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对联?春联!,对联汉语特产,文学奇观,一、对联类型,春联寿联婚联贺联挽联格言联书画联名胜联,对联亦称楹联、对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月新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今朝至昨夜行,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二、对联特点,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等。,二、对联特点,二、对联特点,意境相合。上下联意境要完美和谐。如:,穿一双破鞋,喝一碗稀粥,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二、对联特点,平仄相对。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平仄”指什么?),对联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1)正对,亦叫同类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形成对照。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小试身手,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上联孙行者下联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对联要求对仗孙祖胡都是姓行冲适都是动作,前俩都是形容走路状态者之之都是助词,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树边红雨,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四.对联的应考方法1、牢记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2、逐字分析词性,为自己对句的遣词确立标准,而不至于不工。3、分析句中词组是什么结构(偏正,并列,动宾等),找出句子的真正主体,分析正确才能不失重,不使对句偏离了主题。,4、意境是整句的灵魂,仔细体会句子,分析句子表达了什么意境,是什么季节,时间,场合,是喜是怨,尽量找与之相符的意境。,词性分析海阔凭鱼跃;(名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动词)天高任鸟飞。(名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动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2004年(全国卷一)第24题对联题,出的上句有: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扫”为动词,可以对出“除、革、扬、去、建、展、破、树、立、起、乘、积”等;,“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两辈、五暑”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怪癖、陋风”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树)一代新风”,五、题型预测,1、情境式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2、话题式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3、调整式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对联规则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改改高考题,以下每副对联都有一处毛病。请找出错误之处,并加以修改。,1、2004全国卷(青海等)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细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内,字数相等,改改高考题,2、全国卷(2004广东省),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为,文字相别,改改高考题,3、全国卷(2004河南等),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