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G420 【】A 【】1009-5071(xx)06-0242-01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我认为要上得朴实,课文读到孩子的心里,训练练到孩子的心里,孩子得到实惠,就是好语文课。 1 课要上得质朴实效 1.1 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韵起来。我在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找秋天时,课前让孩子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秋天。课中引导孩子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目中有人”是指教师从孩子的“学”出发,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成为师生向方向探索的旅程。 1.2 创设情境、生发情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如教学小雨点,我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他们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 1.3 熟读精思、涵泳体悟。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其次,熟读精思,领悟话题,由表及里,求其精微。再次,研读探究,多元解读。要促使孩子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于是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的境地,达到“我在课文中,课文也在我中”的境界。 1.4 因课设练、拓展探究。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如教学黄山奇松,引导孩子品读课文以后,展示黄山“怪石”的图片:“我们不仅要学会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样去创造美。黄山四绝中的怪石也别有情趣,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怪石,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孩子稍作准备便妙语连珠:“我想介绍仙人指路,所谓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黄山松还要高,仙人手拿拂尘,嘴角还带着微笑,手指着西方,好像在给游客指路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鹅孵蛋。天鹅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孵着天鹅蛋,它仰望蓝蓝的天空,心想:什么时候,我的天鹅宝宝们才能出世呢?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这美丽的黄山风光呀!” 2 课要上出诗情画意 于漪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起伏曲折,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步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语文课更是如此,如果上得太平板,孩子就会昏然欲睡;有起有伏,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才能上出诗情画意来。 2.1 教学内容应疏密相间。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即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课也应讲究“疏密相间”,教师要读透教材,决定内容的取舍详略。突出文章主旨的段落就着重讲,关系不大的就略讲,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量体裁衣,轻重有当,剪除枝蔓,疏密相间。 2.2 教学过程应张驰疾徐。内容比较简单的,孩子自己可以读懂的,可以快节奏地进行。内容比较难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来个慢动作。 2.3 教学形态应动静结合。“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静”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动”能激活孩子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孩子的深入思考。“动”多“静”少,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孩子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静”多“动”少,则孩子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教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4 教学方法应山水写意。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课又如画画,有笔有墨,各种画法穿插运用,根据题意布局,用墨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用笔粗粗细细、曲曲折折,主题突出,陪衬得当,满纸气韵,浑然一体。”对突出课文主旨的内容或课堂上生成的闪光点应“浓墨点画”。对课文的精彩处则“浸润渲染”。对教学思路则“线条勾勒”,既不能“清清楚楚一条线”,也不能“模模糊糊一大片”,而应注意穿针引线,主线清晰,开合自如,浑然一体。 2.5 教学语言应生动优美。“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一是积累丰富的词汇,上课时便会涌入脑际,信手拈来。二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句式要富有变化,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孩子的联想,精当的设问能造成悬念。三是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给孩子以美的享受。四是倾注充沛、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3 课要上如春风化雨 语文课本的选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3.1 语文是灵动的诗篇。语文课要集语言、认识、情感、人文的培养于一体,由平面变成立体。要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在课文中能起到点睛的作用,语言经得起推敲,内容耐人寻味,给孩子以启迪,能拨动孩子情感的琴弦,“牵一而动全身”。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教学散文,是语言浸润的情感体悟。孩子同课文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2 语文是美丽的天堂。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分。他带着孩子品读课文,大家被冰心的童心与爱心所震撼,课堂被推向一个又一个情感与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法律知识培训心得
- 棋王课件教学课件
- 桥环邻基参与效应课件
- 桥梁预应力张拉课件
- 2025年职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预测试题集锦
- 2025年民航飞行员执照私照PPL笔试模拟题及详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自测试题及答案一
- 理财专家一人公司商业模型方案 从副业起步构建月入10万的理财教育事业
- 2025年B级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交通运输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财政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满意度调查测评方案
-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面试题
- 当归种植培训课件
- 三年(2023-2025)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议论文阅读(解析版)
- 2025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学类案例教学法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社会人员2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万州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 产前准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