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菘舟老师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第一课时 游于艺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游”出感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鱼游到了纸上,请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再读一遍(生齐读课题)师:读得好!口到了,眼也到了。但是,心到了没有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课文题目,特别是第一次读到题目中的这个“游”字,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一个词生1:奇怪。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师:所以你的脑海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奇怪”,这是她的第一感觉。你们的感觉呢?生2:我觉得很惊讶,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呢?师:你想探个究竟,是吗?因为你觉得很惊讶。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生3: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师:对啊,按照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读到题目,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生齐读课题)【“游”动全身】师:其实,我也纳闷: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觉奇怪,惊讶,不可思议。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第二,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这些带“游”的句子统统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师:仔细地找,认真地画,画出之后还可以标上1、2、3、4的序号。(生开始动笔画句子)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画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生:(齐)多!师:谁来读第一个“游”字句?生1:(朗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师: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第二句,谁来读?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师:好!读得字正腔圆。第三句在哪儿?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师:还有“游”字句吗?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生5:(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还有别的“游”字句吗?生6:(朗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还有吗?生:有。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来,咱们一起读!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生:七个。师:整整七个。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生:结尾。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生自由读,师巡视)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指名6个同学起立,要求他们依次朗读前六个“游”字句,每人只读一句。第七句要求全班齐读)怎么读呢?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师:好!现在开始。(朗读)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朗读)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很遗憾,这一句的味道没读出来。应该有一种什么味道?生3:惊奇的味道。师:没错,惊奇、惊讶、惊叹的味道!再读一次。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对!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4:(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师:他画得娴熟,你读得更是娴熟,一级棒!(朗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生5:(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师:(朗读)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6:(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师:(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游”显张力】师:他笑了,是吗?笑得那么甜,是吗?请问,他为什么笑了?生1:因为他的画被别人赞叹。师:第一个赞叹他的人是谁?她是怎么赞叹的呢?生1:是作者来的时候,有一个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来,咱们一起读。(生齐读此句)师: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生1:我是觉得非常奇怪,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来了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师:所以,你一定想挤过去看个究竟,是吗?生1:是的。师: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生2:我的脑子里有千万个问号,鱼一离开水就会死的,它为什么还会在纸上游来游去?师:这千万个问号会驱使着你挤过去生2:看个究竟。师:听到这一声惊叫,听到这一声惊叹,还有谁也想迫不及待地挤过去看个究竟?(生纷纷举手)师:好的,哪位来做这个女孩?(指名一学生起立)就请你来。我请她喊这一声,你们注意,作出你们的第一反应。准备好了吗?现在,你们就在茶室的后院,就在金鱼缸边,突然,传来这样一声惊叫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师:反应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啊?(笑声)(生跃跃欲试的样子)师:再来一遍。(手指着教室)这是在茶室的后院,这里有好几口金鱼缸,青年就在这儿画画。一开始你们都没注意,东张西望,走马观花。突然,耳边传来一声惊奇的喊叫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纷纷围到读句子的同学身边,气氛热烈)师:停!都别动!(走到学生身边)请问,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生:是女孩的喊叫声。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生:是女孩惊奇的叫声。师:请回到各自的座位上。(生归座)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是女孩的叫声把你们吸引来的,是吗?生:(齐)是!师:真的如此吗?你们听,假如女孩惊奇地这样喊:“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还是惊奇地喊,还是惊讶地叫,请问,你还会作出刚才那样的反应吗?生:(齐)不会。师:为什么?生4:因为这样喊没有那么惊奇。师:你的看法呢?生4:想画就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己也会画的。师:就是!画到纸上有什么稀奇!生4:每个人都会画金鱼的,我们何必挤过去看呢?师:说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生:(齐)“游”字!>师:对!这个“游”字,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字,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生5:画得太棒了!生6:真是栩栩如生啊!生7:他画画的水平简直是超一流的!师:是的,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齐读此句)师: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生齐读此句)【“游”于宁静】师:同学们,能把鱼画得在纸上游动,你们说这位青年的画技高超不高超?生:(齐)高超!师:厉害不厉害?生:(齐)厉害!师:他是怎么画的呢?读课文。(生默读,师巡视)师:请问,这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生:(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师:来,咱们一起读。(生齐读)师: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第二课时贵在静【激疑归“静”】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那样细致;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人。)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生自由朗读)师:谁能把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读完整、读清晰?(指一生)请你来读一读。生:(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师:读得好!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按照这段话的顺序,把括号中的四个词语默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对又快!(生默写,师巡视)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师: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校对,写错的请马上改正。(生检查修改)师:全对的请举手。好,放下,把本子合上。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特写镜头,把镜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刻到自己的心里去。(生齐读此段)师:面对这个特写镜头,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生1:聋哑人画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师:好,还有别的问题吗?生2:既然他是聋哑人,那么别人就很难跟他交流,他是怎么学会的?师:聋哑人学画肯定比常人要难得多,这的确是个问题。生3:我想知道,这个聋哑青年技术那么高超,那他画画到底学了几年呢?师: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有问题吗?生4:他画鱼的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拾房间家务课件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药用植物功能物质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新生准入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北京事业编笔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专业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中商职鉴市场营销师培训教师考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 摘抄笔记写法课件
- 摊贩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24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 2025年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林海雪原》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 酒店员工工伤预防培训
- 固定翼无人机机身设计
- 血液透析导管的维护课件
- 2019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和征收安置房分册
- 外墙保温施工方案范本
- 2025年高压电工新版试题(附答案)
- 【大学课件】电子商务概述
- 2024版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协议模板版B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