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54987.ppt_第1页
中国传统建筑54987.ppt_第2页
中国传统建筑54987.ppt_第3页
中国传统建筑54987.ppt_第4页
中国传统建筑5498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绪论,一、建筑史是一门软科学外部关联性内部关联性了解建筑发展规律,客观认识建筑的趋势和来龙去脉。,二、认识遗产,保护遗产借鉴:1“式”的借鉴,“式”:古建筑的形式是最低层次的借鉴,有助仿古、纪念性建筑、景观园林2符号学的借鉴,把遗产转化为符号,即有时代感,又继承传统符号必须通过具体的东西进行、概括、抽象、变形、错位、重构、反转3“法”的借鉴,创作方法设计方法,通过表层的形式体现,三、建筑物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皇家建筑2.官署建筑3.民用建筑4.宗教建筑5.城市装点建筑6.构筑物,二、按用材分类1.木结构建筑2.砖木混合建筑砖墙木屋架3.以砖石为主的建筑石塔4.生土建筑窑洞5.石窟6.毡房7.竹楼,2.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一、世界古代建筑体系之一1古埃及2.古代西亚3.古印度4.古代爱琴5.古代美洲6.古代中国二、发展的独特性和体系的独特性(未中断的完全体系)1独树一帜,形成中国建筑文化圈中国建筑城的成熟期,唐朝(618年)一直到1840年2为什么?地理环境:半封闭的大陆、大河、地理、里面的回旋余地大、封闭经济结构:农业型经济、文化地域性,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社会结构:宗法传统:有一根血缘纽带,很牢固,使交流很困难三、发展的迟缓性社会发展缓慢,奴隶社会1600年封建社会2300年英国人李约瑟说中国在3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文化纯金文化中国建筑体系合金文化型合金文化日本(塌塌米+摩天楼)型文化合金美国(鸡尾酒文化),第一章木构架建筑的平面布局,一、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间1间的概念四柱之间的空间两榀梁架与枋组成的屋架之间的空间(百姓俗“意”),1.单体建筑平面(清式),一、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间2走廊:无廊前廊前后廊周围廊出廊的几种形式,一、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间3进深、面阔,一、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间3进深、面阔,一、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间4间的组合官式建筑:间的数为单数1,3,5,7,9,(阳数)9间最高等级(皇帝用)民间建筑:比较随机、适用5间的名称6间的面阔-不等宽递减:大,中,中,小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余大小等同不等宽原因:建筑功能要求:堂屋、卧室经济:艺术:要求突出中心,形成主次结构上的意义:结构合理,廊窄稳定好,四周围廊起加固作用,1单体建筑平面(清式),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一组建筑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一点可以从形体、装饰、配属建筑等看出来。由于建筑群是内向的,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的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轮廓,使人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每一个建筑组群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组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多样,层次丰富,也就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2.庭院式组群布局,一、庭院式布局的多元功能空间聚合功能:适合当时中国的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与空间结构同构木构架体系的制约:木构架建筑体系要求离散型布局内部空间组织的制约、意识形态的制约其他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场所调适功能,防护戒卫功能、伦理私仪功能,审美怡乐功能,二、庭院式的组合方式(一)构成方式:1.合院-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2.廊院(二)组合方式1.对称式(大住宅,寺庙,衙署、宫殿、陵墓)要求气派、派场(排场)、地段允许(平坦,富余)2.半对称式(是一种活跃的布局)要求气派但不要求严肃,多见于皇家园林地移制约,不适合对称式布局3不对称式(小园林小住宅)活泼、讲求实效、地段制约,一、内向型布局(中国是内向型,西方是外向型)功能上安静,保证了相当的私密性含蓄艺术性对街立面不利,但住宅区的气氛很浓,西方集中型建筑的临街方面较好二、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形体美:通过形体来表现外观空间美:离散型建筑现代建筑趋向高层次的完美空间,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吻合三、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雕塑)时空艺术(电影,建筑),3.木构架建筑体系平面布局的特点,四、单体门的突出作用堂房门:每个房间的门,与窗配套,房中建筑装修之类构件单体门: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包括四合院的大门,垂花门特点: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暖味空间,模糊空间)、室内外空间交叉配合获得了露天的室外空间西方有外部空间充分利用,广场与街道相通是交通的一部分,公共性很强中国积极创造使用空间,庭院,封闭性,私密性,廊式垂花门,独立式垂花门,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垂花门,第二章清代构架型制,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类型,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形成一种独特风格。1、抬梁式2、穿斗式3、井干式,1.木构架,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它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相邻木架间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抬梁式构架在春秋时已有,唐代发展成熟。,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小使柱能直接承受檀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构架。这种结构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汉)已相当成熟,流传至今,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井幹式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不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同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井幹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因此受到限制。,二、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柱梁承重,料大跨度也大用于“官式”建筑,空间较大穿斗式:檩柱结构体系、无梁体系,料小跨度小,用于民间建筑,主要是南方(穿不起梁的作用);密檩(穿斗式的一种形式):不完全檩柱体系,(穿也起梁的作用)两种形式可以结合,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硬山建筑木构架,庑殿建筑木构架,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柱、梁、檩、枋,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柱、梁、檩、枋,1、柱:角柱、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瓜柱,房柱平面布置图,三、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柱、梁、檩、枋,2、梁三架梁得3个檩子传来的力。架梁:几个檩传来的力就称几架梁3、檩脊檩,上金檩,下金檩,檐檩4、枋随梁枋,穿插枋,额枋,四、大式作法和小式作法,步架,硬山木构架,硬山建筑剖面,木结构房屋构造示意,雷公柱的构造,硬山建筑柱梁构造,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2.斗拱,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斗拱-起源与演变,斗拱-起源与演变,敦煌第172窟盛唐壁画上的斗拱,佛光寺大殿殿堂型构架示意图,一、斗拱的作用1、增加挤压面2、支撑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5、抗能节点6、装饰性7、高等级标志8、模数单位二、斗拱的类别:1、不同位置的类别清:角科(两个方面)柱头科(一个方面)平身科(不传力),二、斗拱的作用和类型,三、斗拱的组成,斗:栌斗(宋)坐斗(清)交互斗(宋)十八斗(清)齐心斗(宋)槽升子(清)散斗(宋)三才声(清)拱:华拱、横拱昂:上昂、下昂枋:柱头枋(在轴线上)(宋)正心枋(清)撩檐枋(檐口下)(宋)排檐枋(清)平基枋(无花极下)(宋)井口枋(清)罗汉枋(中间的都称)(宋)拽枋(清),三、斗拱的组成,一、雀替的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少净距改善节点构造,拉结枋木艺术上的过渡二、雀替的演变三、雀替的比例调节:,3.雀替,一、木构架是梁柱檩柱结构体系,有广泛的适用性墙倒屋不塌,墙是围护墙、适应寒冷地区、适应不同功能、适应不同地方材料由于木构造的适应性的广泛,因此它在中国建筑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二、木构架有严格的模数制:具有高度的定型化,程式化有斗拱的以斗口为模数,不带斗拱的,柱高是柱经的12.5D,以柱径为模数,具有普遍化。三、达到高度成熟将功能、技术、造型结合得非常好,再发展就从理性走向惰性,功能技术改进,体现理性传统,造型不变反映了一种文脉,但体系走向衰老。四、费料费工五、后期出现后大的局限性,没考虑水平受力抬梁式没形成三角稳定、相邻构架联系不紧、整梁架与基础关系处理不妥构件断面不合理六、耐久性差,3.对木构架的几点认识,第三章木构架建筑的台基,1.台基的作用和类别,一、台基作用和构成1、基础作用或保护基础的作用2、稳固屋基3、组织空间4、取得造型上的稳定感,5、调节建筑构图,避免头重脚轻。6、调节建筑体量:扩大建筑体量7、标志建筑的等级,北京故宫太和殿,须弥座台基,北京太庙正殿:重叠三层台基,曲阜孔庙大成殿:重叠两层台基,2.普通台基,正面、垂手、抄手踏垛,台阶的制式:御路、垂带、如意、礓碴,一、台阶做法1、御路2、垂带3、如意4、礓碴(斜坡式),二、台阶构成,台明:砖砌台明、满装石砌,台基的基本构成,二、细部处理接缝(角石)踏垛交接垂带头处理,平台式台明石件名称,垂带石端部的处理,2.普通台基,3.须弥座(台基),一、区别与联系,清式须弥座,宋式须弥座,二、清式须弥座的组成,清式须弥座的构成,4.石栏杆,一、栏干的作用1、围护作用2、分隔空间3、构图上的花边,剪影作用4、构图上的尺度,指示物,二、宋清区别,宋式单勾栏,清式勾栏,4石栏杆,宋式双层勾栏,清式栏板,寻杖阑板,罗汉阑板,三、抱鼓石设计意匠是:由于栏杆的形式不同,倾斜角度不同,只有圆木适合于各种角度,曲线也适合于各种角度,上、下曲线为避免重复而采用不同形状。,四、望柱头栏杆柱的柱头装饰物中国的望柱头是非常丰富的,最高等级:云龙头,皇后:云凤头。说明的软传统是:构件自由端,不受构造的约束,望柱头在人眼前,精雕细刻很易被人看到,柱头也是产生剪彩的重要轮廓。,第四章屋面及其装饰,第一节概说,一、屋面要求二、屋面材料1.草顶2.散碎材料铺抹屋面3.瓦,三、瓦的品种与规格,第二节屋面构造,一、屋面构造层,三、屋脊,第三节屋面装饰及其结构功能,一、构造的需要二、吻兽三、花脊及宝顶,第五章墙垣,第一节概说,1、墙的作用2、对墙体的要求3、各类材料构成的墙体土墙、石墙、砖墙、竹墙、木墙,第二节单体建筑中的墙,一、墙的位置与名称后檐墙、山墙、廊墙、扇面墙、隔断墙、槛墙二、建筑中墙体的构造,第三节建筑组群中的墙,1、院墙2、影壁3、照壁4、园林中的墙,第六章铺地,第一节概说,铺地范围铺地材料(一)块材1、石材2、砖3、木材(二)铺地用灰浆等散料干沙、白灰、参水泥、油灰等,第二节室内、外地面铺砌,一、室外地面铺砌形式,石板甬路下的基础构造层,二、室内地面铺砌的形式1、方砖铺地2、城砖、条砖铺地3、大理石铺地铺地砖摆放式样,第三节地面铺砌工序,一、细墁地面二、糙墁地面三、暖地铺砌暖地地面接起后地坑烟道实测图,第七章装修,第一节概说一、门二、窗,外檐装修,指门、窗、坐凳、栏杆等一、木板门1、石榻木门,大门金属配件图,2、攒边门3、镜面门,隔扇门,1、大多装在明间2、五开间中间的三间安装七开间中间的五间安装3、檐里安装金里安装4、构件边挺、抹头、隔扇心、裙板、绦环板等5、构件尺寸依据所在柱径尺寸推算6、抹头依据门扇高矮确定数量,居住房屋多用四抹,隔扇门上的物件,隔扇中的金属构件菱花钉、寿山福海(隔扇门轴上下两头镶安的构件)等,隔扇心做法_随建筑等级:边挺通混出双线等三交六碗菱花心雕饰裙板、绦环板要求严格:_皇家龙凤次要宫殿如意形图案再次要平板民宅福寿图案等,窗,1、槛窗2、横披窗3、支摘窗4、直棂窗5、什锦窗、漏窗,直棂窗,木栏杆,1、坐凳栏杆2、坐凳靠背栏杆3、寻杖栏杆4、花栏杆,坐凳栏杆,楣子,倒挂楣子边框、棂条、花牙子组成.用于有廊建筑外侧或游廊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