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统计整理-分组(课堂PPT)_第1页
第4讲 统计整理-分组(课堂PPT)_第2页
第4讲 统计整理-分组(课堂PPT)_第3页
第4讲 统计整理-分组(课堂PPT)_第4页
第4讲 统计整理-分组(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x,1,第四讲统计整理,2,x,2,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对调查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分类、浓缩简化,描述性分析推断分析、决策分析。要求:定性定量结合,统计工作的三个中心阶段,2,x,3,主要内容,数据整理统计分组,概念、内容、程序、主要任务,概念、关键、原则、作用、种类、方法,2,x,4,概念,从广义上讲,有两种整理: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称为汇总性整理或汇总;2)对现成的综合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的数据整理,2,x,5,内容,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整理汇总方案;根据汇总方案,对各调查项目的资料进行汇总,通过汇总计算各项指标;通过统计表或统计图形式,描述整理结果。,2,x,6,汇总方案的设计,(1)总体的处理方法(2)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的确定,1)对总体单位进行简单排列2)将所有总体的资料加以合计3)对总体进行各种分组,1)对调查项目全部进行汇总2)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需要对调查项目有选择的加以汇总,2,x,7,程序,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审核原始资料,包括完整性、及时性、正确性、可比性;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编制统计表、统计图及统计报告;统计资料的积累和保管。,2,x,8,主要任务,资料审核、分组、汇总、图表等。,分组,频数分布,统计表,统计图,基本方法,基本表现形式,描述形式,描述形式,主要任务,2,x,9,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一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注: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2)分组标志3)“分合”的意义,2,x,10,对总体而言是“分”,将总体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而对单位而言是“合”,将性质相同的单位组合起来。对于分组标志而言是“分”,按分组标志将不同的标志表现分为若干组;而对其他标志而言,是“合”,在一个组内的各单位即使其它标志表现不相同也只能结合在一组。,2,x,11,统计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划分各组的界限,确定将统计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和依据。,2,x,12,分组标志的选择原则,(1)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分组标志,2,x,13,划分各组的界限:在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之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2,x,14,原则,穷尽原则互斥原则,2,x,15,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x,16,例:我国经济成分按所有制性质划分,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公有经济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2,x,17,例:上海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GDP100100100100第一产业1.81.731.631.49第二产业48.0547.5847.4250.09第三产业50.1550.6950.9548.42,2,x,18,例:中国农民家庭按收入分组的恩格尔系数(1984年),按收入分组(元)2003004005006008001000恩格尔系数(%)64.960.256.754.450.549.943.6,恩格尔系数介绍(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定律而得),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类型的指标,用家庭或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计算。,30%以下:,30%40%,40%50%,50%60%,60%以上,最富裕水平,富裕水平,小康水平,勉强度日水平(温饱),绝对贫困水平,2,x,19,2,x,20,2,x,21,种类,按分组标志性质分,品质分组品质数列,数量分组(变量分组)变量数列,按分组标志个数分,简单分组: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2,x,22,种类,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类型分组:将复杂的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部分。结构分组: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组对总体的比重,藉此研究总体各部分的结构。分析分组:为研究现象之间依存关系而进行的统计分组。,2,x,23,方法,品质分组的方法数量分组的方法,2,x,24,品质分组的方法,优点:比较简单,分组标志确定,组名或组数也随之确定。缺点:繁杂,性质界限不易划分。,2,x,25,数量分组的方法,确定各组数量界限(必须能反映事物质的差别)确定组距、组限,2,x,26,数量分组的方法,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就是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范围不大的场合。组距式分组就是将变量依次划分为几段区间,一段区间表现为“从到”距离,把一段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形成组距式变量数列。区间的距离称为组距。适用于连续型变量或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2,x,27,2,x,28,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在组距式分组中,每组包含许多变量值,每一组变量值中,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组距是上下限之间的距离,相邻两组的界限,称为组限。凡组限不相连的称为间断组距式分组。凡是组限相连(或重叠)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称为连续组距式分组。,2,x,29,按年龄分组分为:20岁及20岁以下2135岁3550岁5155岁5660岁60岁以上,2,x,30,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等距分组就是标志值在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即各组的标志值变动都限于相同的范围。适用于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异距分组亦不等距分组就是各组的组距不尽相等。适用于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不同意义的情况;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的情况。,2,x,31,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2,x,32,2,x,33,相关概念及计算:组距、组数、组限、组中值组距:上下限之间的距离。连续组距式:组距上限下限间断组距式: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本组下限前组下限本组上限本组下限1组数(美国学者斯特杰斯)指变量数列共分多少组n13.3lgNd=R/n,2,x,34,组中值:组距数列中各组所有变量值的代表值,实际上就是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计算公式为:闭口组:缺下限的开口组:缺上限的开口组:,2,x,35,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10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