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选择题(多项或单项)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 A )和( E C)条件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 E发酵设备2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供氧传递的主要阻力是( C )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 ABC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 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BCDE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ABCD )A.构成菌体原生质的成分B.作为酶的组分或维持酶活性C.调节细胞渗透压D.缓冲pH值 E.参与产物的生物合成6在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技术中,加入5%二甲亚砜和10%甘油的作用是( B )A 营养物 B 保护剂 C 隔绝空气 D 干燥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A )A.厌氧发酵B氨基酸发酵 C液体发酵 D需氧发酵8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B ) A.温度 B. pH C.氧含量 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BCD )A.温度 B.罐压 C.搅拌转速和搅拌功率D.空气流量 E.菌体接种量1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的参数有:( AD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D. pH E.溶氧二、填空题1、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固体培养基分离 、液体培养基分离 、显微操作 等方法。2、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中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酸_。3、发酵过程满足最低通气条件是 供氧 与 好氧 至少必须平衡。4、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消沫 和化学消沫 两种。5、按发酵工艺流程来区分,工业发酵有 分批发酵 、连续发酵 和 补料分批发酵 三种类型。按菌体生长与产物形成关系分为 生长偶联型 , 部分生长偶联型 ,非生长偶联型 三种类型。6、发酵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有 细菌 、 酵母 、 霉菌 和 放线菌 四大类群。7、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是影响谷氨酸的生物合成 和氮代谢。8、紫外线照射能使 DNA 产生 胸腺嘧啶二聚体 ,从而导致 DNA 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红光 条件下进行,以防止 光复活现象的产生。9、在谷氨酸的生产中,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为4:1时,_菌体大量繁殖,而谷氨酸积累却很少_,当碳源与氮源比为3:1时,_产生大量的谷氨酸_,谷氨酸的合成过量时,就会抑制_谷氨酸脱氢酶_的活性;当谷氨酸合成下降时,_反馈抑制_解除。为了使谷氨酸生产中解除产物谷氨酸对_谷氨酸脱氢酶_的抑制作用,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_细胞的通透性_,使谷氨酸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10、代谢调节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 酶活性 和 酶合成 的调节。酶活性调节包括 酶激活作用 和 酶抑制作用 两方面。酶合成调节包括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和 酶合成的阻遏 两方面。三、问答题1. .一般情况下,典型的发酵过程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答:典型的发酵过程可以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的容器中;(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5)产物萃取和精制;(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2. pH对发酵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pH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形成影响的主要表现在:(1)影响原生质膜的性质,改变膜电荷状态;(2)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新陈代谢;(3)影响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解离,从而影响对营养物的吸收及代谢物的泄漏;(4)影响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培养基的组分(2)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控制添加CaCO3: CaCO3+有机酸有机酸鈣+H2O+CO2;氨水流加法;尿素流加法 (3)在补料与调pH没有矛盾时,采用补料调pH如调节补糖速率,调节空气流量来调节pH 当NH2-N低,pH低时补氨水;当NH2-N低,pH高时补(NH4)2SO4(4)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碱调pH3. 发酵液泡沫产生的原因及消泡的基本方法。答:发酵液泡沫产生原因:外界引入,在通气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空气被分成细小的气泡,从溶氧的角度讲,气泡越细越好,使空气中的氧和发酵液中的CO2能充分的进行交换,这些气泡升到发酵液面形成泡沫。由发酵液内部产生微生物在进行发酵活动时,往往产生一些气体,如CO2,这些代谢气体凝结形成气泡,冒出到发酵液面,成为发酵泡沫,菌体代谢越旺盛,这部分泡沫的产生量越多。消泡是基本方法:化学消泡、机械消泡。其中机械消泡法有多种,一种是罐内消泡:在发酵罐内将泡沫消除;另一种是罐外消泡:将泡沫引出发酵罐外,泡沫消除后,液体再返回发酵罐内。4. 比较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的优缺点。答:分批培养:优点:操作简单;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缺点: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连续培养:优点:能维持低基质浓度;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便于自动控制。缺点: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5. 发酵过程温度的选择有什么依据?答:(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来选择;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不同,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不同。(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温度选择还要根据培养条件综合考虑,灵活选择。(3)根据菌生长情况。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6. 溶氧对发酵有何影响。提出几种有效提高溶氧的方法。答:(1)供氧与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物的关系;(2)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C临界);(3)溶氧浓度对产物合成的影响。有效提高溶氧的方法:主要是设法提高氧传递的推动力和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KL。(1)搅拌,增加溶氧、促进微生物悬浮混合;(2)可以通过增加发酵罐罐压;或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进行富氧通气操作,即通过深冷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膜分离法制得富氧空气,然后通入培养液。四、计算题1、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测定实验数据如下:S(mg/L)100120153170220(h-1)0.6670.7060.7540.7730.815求(1)在该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MAX,饱和常数KS(2)比生长速率为MAX时的倍增时间d。解:(1)根据莫诺方程:由题意得:1/S0.01000.00830.00650.00590.00451/1.49921.41641.32631.29371.2270由L-B法, ,作图可得:y=49.733x+1.0024其中,max=0.9976,KS=48.5394因此,在该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max为0.9976;饱和常数KS 为48.5394。(2)根据公式: 当比生长速率为max时,倍增时间d=0.693/0.9976=0.6947五、名词解释临界溶氧值:菌体进行某种生理活动时,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的最低要求。氧传质方程:在稳定情况下,氧分子从气体主体扩散到液体主体的传递速率即为氧的传质方程。发酵热:伴随发酵的进行而产生的净热量叫发酵热。 生理酸性物质: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代谢过程中,某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连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连续地向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同时以相同流速从发酵罐中排出含有产品的培养基,这种操作方式称为连续培养。六、判断题1、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浓度变化率与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