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_第1页
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_第2页
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_第3页
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_第4页
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液晶显示屏模糊有重影 摘要:怎样科学正确地评价一款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好坏是笔记型电脑制造者和使用者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液晶显示屏评价过程中一些相关性能参数多而评价尺度模糊等特点,提出利用模糊理论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论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专家经验,构建了液晶显示屏性能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市场上几款笔记型电脑的液晶显示屏进行了评价实验,通过评价实验证实了该模型具有评价方法的科学、简单、可靠、实用等特点。 关键词:液晶显示屏;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TN141.9:A Vague Evaluation of Notebook LCD Performance LIN Li1、2RUI Yan-nian1 (1. 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006,China; 2.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oration ,ingsuSuzhou215028China ) Abstract: How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 type of notebook LCD correctly and scientifically is the key point that the manufacturers and users focus on most, in which the test of products quality dur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article, a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during the evaluation period, some relative function has many references, but the evaluation degree is vague, a point of vaguely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 prehensively with vague theory is presented. 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practice, bining specialists experience, and constitutes a vague evaluation model of LCD performance. It evaluated several notebooks LCD in market for test with its evaluation model. And it is verified that this model 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simple, reliable and practical. Keywords: LCD; performance; vague evaluation 1概述 近几年传统的CRT电脑显示器已经接近被淘汰的边缘,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屏。随着液晶显示屏的发展,笔记型电脑也越来越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目前,市场上各种型号、各种价位的笔记型电脑层出不穷,在生产过程中用户对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性能参数的要求差异很大,以致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评价、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验收等很难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 本文根据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参数繁多的特点,拟利用模糊多目标评价方法,结合专家经验,构建液晶显示屏性能参数的模糊评价模型,为液晶显示屏性能参数的评价构建基础。 2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是指对多种模糊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模糊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评价方法都是建立在均点集合论的二值逻辑基础上的,它规定一个元素 与一个集合 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属于这个集合或不属于这个集合,即是与否的关系。元素 与集合 之间的绝对隶属关系通常用特征函数 表示,即: 模糊数学将普通集合的特征函数值域, ,扩展为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的值域0,1 ,即将二值逻辑扩展为模糊逻辑,这样就能克服用传统评价方法评价模糊事物存在的缺陷。 模糊理论引进“隶属函数”的概念,“隶属函数”是描述从完全隶属到完全不隶属的渐变过程的函数。模糊信息的定量化是通过“隶属度”来刻画的。用“隶属度”来说明问题的相似程度。因此,利用模糊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往往是“如何找出一个恰当的隶属函数”。通常,可以先建立粗略的隶属函数,然后通过“学习”和不断的经验积累,逐步修正和调整权值,使隶属函数趋于完善,符合客观事实。 模糊集合是定量描述模糊概念的工具,是精确性与模糊性之间的桥梁,是普通集合的推广。模糊集合可表示为: 3评价模型与实验 为了构建一个用于生产实际的模型,选取了四款联想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性能参数进行综合评判,其方法与步骤如下: 影响因素集=x1,x2,x,x =分辨率,亮度,对比度,反应时间; 权重系数=g1,g2,g,g =分辨率权重,亮度权重,对比度权重,反应时间权重;其中:分辨率权重=0.4,亮度权重=0.3,对比度权重=0.1,反应时间权重=0.2。 评价集U=u1,u2,u,u=性能优,性能良好,性能基本,性能较差;其中: 0.85为性能优,0.75 0.85为性能良好,0.600.75为性能基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B3=(0.3,0.3,0.4,0.2);B4=(0.3,0.3,0.4,0.3) 为便于比较,将评价指标归一化,即 BI=(0.4/1.5, 0.4/1.5, 0.4/1.5, 0.3/1.5) = (0.27, 0.27, 0.27, 0.2) BII=(0.4/1.5, 0.4/1.5, 0.4/1.5, 0.3/1.5) = (0.27, 0.27, 0.27, 0.2) BIII= (0.3/1.2, 0.3/1.2, 0.4/1.2, 0.2/1.2) = (0.25, 0.25, 0.33, 0.17) BIV= (0.3/1.3, 0.3/1.3, 0.4/1.3, 0.3/1.3) = (0.23, 0.23, 0.31, 1.23) 这样4个型号显示屏的排队顺序就为:I、和III、IV,这里I和II并列第一。 模型求各显示屏模糊综合评价: 1=G?1=(0.4 0.3 0.1 0.2)?1=(b1,b2,b3,b4) 根据(2)式 b1 =0. 4*0. 6+0. 3* 0. 7+0. 1*0. 7+0.2*0.3=0.58 同理b2 =0.3;b3 = 0.12;b4 =0; G?(b1,b2,b3,b4) 同理b1=0.81;b2 =0.43;b3 =0.26;b4 =0 G?(b1,b2,b3,b4) 同理b1=0.29;b2 =0.37;b3 =0.41;b4 =0.13 ZG?Z(b1,b2,b3,b4) 同理b1=0.175;b2 =0.425;b3 =0.325;b4 = 0.075 由此,4款显示屏综合评价指标为 B1=(0.58,0.3,0.12,0); B2=(0.81,0.43,0.26,0); B3=(0.29,0.31,0.47,0.13); B4=(0.38,0.54,0.35,0.003) 这样四款显示屏性能的排队顺序就为:II、I、IV、。 4评价结果及分析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模型评价性能的排队顺序为:I、II和III、IV(I和II并列),模型预测成功可能性的排队顺序为:II、I、IV、(I在II之后)。比较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模型由于突出了主要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算(取小、取大运算)简单。但是在计算中丢失了很多gi与rij的值,即丢失了很多的评价信息,所以模型I对于评价目标多,gi值很小,或者评价目标很少,gi值又较大的两种情况不适用。模型综合考虑了gi、rij的影响,保留了全部信息,这是最显著的优点。故评价实际效果较模型更好。 5结论 (1)本文把模糊理论用于测试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评价,经过连续评价实验证明,使用该评价方法可较好的对液晶显示屏的性能进行评价; (2)本文通过同一组实验数据分别用模型和模型计算的结果比较,指出模型对测试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的评价比较合适; (3)该方法的研究为测试笔记型电脑液晶显示屏性能与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_ 1Li HX, Wang PZ. Fuzzy SetsM. Bei _g: 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1994 (in Chinese). 2Pawlak Z. Rough setsJ. Int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1982, 11(5):341356. 3Gau WL, Buehrer DJ. Vague setsJ. IEEE Tra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