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pptx_第1页
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pptx_第2页
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pptx_第3页
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pptx_第4页
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ppt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矿山救护队,矿山灾害自救与互救,矿山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进行组织救护。实践证明,在事故发生的初期,矿工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地开展自救互救,明显的可以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人员的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及伤员的方法。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方法措施的正确性,其具体内容及要求主要包括: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一、自救与互救常规1.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有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具体做法是:,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调度室报告。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实无法处理时,就应当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在遇险人员暂时不能撤出灾区的情况下应尽快寻找避难峒室待救。2.矿工自救设施自救器的使用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一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过滤式自救器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已淘汰);隔离式自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以下举例可以充分说明佩用自救器的重要性:1980年11月22日,煤电公司矿7110运输皮带发生火灾,31人遇险,其中有30人携带了自救器。事故发生后,有25人佩用自救器安全脱险:3人虽然带有自救器,但因不会使用而中毒死亡;1人使用不正确也中毒死亡;1人使用自救器原地待救3.5小时,经抢救后脱险。这充分说明自救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灾区作业人员正确选择撤退路线事故发生后,灾区作业人员应根据事故通知信号以及事故发生时的特征,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人员的分布位置,考虑巷道断面、坡度、风速及局部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遵循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撤退的原则,选择正确的避灾撤退路线。一般来说,位于事故地点进风流中人员,则应顺风流撤出;但遇有转入进风流的贯通巷道时要迅速转入进风流中撤退;处在事故地点回风流的人员,如确认在不冒生命危险的情况下,逆着风流行走一小段路程即可到达新鲜风流中,则可沿着捷径迅速撤到安全地点。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自救互救的成败。,4.无法迅速撤离的措施在遇险人员无法迅速撤出灾区时,应借助于独头巷道,各类峒室和两道风门之间等位置,利用现场的木板、风门、煤块、岩石、泥土、风筒等物资构筑隔离墙或风帐,隔绝有害气体,人员在内避难待救。同时应注意隔离墙外留有明显的标志,如挂矿灯、衣物、写粉笔字等,并经常有规则地敲击岩石或管道,发出互救信号,使抢救人员容易发现,便于抢救。5.防止爆炸火源烧伤措施如果人员距离爆炸源很近无法撤出时,则应面向下方就地卧倒,最好将湿毛巾捂在口鼻面部或俯入水沟内,以免烧伤。6.在避难硐室待救如果灾区人员没有撤退路线(如独头区、冒顶阻塞区),应迅速退到附近避难硐室或寻找适当的地点建筑临时避难硐室待救。避难人员在硐室避难时应静卧,不得走动与呼喊,以免消耗体力与氧气。特别要注意减少氧气的消耗,延长在峒室内的待救时间。,距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瓦斯爆炸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的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每个井下人员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并且要熟练地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互救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为了达到矿工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熟练地使用自救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每个煤矿的领导者,应有计划地对所,有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不能熟练地掌握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人员,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都不允许下井工作。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具体做法是:1.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2.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使用自救设施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搬手,扯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须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鼻子。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用嘴呼吸。,1采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采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从采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可能将支柱压断或摧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如遇险者所在位置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可能造成新的冒落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叫)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冒顶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造成事故扩大。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的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2营救被冒顶埋压遇险人员的措施(1)保障营救人员的自身安全。营救工作要在灾区中的领导和有经验老工人的指挥下进行。营救人员要检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发现有拆损、歪扭、变形的柱子,要立即处理好,以保障营救人员的自身安全,并要设置畅通、安全的退路。(2)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要根据顶板垮落的情况,在保证抢救人员安全和抢救方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在采面局部冒顶埋压人员时,可用掏梁窝,悬挂金属顶梁,或掏梁窝,架单眼棚等方法进行处理。(3)营救埋压人员。在检查架设的支架牢固可靠后,要指派专人观察顶板,才能清理被埋压人员附近的冒落煤矸等,直到把遇险矿工从埋压处营救出来。在营救过程中,可用长木棍向遇险者送饮料和食物。在清理冒落煤矸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如果遇险矿工被大块矸石压住,应采用液压起重气垫、液压起重器或千斤顶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3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矿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主动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员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4)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含量。但要注意保暖。,灾害事故若发生,抢险救灾必进行。正确指挥在领导,协同配合各基层。处理方案要得当,抓紧实施莫放松。遇险人员要冷静,自救互救保生命。遇事莫慌须镇定,判断灾害和险情。遇到险情先汇报,同时还要发警报。现场若有区、班长,撤人救灾组织好。避灾路线记心中,灾害性质要搞清。灾害不同方法异,自救要有针对性。一、瓦斯、煤尘爆炸时自救要点听到爆炸冲击声,头脑清醒要镇静。切莫乱跑与乱冲,立即趴下闭眼睛。面部捂上湿毛巾,北朝声响和气浪。双手隐蔽在身下,身体盖严防烧伤。最好趴在水沟旁,坚固物体做屏障。迅速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就逃离。尽快进入新风巷,避灾路线要牢记。无法逃离进硐室,堵好硐口防毒气。洞口设置标记物,敲打呼救发信息。,二、井下火灾自救要点井下火灾一发现,迅速扑灭莫迟延。火势猛烈难扑灭,赶快回报求支援。火区人员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辨明方向逆风走,立即戴好自救器。避灾路线要记清,尽快撤离危险区。烟雾弥漫道路堵,无法撤离莫踌躇。躲进硐室、风门间,堵严硐口防烟雾。节约用灯和食物,敲打金属来呼救。三、煤与瓦斯突出自救要点瓦斯突出显预兆,赶快撤人并汇报。戴好隔离自救器,防护眼镜也戴牢。迎着新风向外撤,沉着迅速井口跑。无法撤离进硐室,隔离门要紧关闭。打开硐室压风管,戴好头盔好供气。节约用灯和食物,硐口明显做标记。敲打金属发响声,呼救人员来这里。,四、井下透水自救要点透水征兆要记牢,发现征兆就汇报。采取措施抗灾者,防止淹井把矿保。人员迅速要撤离,地处要向高处跑。透水下方有人员,屏住呼吸手抓牢。防止呛水和溺水,闯过水头最重要。老空、老窑来臭水,赶快戴好自救器。最后一人关闸门,水泵司机听指挥。道路隔断无法逃,上山独头地势高。节约用灯和食物,自身防护要做好。敲打金属发信号,等待救援莫急躁。,五、冒顶时自救互救要点冒顶埋人情况急,现场人员沉着气。班长、组长、老工人,组织抢救当指挥。监视顶板和两帮,现场支护要加强。安全退路清理好,防止冒顶把人伤。抢救人员要注意,小心谨慎煤矸移。防止煤矸再坍塌,防止冒顶再继续。不可盲目用镐刨,捶打、硬扯要切记。应用撬杠、千斤顶,撑牢大矸人救起。救出伤员要止血,包扎、固定防休克。迅速送往医院去,现场安全要处理。垮面、冒顶有征兆,速向调度室汇报。情况严重别冒险,人员撤离工作面。如果有人被埋压,抢救过程注安全。如果巷道堵人员,搞好自救莫迟延。安全地点来静坐,节灯节食延时间。随时戴上自救器,严防瓦斯会超限。轮流扒攉找出口,敲打金属求救援。上级派人来抢救,一定救你脱危险。,浅谈煤矿企业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的有效措施一、组织现场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的重要性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自救、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的正确性。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二、矿工自救与互救应采取的原则1、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2、自救器和避难硐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供给压缩空气的避难硐室。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自救器的分类:过滤式自救器和隔离式自救器两类,为确保防护性能,必须定期进行性能检验。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三、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互救应采区的应急措施(一)瓦斯与煤尘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为:(1)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过滤式自救器并佩用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硐室、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2)掘进工作面发现煤和瓦斯突出的预兆时,必须向外迅速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突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如自救器发生故障或佩用自救器不能安全到达新鲜风流时,应在撤出途中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等待救护队援救。,(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撤离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是,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通过从回风口撤到安全地点。(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考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去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区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火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煤矿井下的烧伤,多为瓦斯燃烧、爆炸的火焰以及电流等引起,也有因酸碱引起的化学性烧伤。当煤矿井下发生烧伤事故后,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伤员救出现场,并注意在抢救过程中保护伤员的创面,不要忙于将伤员的衣服脱去或剪开去除,以免损伤创面和污染。另外,救护人员在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前,应对伤者进行一次全身检查,查看是否有合并损伤。一般来讲,烧伤一眼就可看到,但其他的损伤有时却难以发现,因此,在搬运伤员时若忽视检查,就会给伤员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对于受爆炸冲击烧伤的伤员,还须检查颅脑、脑腹腔内脏以及呼吸道是否烧伤。若化学性烧伤,救护人员还须重视伤员全身中毒的解救。在伤员的急救过程中,若发现伤员因疼痛和恐惧而休克,应用针法止痛或服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窒息时,可用粗针头从环甲筋膜处刺入气管内,以保证通气,暂时缓解窒息的威胁。若伤者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呼吸时,应就地进行人工呼吸以及挤压心脏抢救。对于化学性烧伤的伤员,应首先用大量的清水持续冲洗,但对其他烧伤则一般不作处理,也不得弄破水泡。现场急救处理完毕,待伤员的伤情好转后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值得注意的是,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轻轻、平稳地搬动伤员,救护车辆应尽量减少路上的颠簸,同时救护人员应随时观察伤员的伤情,不可大意。,(一)瓦斯与煤尘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为:(1)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过滤式自救器并佩用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硐室、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2)掘进工作面发现煤和瓦斯突出的预兆时,必须向外迅速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突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如自救器发生故障或佩用自救器不能安全到达新鲜风流时,应在撤出途中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等待救护队援救。,(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撤离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是,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通过从回风口撤到安全地点。(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考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去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区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火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