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机电工程学院SchoolofMichanical&ElectronicalEngineering,蔡晓明,电话箱:cxm,第二章数学模型的MATLAB描述,1,K,2,K,C.1信号分析基础-2/24,第二章数学模型的MATLAB描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要对系统进行仿真处理,首先应当知道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才可以对系统进行模拟。同样,如果知道了系统的模型,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器,使得系统响应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符合工程实际的需要。,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K,C.1信号分析基础-3/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ControlSystemToolbox)提供了丰富的建立和转换线性定常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传递函数(TransferFunction:TF)模型,对线性定常系统,式中s的系数均为常数,且a1不等于零,这时系统在MATLAB中可以方便地由分子和分母系数构成的两个向量唯一地确定出来,这两个向量分别用num和den表示。num=b1,b2,bm,bm+1den=a1,a2,an,an+1注意:它们都是按s的降幂进行排列的。,K,C.1信号分析基础-4/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传递函数模型,tf()函数建立/转换传递函数模型格式:sys=tf(num,den)sys=tf(num,den,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tf(num,den,Ts)sys=tf(num,den,Ts,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tf(s)sys=tf(z,Ts)tfsys=tf(sys),K,C.1信号分析基础-5/24,例2.1建立传递函数模型,例2.1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1)生成连续传递函数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6/24,例2.1建立传递函数模型,(2)直接生成传递函数,(3)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指定输出变量名称和输入变量名称,K,C.1信号分析基础-7/24,例2.1建立传递函数模型,(4)生成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指定采样周期为0.1S),K,C.1信号分析基础-8/24,例2.1建立传递函数模型,(5)生成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未指定采样周期),K,C.1信号分析基础-9/24,例2.2建立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例2.2设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应用MATLAB建立其数学模型,(1)分别建立各自的传递函数,K,C.1信号分析基础-10/24,例2.2建立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2)利用元胞数组建立传递函数,K,C.1信号分析基础-11/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2、零极点增益(Zero-Pole-Gain:ZPK)模型,零点向量Z=z1,z2,z3,zm极点向量p=p1,p2,p3,pn系统增益K,K,C.1信号分析基础-12/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zpk()函数建立/转换零极点增益模型格式:sys=zpk(z,p,k)sys=zpk(z,p,k,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zpk(z,p,k,Ts)sys=zpk(z,p,k,Ts,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zpk(s)sys=zpk(z,Ts)zsys=zpk(sys),K,C.1信号分析基础-13/24,例2-3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例2-3: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用MATLAB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第一步:求出系统的零点、极点和增益,第二步:求零极点增益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14/24,例2-3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15/24,例2-3建立零极点增益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16/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频率响应数据模型),3、频率响应数据(FrequencyResponseData:FRD)模型设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在幅值为1,频率为的正弦信号的作用下,其稳态输出为。频率响应数据模型就是以的形式,存储通过仿真或实验方法获得的频率响应数据值的。,K,C.1信号分析基础-17/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频率响应数据模型),frd()函数建立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数据模型格式:sys=frd(response,frequency)Response为存储频率响应数据的多维元胞Frequency为频率向量,缺省单位为弧度/秒(rad/s)sys=frd(response,frequency,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frd(response,frequency,Ts)sysfrd=frd(sys,frequency,Units,units)将其它数学模型sys转换为频率响应数据模型,并指定frequency的单位frequency的单位Units为units注:频率响应数据模型不能转换为其它数学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18/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频率响应数据模型),例2.4设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计算当频率在0.1100rad/s之间取值时的频率响应数据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19/24,例2.4频率响应数据模型,思考:若传递函数矩阵为,K,C.1信号分析基础-20/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状态空间模型),4、状态空间(State-Space:SS)模型,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组合称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又称为动态方程,经典控制理论用传递函数将输入输出关系表达出来,而现代控制理论则用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表达输入输出关系,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MATLAB中,系统状态空间用(A,B,C,D)矩阵组表示。,状态方程,输出方程,K,C.1信号分析基础-21/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基本概念:状态P74状态变量P74状态向量P74状态空间P74状态方程P74P75输出方程P75P76,n个状态,r个输入,m个输出,列向量,n行n列,n行r列,m行n列,m行r列,K,C.1信号分析基础-22/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状态空间模型),ss()函数建立/转换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格式:sys=ss(a,b,c,d)sys=ss(a,b,c,d,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ss(a,b,c,d,Ts)sys=ss(a,b,c,d,Ts,Property1,Value1,PropertyN,ValueN)sys_ss=ss(sys),K,C.1信号分析基础-23/24,一、数学模型的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例题2-5(课本79),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引入Y1(s):,其中,K,C.1信号分析基础-24/24,例题2-5(课本79),设状态向量:,令,反拉氏变换,y(t)为输出函数,u(t)为输入函数,y1为中间变量,根据式(2)可得,K,C.1信号分析基础-25/24,例题2-5(课本79),整理得:,写成矩阵形式,即状态方程:,K,C.1信号分析基础-26/24,例题2-5(课本79),根据式(1)可得,写成矩阵形式,即输出方程:,由此可知状态空间表达式中,K,C.1信号分析基础-27/24,例题2-5(课本79),K,C.1信号分析基础-28/24,二、数学模型参数的获取,K,C.1信号分析基础-29/24,例题2-6(课本P80)数学模型参数的获取,例2-6: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用MATLAB获取零点向量、极点向量和增益等参数。,K,C.1信号分析基础-30/24,例题2-6(课本P80)数学模型参数的获取,K,C.1信号分析基础-31/24,例题2-6(课本P80)数学模型参数的获取,K,C.1信号分析基础-32/24,三、数学模型的转换,K,C.1信号分析基础-33/24,三、数学模型的转换,K,C.1信号分析基础-34/24,例题2-7(课本P80)数学模型的转换,例2-7: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用MATLAB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35/24,例题2-7(课本P80)数学模型的转换,K,C.1信号分析基础-36/24,例题2-8数学模型的转换,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将其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和零极点增益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37/24,例题2-8数学模型的转换,K,C.1信号分析基础-38/24,四、数学模型的连接,1、模型连接函数,K,C.1信号分析基础-39/24,四、数学模型的连接,2、优先原则,连接的只要有一个频率响应模型,无论其它连接的是什么形式的数学模型,连接后系统总的数学模型为频率响应模型。,只有连接的所有模型都是传递函数模型,连接后系统总的数学模型才为传递函数模型。,K,C.1信号分析基础-40/24,四、数学模型的连接,3、函数格式(1)串联:seriesa,b,c,d=series(a1,b1,c1,d1,a2,b2,c2,d2)串联连接两个状态空间系统。a,b,c,d=series(a1,b1,c1,d1,a2,b2,c2,d2,out1,in2)out1和in2分别指定系统1的部分输出和系统2的部分输入进行连接。num,den=series(num1,den1,num2,den2)将串联连接的传递函数进行相乘。,K,C.1信号分析基础-41/24,(2)并联:parallel,a,b,c,d=parallel(a1,b1,c1,d1,a2,b2,c2,d2)并联连接两个状态空间系统。a,b,c,d=parallel(a1,b1,c1,d1,a2,b2,c2,d2,inp1,inp2,out1,out2)inp1和inp2分别指定两系统中要连接在一起的输入端编号,out1和out2分别指定要作相加的输出端编号。inp1=13,inp2=21则表示系统1的第一个输入与系统2的第二个输入连接,以及系统1的第三个输入与系统2的第一个输入连接。num,den=parallel(num1,den1,num2,den2)将并联连接的传递函数进行相加。,K,C.1信号分析基础-42/24,(3)反馈:feedback,a,b,c,d=feedback(a1,b1,c1,d1,a2,b2,c2,d2,sign)系统1为对象,系统2为反馈控制器。系统1的所有输出连接到系统2的输入,系统2的所有输出连接到系统1的输入,sign用来指示系统2输出到系统1输入的连接符号,sign缺省时,默认为负,即sign=-1。总系统的输入/输出数等同于系统1。a,b,c,d=feedback(a1,b1,c1,d1,a2,b2,c2,d2,inp1,out1)部分反馈连接,将系统1的指定输出out1连接到系统2的输入,系统2的输出连接到系统1的指定输入inp1,以此构成闭环系统。num,den=feedback(num1,den1,num2,den2,sign)可以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材料员之材料员专业管理实务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 传统散打教学课件
- 七上生物教学课件
- 典型工作任务饱和器工岗位13课件
- 第六章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化工安全技术10课件
- 怎样描述力教学课件
- 内科护理教学比赛课件
- 口腔知识科普课件下载
- 小学生科普课件知识
- 口腔助理技能操作课件
- 2023年四川甘孜州遴选(考调)公务员考试真题
- 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指南(3篇模板)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 半结构化结构化面试题目
- 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作业指导书
- 节日氛围营造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注射完整
- 乐高大颗粒搭建课件:救护车
- 领会《护士条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