式操作系统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加载自己喜欢的功能,从而实现网上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视频、网络游戏和移动电子商务等功能。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多普达作为新生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也拿下了3%左右的份额。随着富士通、摩托罗拉、NEC和三星等加入到智能手机竞争中来,国内智能手机的厂商已有近10家,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随着市场进一步成熟,年增长率会逐步放慢。预计到2011年,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万台。3 移动终端发展趋势(1)功能强大化未来移动终端的功能将不再以通话为主,而是具备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各种处理和通信功能。未来移动终端支持的主要业务包括基本语音和短信、即时通信类、广播媒体类、音乐类、移动电子商务类、移动浏览类、个人信息管理类、导航类业务等。丰富而强大的业务功能使得移动终端具有更为复杂、更为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需要支持更多的功能与业务,提供更多的互联接口。(2)单模单待向多模多待发展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制式并存以及第二代移动通信(包括PHS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国内市场的现实情况)将促使移动终端从单模向双模/多模发展,以支持更灵活的网间漫游。同时,一机多模要求只要用户处于开机状态就应该在各个网络中“在线”,并能通过呼入、呼出自动切换网络。目前国内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包括中国联通推出的“世纪风”定制机系列、中国移动的GSM双待智能手机。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持续提高,在终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