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0分)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2(1.00分)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3(1.00分)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4(1.00分)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C用食醋可以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D聚氯乙烯塑料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5(1.00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6(1.00分)下列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其中主要体现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的条件B铁丝燃烧C稀释浓硫酸D二氧化碳的性质7(1.00分)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8(1.00分)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ALa2O3和HClBLa(OH)3和HClCNaCl和La(OH)3DLa和HCl9(1.00分)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的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ANH4Cl与KCl:观察外观BNH4HCO3与KCl:加水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10(1.00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则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1(1.00分)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H+、Ba2+、Na+、OH、CO32、NO3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CO32 和NO3 来自同一工厂BOH和NO3 一定不在同一工厂CH+和Ba2+一定不在同一工厂DNa+和NO3 来自同一工厂12(1.00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13(1.00分)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D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14(1.00分)现有25g的KOH和K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K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39: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20.6g,则烧杯中硫酸钾的质量为()A4.8gB9.6gC17.4gD34.8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2.00分)身边处处有化学,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请你选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盐酸 石墨 纯碱 碳酸钙 熟石灰 氯化钠(1)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2)厨房中用于洗涤油污中的“碱”是 。16(3.00分)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1)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3)如图2所示,采用不同物质组合的液体丁和固体戊进行实验。若蜡烛的火焰熄灭,则液体丁和固体戊依次是HCl、 。若蜡烛燃烧得更旺,则液体丁和固体戊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均填化学式)17(2.00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1所示的“旅行”。若图1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一种物质,完成图2所示的“旅行”,若甲为铜,乙为硝酸铜,则丙为 。(填化学式)18(2.00分)海水中含有NaCl、MgCl2、Na2SO4、CaCl2、MgSO4等,从粗盐中获取纯净的氯化钠的实验方案为: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加入适量的X,蒸发结晶。(1)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有 。(2)加入X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00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丙的化学式可能为 。(2)若甲是消石灰,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写出一个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20(4.00分)李明和王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I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2)根据信息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 保存;(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12分)21(2.00分)请解释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原因(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加热氧化铁粉末(2)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22(2.00分)向一定量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锌粉,成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A和固体B,如图所示(1)若向固体B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一定含有哪些物质?(2)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无色,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3.00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如表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1)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物质序号);常温下属于液体的是 (填写化学式),日常生活中可做燃料的是 (填物质的序号);(2)一个C分子是由 构成的;(3)写出反应A+DB+C的化学方程式: 24(4.00分)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碳酸钠溶液与硫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中有H+和OH,中有H+和CO32,中有 ,中有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填写化学式)除去硫酸铵四、综合应用题(10分)25(10.00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某同学要将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该同学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0.9% (填“”“”或“=”)。若将100g 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g。(2)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可以生成纯碱和氧气,所以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无色溶液可能由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后滤液仍为红色。由实验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4)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剩余液体进行探究。首先向废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再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的现象是 。向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10g,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了3.3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锥形瓶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架台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灯燃料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是因为具有吸水性,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考点】4F:混合物的分离方法;7R:溶质的质量分数;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根据题意,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能除去海水的盐,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实现了氯化钠和水的分离,“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故选项说法正确。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解答】解:A定期用清水清洗会加快铁的锈蚀;B让观众触摸,观众手上的汗液(含有氯化钠、水等)会沾在铁剑上,加快铁的锈蚀;C盐水不与铁锈反应,且盐水会加快铁的锈蚀;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铁剑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隔绝了氧气和水,可防止其锈蚀。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生锈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从金属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考点】84: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93:酸的化学性质;I5: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I6: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A、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B、根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的概念解答;C、食醋中的醋酸能与水垢中的成分反应;D、根据聚氯乙烯会产生氯化氢气体,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与“白色”颜色无关;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与“绿”颜色无关,故B错误;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所以用食醋能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故C正确;D、聚氯乙烯在包装食品长时间或受热的条件下会分解氯化氢,氯化氢有毒,它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5【考点】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错误,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错误,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和碱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错误,因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生成气体。【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错误,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错误,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和碱反应;故选项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故选项正确;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错误,因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酸和碱的性质、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和提供热量,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丝燃烧实验过程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知,水是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属于物理变化,利用该性质,人们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解答】解:“由热冰”现象,即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可知:A、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的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震动。所以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故该选项正确;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即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属于物理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的原子的个数不会发生变化,故该选项错误;C、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即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但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该选项错误;D、由题意: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故该选项正确。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还需要结合固体、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考虑8【考点】9I: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若两种混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则反应能够进行,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A、La2O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A正确;B、La(OH)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B正确;C、La(OH)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故C错误;D、La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氢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9【考点】9K:化肥的简易鉴别【分析】A、NH4C1与KCl均是白色粉末;B、NH4HCO3与KCl,均能溶于水;C、K2S04与Ca3(P04)2,均无气味;D、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解答】解:A、NH4C1与KCl均是白色粉末,通过观察外观不能区分,故错误;B、NH4HCO3与KCl,均能溶于水,故不能区分,故错误;C、K2S04与Ca3(P04)2,均无气味,闻气味不能区分,故错误;D、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则(NH4)2SO4与K2S04前者放氨气,后者没有,故可区分,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物质鉴别题,能对各选项中的物质的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前三项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区分,只有后一项是利用了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10【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分析】酸和碱一定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碱性的物质一定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理具有酸性的物质也一定能有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解答】解: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所以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的性质,所以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酸和碱的反应,从而多方面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11【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结合H+与OH、CO32不能共存,Ba2+与CO32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H+与OH、CO32不能共存,则H+与OH、CO32不能在同一工厂;Ba2+与CO32不能共存,则Ba2+与CO32不能在同一工厂。即OH、CO32在同一工厂,H+、Ba2+在同一工厂,含有H+、Ba2+的工厂的阴离子应为NO3,含有OH、CO32的工厂的阳离子应为Na+。A、根据上述分析,CO32 和NO3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OH和NO3 一定不在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H+和Ba2+一定在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Na+和NO3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实质上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考点】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B、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D、据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并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解答】解:A、0时,甲的溶解度是20g,故错误;B、10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正确;C、1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60%,故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若甲中混有乙,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对于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考查比较全面,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13【考点】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85:金属的化学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PH=9,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碱性减弱。B、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稀盐酸先与碱再与碳酸钠反应;C、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解答】解:A、PH=9,属碱性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对于碱性溶液来说,碱碱性越弱PH越小,但不管怎样稀释PH不可能小于7,故此图象错误。B、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在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酸碱反应后在与碳酸钠反应,故图象正确;C、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从图象体现应该是水平线镁的比铁的高,图象不符合反应实际,故此图象错误;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图象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借助图象对一些物质间的反应进行了探讨,解题的关键是要对每一个选项的变化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它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识图判断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14【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元素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钾元素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氯酸钾的质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5g+100g120.6g=4.4g,碳元素质量为:4.4g100%=1.2g,设钾元素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x=15.6g,则烧杯中硫酸钾的质量为:15.6g(100%)=34.8g,故选:D。【点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中的钾元素都转化到硫酸钾中,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来自于碳酸钾,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元素质量,再根据钾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可以计算出钾元素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硫酸钾的质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2)厨房中用于洗涤油污中的“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1)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是:;(3)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蜡烛的火焰熄灭,所以液体丁和固体戊依次是稀盐酸和碳酸钠;由题意可知,若蜡烛燃烧得更旺,则说明液体丁和固体戊混合反应生成了气体氧气,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物质是MnO2。故答案为:(1)2H2+O22H2O;(2);(3)Na2CO3;Mn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7【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2)丙是碱,故是氢氧化铜,故填:Cu(OH)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8【考点】9E:氯化钠与粗盐提纯;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解答】解:(1)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钡和碳酸钙。故填:Mg(OH)2、BaSO4、BaCO3、CaCO3。(2)加入的X是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9【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水;若甲是消石灰,所以甲是氢氧化钙,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所以丙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的化学式可能为H2O;(2)若甲是消石灰,所以甲是氢氧化钙,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所以丙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转化为丙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答案为:(1)H2O;(2)CaCl2+Na2CO3=CaCO3+2NaCl。【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0【考点】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保存方法;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醋酸钠。【解答】解:(1)醋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红。(2)根据信息可知醋酸易挥发,应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故填:密封。(3)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Ac+Na2CO3=NaHCO3+NaAc。故填:HAc+Na2CO3=NaHCO3+NaAc。【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三、简答题(12分)21【考点】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8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1)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发生爆炸;(2)根据实验室用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炸裂试管;故填: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加热时爆炸;(2)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水槽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顺着导管倒进入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先后顺序、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一定量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锌粉,锌、铁都不会与硫酸镁反应,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铁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1)向固体B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固体B一定含有铁和置换出的铜;(2)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无色,所以溶液中不含硫酸铜,铜被完全置换出来,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相比,质量增大,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故答案为:(1)Fe和Cu或铁和铜;(2)增大,Zn+CuSO4=ZnSO4+Cu。【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加强训练,即可解答。23【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分子的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由此进行有关的分析与判断【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构成的,化学式是CH4,B为水分子构成,化学式是:H2O;,C是:CO2;D是:O2;由此可知:(1)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D氧气;常温下属于液体的是H2O,日常生活中可做燃料的是A甲烷;(2)由C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C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3)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A+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莆田市秀屿区上塘珠宝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溆浦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65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六安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69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教育局属下学校外出招聘硕士研究生18人(编制)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绍兴新昌县卫健系统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春期河南鸿唐教育集团招聘教师6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精准施肥系统-第2篇-洞察与解读
- 2025江西赣州市面向社会招聘机关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超声波内部结构检测-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毕节威宁自治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智慧校园XXX学院总体解决方案
- 2025年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BIM 建模基础与应用教学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
- 国庆中秋课件
- 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查分级管理制度
- 大健康连锁店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