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韻學,第一節音韻學簡介,1,基本概念,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2,音韻學構成,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3,傳統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4,研究根據,雙聲疊韻的文獻資料雙聲,聲母相同;疊韻,主要韻母相同或者全同。根據雙聲考察聲母,根據疊韻考察韻母。所用方法為繫聯法。如躑躅(擲燭)、踟躕、佶屈,5,韻文,皇祐七年知監張齊古題云:西山城郭,灘數里。羣峯重疊,一佛獨立。容相端正,真如塑出。髙聳數丈,古代留跡。後倚林翠,前瞰江碧。出:廣韻赤律切,入術,昌。,6,例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7,關於“右”,疏傳正義曰此説道路艱難而云且右故知右謂出其右也若正與相當行則易到今乃出其右廂是難至也箋云右言其迂廻出其左亦迂廻言右取其涘沚為韻,8,韻書,對韻母(韻部)進行直接歸納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元音,也可以是几个元音或元音加辅音。以普通话中的、,这五个音节为例,其中、都是韵母。韵母的结构总体可划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9,韻頭,在现代汉语中,韵头共有、三个。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古时期只有、两个,今天的韵头在中古是没有的,它是由中古、的结合音演变而来的。王力的拟音还有、两种韵头,音近于,只是轻而短;音近于,只是较弱。,10,二呼,中古时期汉语的韵母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而没有齐齿呼和撮口呼,这种情况反映在宋元时期的韵图中。四呼的形成是比较晚近的事情,明确将韵母分为开、齐、合、撮四呼的学者是清代音韵学家潘耒。,11,二呼分洪細,中古时期虽然没有开、齐、合、撮四呼,但开口呼与合口呼却各分为洪音和细音。开口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开口呼,开口细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齐齿呼,合口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合口呼,合口细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撮口呼。,12,對照表,13,等韻,音韵学家同时从韵头、韵腹两个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提出了“等”的概念。“等”就是根据韵头、韵腹的状况对韵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中,根据舌位活动及口形圆展的情况将韵母中所含的元音区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及圆唇元音、非圆唇元音等,古代分析韵母中的韵头和韵腹时,则是将他们混为一体进行分类的,“类”的不同用“等”这个术语去表示。,14,二呼四等,中古时期,在同一摄内1,汉语的韵母共分为四个等。其中开口韵有四个等,合口韵也有四个等,合称为“二呼四等”(也有称二呼八等的),简称“等呼”。1“摄”是根据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原则对韵母的归类。,15,四等差異,清人江永在音学辨微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其意思是说,一二等韵都是响度大的洪音,二等韵的响度略逊于一等韵,三四等韵都是响度小的细音,四等韵的响度比三等韵更小。根据今人的研究,四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韵母有无韵头及韵腹元音的音值上。,16,小結,开口洪音指的就是开口一二等韵,开口细音指的就是开口三四等韵,合口洪音指的就是合口一二等韵,合口细音指的就是合口三四等韵。很粗略地说,今音开口呼就是由中古一二等韵变来的(声母为舌根音的开口二等韵一般则变齐齿呼),今天的齐齿呼是由中古的开口三四等韵变来的,今天的合口呼是由中古的合口一二等韵变来的,今天的撮口呼是由中古的合口三四等韵变来的。,17,韻尾與陰聲韻、陽聲韻,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等;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及潮州话中的等;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结尾的韵母,如梅县话中的、等。以上各类韵母在中古都是存在的,阴、阳、入三声相配,构成了严整的系统,这是古汉语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18,三種韻尾的現狀,到了现代普通话中,中古阳声韵中的尾韵消变成了-尾韵,与原来的-尾韵合流。入声韵则消变成了阴声韵,与原有的阴声韵合流。中古-尾阳声韵及入声韵现在只是保留在一些方言如厦门、广州、梅县话中。,19,从研究语音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为了研究语音,音韵学家对韵母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即对“韵”直接进行归纳,从而提出了“摄”的概念。归摄的条件比归韵的条件宽得多,它不论韵头,也不计声调,对韵尾的要求也不很严格,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即为一摄。,20,所谓韵尾部分相同,是指阳声韵韵尾与其相配的入声韵韵尾发音部位相同,如通摄的阳声韵尾与入声韵尾同属舌根音。宋元之际,无名氏的四声等子首次将二六韵归为十六摄并进行了命名。元人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也将二六韵归纳为十六摄,其排列次序及归韵与四声等子稍有不同,后来刘鉴十六摄的顺序经过小的调整而多被沿用。(相配,指平上去入四聲搭配,類似于現在的陰陽上去四聲搭配),21,十六攝,1通摄:东冬钟12江摄:江3止摄:支脂之微4遇摄:鱼虞模5蟹摄: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6臻摄:真谆臻文欣魂痕7山摄:元寒桓删山先仙8效摄:萧宵肴豪,22,9果摄:歌戈10假摄:麻11宕摄:阳唐12梗摄:庚耕清青13曾摄:蒸登14流摄:尤侯幽15深摄:侵16咸摄:覃谈盐添咸衔严凡1二六韵举平声以赅上去入。,23,對聲母的分析,1基本条例因为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上字,其声母必属同一声类(推论)。(1)同用例切上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切上字的声母属于同类。例如:冬都宗切当都郎切冬、当这两个切上字均用“都”作其反切上字,所以它们的声母属于同类。,24,(2)互用例两个切上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上字,则此两个切上字的声母属于同类。例如: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当”用“都”作切上字,“都”又以“当”作切上字,互相为用,所以当、都的声母属于同类。,25,(3)递用例甲切上字以乙字作为切上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的声母属于同类。例如: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冬”以“都”作为切上字,“都”又以“当”作为切上字,递相为用,所以冬、都,当三字的声母属于同类。,26,小結,边(布玄)布(博故)博(古伯)百(博陌)北(博墨)补(博古)巴(伯加)伯(博陌),27,布、补、伯、百、北五字都用“博”作切上字,此为同用;“补”用“博”作切上字,“博”又用“补”作切上字,此为互用;“边”用“布”作切上字,“布”又用“博”作切上字,“巴”用“伯”作切上字,“伯”又用“博”作切上字,此皆为递用。通过如此系联,证明边、布、补、伯、百、北、博、巴八个切上字的声母同属一类。,28,分析條例,广韵共含有3875个小韵(即同音字组),每个小韵用了一个反切,各个反切的读音都不会是相同的,据此推断,两个反切的下字如属同类,则其上字必不同类。反切上字不同类属的确定,在理论上即根据于此。例如:红户公切烘呼东切根据系联,“公”、“东”二字的韵母属于同类(同属东韵一等),据此可以肯定“户”、“呼”二字的声母一定不同。“户”属“胡”类(匣纽),“呼”属“呼”类(晓纽)。,29,補充條例,这是一种根据“又音”将两类反切上字系联起来的方法。广韵对多音之字一般都互注切语,如涷字有平去两读,广韵于东韵涷字所在小韵的第一字下注“德红切”,又在涷字下注“又都贡切”;于送韵涷字下注“多贡切,又音东”。据陈氏考证,“都贡”、“多贡”这种又音中用字不同的反切其读音是相同的,由此推论,“都”与“多”实为一类。广韵中有些反切上字声本同类,但两两互切,无法系联在一起,例如:多得何切得多则切都当孤切当都郎切,30,陰陽對轉,聲母和主要元音相同,鼻音韻尾或有或無,這樣的字在意義上相近或相同,讀音上相近,可以互相通假、訓釋,叫陰陽對轉。(教材58頁),31,對韻母的分析,1基本条例因为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下字,其韵母必属同一韵类(推论)。(1)同用例切下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则切下字的韵母属于同类。例如: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东、公这两个切下字都用“红”字作反切下字,所以它们的韵母属于同类。,32,(2)互用例两个切下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下字,则此两个切下字的韵母属于同类。例如:公古红切红户公切“公”用“红”作切下字,“红”又用“公”作切下字,所以公、红的韵母属于同类。,33,(3)递用例甲切下字以乙字作为切下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下字,则甲乙丙三字的韵母属于同类,例如:东德红切红户公切“东”以“红”作切下字,“红”又以“公”作切下字,递相为用,所以东、红、公三字的韵母属于同类。,34,鱼第九渠(强鱼)鉏(士鱼)徐(似鱼)除(直鱼)蜍(署鱼)书(伤鱼)居(九鱼)猪(陟鱼)诸(章鱼)且(子鱼)虚(去鱼)菹(侧鱼)初(楚居)胥(相居)摅(丑居)虚(朽居)於(央居)鱼(语居)胪(力居)余(以诸)如(人诸)袽(女余)疽(七余)疏(所葅),35,“鱼”韵出现了24个反切,包含的反切下字有鱼、居、诸、余、菹五字。其中居、诸、菹三字都用“鱼”作反切下字,此为同用;“余”用“诸”作切下字,“诸”又用“鱼”作切下字,此为递用。经过如此系联,证明鱼、居等五字的韵母属于同类。,36,2分析条例,如上面所指出的,在广韵中各个小韵反切的读音是不会相同的。如果两个反切的上字属于同类,则其下字必不同类。广韵的同一韵中,反切下字有时会分成二类三类甚至四类,在理论上即根据于此。例如:公古红切弓居戎切根据系联,“古”、“居”的声母属于同类(同属见纽),由此可以推断,“红”、“戎”的韵母必不同类。“红”属“红”类(东韵一等),“戎”属“弓”类(东韵三等)。,37,3补充条例,这是一种根据四声相承的规律确定韵类的方法。同一韵部中的韵母在四声的分布中有这样的规律:一种调类中有几类韵母,在其他相承的调类中一般也有几类韵母。根据这一规律,某一调类的反切下字如果系联不起来,便可根据相承调类中韵类的分合情况确定其分合,或者合为一类,或者分为几类。如:朱章俱切。俱举朱切。无武夫切。夫甫无切。,38,朱、俱、无、夫四字均属平声“虞”韵字,其中“朱”与“俱”,“无”与“夫”,两两互为切下字,只能系联为两类。朱、俱与无、夫是否为一类,因系联不起来,不得而知;另查,“虞”韵上声“麌”韵中的切下字矩、庾、主、雨、武、甫、禹、羽等八字系联的结果为一类,去声“遇”韵中的切下字遇、句、戍、注、具等五字系联的结果也为一类;据此可以断定,朱、俱与无、夫的韵母肯定也属一类。,39,反切條例,反切上字為清聲母,下字為平聲,切出來念陰平反切上字為濁聲母,下字為平聲,切出來念陽平於良切(於,影母)余仙切(余,喻母)危先切(危,疑母)無分切(無,微母)同都切(同,定母)烏干切(烏,影母),40,舌根音與齊齒呼、撮口呼相拼,分別變成對應的舌面音古奚切聲母不送氣,聲調為陽平(指今天的普通話中),切出來的是入聲字國(古或切),41,切上字是全濁塞音或塞擦音,切下字是平聲,切出來就是送氣音;切下字如果是仄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3941-2025工业氯化钙分析方法
- 2025年休闲食品健康化转型与健康食品包装市场拓展的创新趋势报告
- 邯郸到安徽中考数学试卷
- 消费者行为分析对融合策略的影响考核试卷
- 艺术市场新趋势:2025年在线拍卖平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报告
- 菏泽一中高考数学试卷
- 健身器材质量监督考核试卷
- 河北往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 印花图案在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品牌个性塑造考核试卷
- 消防行政许可培训课件图片
- 唐山燕阳冷轧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Unit3 Weather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
-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T408-2023》知识培训
- 建筑工程危险源台账
- 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酒店外墙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应急预案大型群众活动限流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