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_第1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_第2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_第3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_第4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 第1部分:泵(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过程1. 任务来源本部分是根据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2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制定的,项目计划编号:-T-469。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15136-1:2009 Down hole equipment for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Progressing cavity pump systems for artificial lift-Part 1 Pumps(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 第1部分:泵)。我国于2004年开始对ISO 15136-1:2001进行采标,在2008年发布了GB/T 21411.1-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 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 第1部分:泵标准。为及时捕捉国际上螺杆泵技术进步的信息,我们一直在注意追踪ISO 15136的变化情况,于2010年购买了ISO 15136-1:2009的电子版,这对修订国标GB/T 21411.12008十分必要。采用ISO新版15136-1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以促使我国产品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2. 标准制定过程标准起草由以下单位组成: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石油机械厂参加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采气装备所、渤海装备中成机械制造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起草经过: 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为标准翻译、译校和评审阶段,翻译人员认真讨论了原文,指出了原文中的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由在业内英文翻译方面很有造诣的张立新博士担任主译审,保证了译文的质量。另外,还邀请了“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华北石油钻井工艺研究院”等单位对译文一起进行了讨论,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于2012年4月完成了译文定稿工作。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进行标准转换工作,编制完成GB/T 21411.120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 第1部分泵征求意见稿,并相应编写了编制说明。二、 标准修订内容的说明1. 本标准为修改采用ISO15136-1:2009,文本的结构按照GB/T 1.12009规定进行编写。2. 关于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ISO 15136-1:2009与上一版ISO 15136-1:2001相比在结构上有了很大调整,该部分信息量大,结构清晰,指导性更强,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经起草小组商讨确定本部分按照ISO 15136-1:2009进行采标,并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采用。3. 本标准与GB/T 21411.12008的主要内容差异:a)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b) 增加了中心偏差等术语;c) 增加了缩略语和部分符号;d) 在性能要求中增加了 “设备确认”、“性能评级”、“质量控制等级”的内容;e) 在技术规范中删去了 “设计有效性”的内容,增加了“额定性能”及“设计确认”的相关内容;f) 在对供应商与制造商的要求中,修改了“设计文档”与“随机文档”的相关内容;g) 在对供应商与制造商的要求中,增加了“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修改了 “产品标志”的标记内容;h) 增加了维修的内容;i) 增加了运输、搬运和储存的内容;j) 删除了上一版除附录“螺杆泵试验报告数据表”外的所有附录;k)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螺杆泵需求信息表”;l)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操作指南”;m)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安装指南”;n)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设计确认”;o)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性能评价”;p)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螺杆泵合成橡胶技术要求”;q)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螺杆泵橡胶的测试和选取”;r)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螺杆泵性能特征补充信息”;s)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修理和调试”;t)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使用后分析”;u)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辅助设备”;v)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螺杆泵驱动杆柱设备的选取和使用”4. 本部分和ISO 15136-1:2009的内容差异说明本部分根据GB/T1.1-2009的编制要求,采标过程中在ISO 15136-1:2009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a) 将ISO 15136-1:2009原标准名称中“石油天然气工业”改为“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b) “ISO 15136本部分”改为“本部分”; c)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d) 删除国际标准的封面、PDF声明、前言和引言;e) 以公制单位为主,考虑使用习惯,对部分单位进行了调整;f) 根据GB/T 1.1-2009的编制要求,对原标准中附录的顺序根据标准正文中引用的顺序进行了调整;g) 增加了附录I“螺杆泵试验报告数据表”; h) 增加了附录N“本标准与ISO15136.1-2009 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单螺杆抽油泵,在长达30多年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些理念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异,为了让这个标准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适宜性,在以追求产品的高效长寿命使用的前提下,对ISO 15136-1:2009也做了一些技术性修改,技术差异及其原因详见下表: 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第1章明确适用范围符合GB/T 1.1的要求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变更:a) 12项国际标准由我国已采标的国标代替;b) 用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取代ISO 18265;c) 用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 第V卷无损检测代替ASTM E94、ASTM E164、ASTM E165及ASTM E709;d) 将原标准中被资料性附录中提及的标准从第2章删去,做为参考文献使用。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 ASME 锅炉压力容器第V卷无损检测中直接引用了ASTM E94、ASTM E164、ASTM E165及ASTM E709等标准,使用和查阅起来都更为方便。 第3章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动液面”、“静液面”等3个术语和定义。并对所有术语进行重新排序便于更好的理解标准内容并符合GB/T 1.1的要求。第4章修改了部分符号的表示方法并重新排序为了方便使用,采用一些国内的常用符号并根据GB/T 1.1的要求进行排序。第5章5.1概述中增加“用户可以根据应用信息自行指定螺杆泵”为了更便于该标准的使用。5.3.1原标准中关于提及的“井况信息”、“完井信息”等均用的“shall be”,即为强制要求提供,在修订标准中部分信息改为“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有些信息并不能全部提供,此项修改提高标准的可行性。第6章6.5.6关于“泵最大吸入气体体积分数” 增加“如用户/购买者要求,供应商/制造商应提供泵所能处理的进气最大体积分数”根据使用条件选择提供此参数可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第7章7.2.2应提供的设计文档中删去“C)适用的规范和标准”该条要传递的信息比较模糊,而且在其它项中已提到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故删去此项。7.2.6应提供的产品数据表中删去“g)单级压力”和“k)泵最大吸入自由气体体积分数”实际泵的“单级压力”并不是一个准确值,可以通过“额定压力”和“级数”进行大致的估算。7.3增加产品型号表示方法的描述,修改ISO的标记方法充分考虑我国的习惯,使其更具操作性第7章7.6.2用GB/T 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代替ISO 2859-1用GB/T 231.1-2009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代替ISO 6506-1用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代替ISO 6507-1用GB/T 230.1-2009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代替ISO 6508-1用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代替ISO 18265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7.9.1用GB/T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代替ISO 9712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7.9.9.5用ASMEBPVC第V卷无损检测代替ASTM E709ASMEBPVC第V卷中包含ASTM E709的内容,便于使用和查阅7.9.9.6用ASMEBPVC第V卷无损检测代替ASTM E165ASMEBPVC第V卷中包含ASTM E165的内容,便于使用和查阅7.9.11将“所有定子-橡胶检测应在15下进行并记录”修改为“同一批定子-橡胶检测应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并记录”保证相同的温度是为了使测量更为准确,修改为相同温度下而不是指定某一温度操作起来会更方便。附录A原标准的附录G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附录B原标准的附录F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B.3用GB/T 21411.2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 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 第2部分:地面驱动装置代替ISO 15136.2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附录D原标准的附录B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D.2.3.2“测试流体应为水” 修改为“测试流体应为水或液压油”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选用,使标准更具操作性。附录E原标准的附录C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表E.3E.3.5将“kPa”换算为“MPa”符合我国的单位使用习惯。E.3.5修改E.2和E.3公式E.4中“机械泵效”改为“总泵效”为了方便使用更正计算方法,可参见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第4卷 P17-127表17-5-5中关于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的定义及公式。附录F原标准的附录A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F.4.3用GB/T 1690-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液体试验方法代替ISO 1817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F.4.4.1用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代替ISO 7619-1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F.4.4.2用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代替ISO 37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附录G原标准的附录D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G.3.5.2用GB/T 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代替ISO 34-1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G.3.5.3用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代替ISO 4649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G.3.5.4用GB/T 7757-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代替ISO 7743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G.3.9.2.2用GB/T 1681-2009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代替ISO 4662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附录H原标准的附录G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H.7删去了关于总泵效的计算公式。E.3.5中已有公式,不再重复叙述附录I新增附录“螺杆泵试验报告数据表”可以提高标准的指导性和规范性。附录J原标准的附录K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用SY/T 5029-201X抽油杆代替API Spec 11B用GB/T 19830-2011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代替ISO 11960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附录K原标准的附录I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附录M原标准的附录J符合GB/T 1.1的要求,根据正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对附录做了调整。用SY/T 5643-2010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方法代替API RP 11BR采用国家标准,便于操作附录N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本部分与ISO15136-1:200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便于理解标准。三、 社会经济效果分析推荐使用此标准具有以下明显的经济意义:1 由于ISO 15136-1:2009是一项国际标准,此标准的推出将有利于单螺杆抽油泵技术的推广,并且对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也是十分有利的。2 标准中对螺杆泵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设计理论及有效性测试等内容都做了说明,可提高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对我国的制造厂商提高自身产品性能和产品品质会产生积极的效果。3 标准包括了多个附录,每个附录都可产生其积极的经济意义,例如螺杆泵需求信息表可促进供需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