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_第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_第2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_第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_第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甘春开长江三角洲地区(本文指江苏、浙江与上海两省一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外资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也急剧扩大。进入21世纪之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舆论也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显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既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长期战略,又与世界范围内生产国际化的趋势相契合,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一、经济国际化的测评指标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了国界的范围,与国际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衡量贸易国际化程度,一般用贸易依存度表示。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用进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比重越高,则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贸易依存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比重高,就意味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对外部经济和外部市场的依赖性高。衡量资本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表示:第一,直接投资流量。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之内利用外资和到国外投资的总量。因此,直接投资流量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直接投资流出量,即该国一年之内到国外投资的总额;二是直接投资流入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之内吸收国外投资的总量。显然,直接投资流量越大,则该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越强,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第二,资本依存度。资本依存度是指国际收支中长期资本流动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在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对国际资本的依赖程度,如果结合外资在国内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指标可以更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比重越大,则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第三,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衡量生产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生产依存度表示。生产依存度是指本国企业境外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中国企业跨国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分析就长江三角洲而言,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经济国际化的主要方面,而贸易依存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则是两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1.贸易依存度如表1所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过去近20年中有了很大的加深,由1985年的15.8增加到2000年的55.4。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就明显地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了90年代中后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经济国际化有了迅速的提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外贸依存度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2000年甚至达到99.5,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海有中国最大的港口,华东地区的大部分出口经由上海而实现,上海以其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功能服务于整个华东地区。上海贸易依存度的迅速提高也意味着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功能日益突出。表1 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年份全国长江三角洲江苏浙江上海19853315.88.967.732.6199029.922.31414.847199540.835.126.427.364.5199937.142.733.628.379.2200044.555.44438.299.5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2。2.资本国际化再从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来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表2表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累计利用外资的情况。到2000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额达到1554.22亿美元,占全国的26.4%,而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68.46亿美元,占全国的22.7%。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要知道1999年全世界流入全部发展中国家的FDI额也不过2080亿美元(见联合国贸发会议 2000年国际投资报告)。这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极强的吸引外资的能力越强,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同时也可以看到,外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是以直接投资为主,无论是合同利用外资,还是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都占到70%以上。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资本输出,由于中国在总体上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且国家、企业对海外投资的经营和控制条件不足,发展较慢,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仍然很小。表2 截至2000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累计利用外资情况累计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金额(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全国8314.121006758.465189.21003466.37长江三角洲2192.7626.41554.221179.1922.7868.46江苏省910.8911855.39492.969.5443.53浙江省339.024.1244.6185.143.6115上海市942.8511.3454.23501.099.6309.9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1981-2001年各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最后,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进行跨国生产的企业还很少,这决定了中国生产国际化水平较低,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沿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有某些优惠政策,但是总体上要按照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进行开放,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显著不同。三、经济国际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1.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经济增长效应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FDI正是通过影响资本、劳动力的投入,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首先,FDI能够加速发展中地区的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缺乏,大规模的FDI能够有效地缓解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的问题,迅速地突破经济起飞的瓶颈,顺利实现工业化。其次,FDI能够产生就业效应。资本的投入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力相配合才能形成生产能力,一方面通过FDI在当地创办的企业需要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引起与外商投资企业相关的行业发展而创造就业机会。最后,FDI能够促进受资国和地区的技术进步。FDI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因为FDI设立的企业需要有相配套的技术才能进行有效生产,而这些技术一旦落户受资国,无论如何严密防范,总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实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确实能够通过资本形成、增加就业和技术进步这几个机制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增的影响。许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汪立鑫和曹江(2000年)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部门对上海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品贡献很高,且与内资部门相比,外资部门的劳动产出弹性也高得多;方勇和张二震的研究(2002)表明,长江三角洲各省市GDP与FDI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依存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FDI投入对GDP的报酬率是0.3641,即当FDI投入增长1%时,GDP将增长0.3641%左右。2.经济国际化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是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而在这种演变的过程中,经济国际化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也起了不小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质上仍然是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而这一阶段,外国直接投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对国内投资有着很强的引导带动作用,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表3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外资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而上海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这和上海城市的特殊定位有密切关系。上海作为未来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既定的目标,同时也是许多第三产业行业先行开放的试点城市。众多的外资把上海作为进入中国服务业的演练场地,因此投入上海第三产业的外资自然就相对较多。外商直接投资密集分布于第二产业,其结果是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表3 2000年末长江三角洲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省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其中:制造业第三产业江苏0.885.177.314.1上海0.25352.446.8注:(1)缺少浙江方面的数据;(2)上海制造业的比重是根据工业数据计算的近似数;(3)江苏的数据是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注册资本中外方的份额计算。资料来源:2001年上海统计年鉴、2001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2。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从总体上影响三次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优化工业结构,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改造了本地区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如化工、饮料、化妆品、洗涤剂、啤酒、轮胎等。长江三角洲的这类行业原已有较庞大的生产规模,但技术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大量进入,通过传统技术与成熟技术的转移,对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改善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比如,德国巴斯福公司与杨子石化的合作,就是一个外资对原有国有资产进行优化的典型例子。其次,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本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使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大量进入长江三角洲,投资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使长江三角洲一些重要产业在短短1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