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先民居住形态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_第1页
满族先民居住形态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_第2页
满族先民居住形态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_第3页
满族先民居住形态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族先民居住形态满族先民的原始信仰 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满族早期的民居充分体现了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由于多居住在山区、林内,御寒防冷、通风防火的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学习,满族人的先民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居住习俗。 古书上记载,肃慎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处”。巢居即树居,即在树上筑起居室。据满族有关的史诗和英雄传说的口碑记载,树居的房子并不都是“巢式”,有的已经出现了长方形的木建大屋。其造法是:选择一片狍鹿也难挤身的密林,砍去相邻的一排树木的上部,在离地一定距离的众多的树桩上,铺上一层木头当地板,然后在上面积木为屋,以木梯上下,很像现时东北还能见到的苞米楼。那时,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尚未最后形成,其俗仍是氏族集体居住,所以这种“树屋”往往盖得很大,甚至出现了二层或三层的树上“楼阁”。那时居室和仓库还集于一体,甚至人和家畜同居一室,但这种“树屋”离地较高,松油的天然香味可防蛇蟒,比起“洞居”的原始人,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这种“树屋”的致命弱点是怕火,所以满族先民的祭火礼仪是那样隆重、虔诚。在满族的长篇英雄传说两世罕王传中,建州女真的大罕王呆到东海窝集部时,看到这种巍峨奇特的“树屋”,为之惊叹不已,以为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挹娄人的地下“穴室”,以深为贵,酷似竖井,地面上没有隆起的建筑,只在穴居口处以木为梁,上覆干草等,出口在顶端,用梯子出入。这时的居住习俗仍是“大家”(即氏族)住在一起。据考古发现,其面积较大,最大的可达二百平方米左右,用细沙黄泥涂抹,熔烧,坚固又可防潮。有的居屋四壁用岩石垒砌,隔冷隔潮,又可防止坍塌,室中央有二至四个灶膛,以此来度过塞外漫长的严冬。挹娄人的“穴室”地面出口,常用石板、树木筑起一个平顶“凉亭”式的遮盖物,以挡雪防雨。 辽金时期女真人的居室,在满族住宅史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穴居变为地面居室。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火炕的普遍使用。据史书记载:女真人的房屋依山而筑,用木头作墙和盖,用草拌泥抹在墙和棚上,冬天将窗户堵严。当时的屋门都背阴面阳,是为了取暖、采光,也寓意了当时人们崇拜太阳和光明的宗教心理。而这种住房最显著的特点是“穿土为床,温火其下,而寝室起居其上”。人们在火炕上睡眠、休息、饮食。这种居室的出现,使女真人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定居生活,给后世满族的住宅奠定了基础,女真人以自豪的心情记载了他们这一划时代的进步。史书称:“献祖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海沟河),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纳葛里,汉语居室也。”阿骨达的先人绥可因其创制、推广“纳葛里”而彪炳史册,这也成为完颜部崛起的一个原因。 当时,女真人居住习俗的另一个特点是“联木为栅”。原来勿吉、靺鞨人的泥石城墙即村寨(氏族、部落)的边墙已由木墙取代,阖族而居的古俗仍延续着。当时,在氏族、部落的木城中已经标有族旗或其他族徽。 金代是女真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时代。贵族和平民的居室已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相同,即都用火炕,金初皇帝的殿宇:“绕壁尽置火炕,平时无事则锁之,或开之则与臣下杂坐于炕。”女真诗人完颜寿为此吟道“炕暖窗明有书册”。 金代的女真古城,一般城里住贵族,城外住平民,阶级分野鲜明。当时,女真人也有少数从契丹人中传来的“毡帐”,这是一种用皮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