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_第1页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_第2页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_第3页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_第4页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篇一山西大寨村导游词大家好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等,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等,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篇二山西大寨村导游词大家好我的家乡在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昔阳,这里有不计其数的旅游胜地,其中最让我自豪的要数驰名中外的大寨了。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乡,俗话说得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恶劣,老百姓生活十分艰苦。邓小平爷爷南巡讲话鼓起了大寨人的志,壮了大寨人的胆,使大寨人深刻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寨人开始战天斗地,治山治水,陈永贵、郭凤莲开始带领人们投入到艰苦卓绝的劳动中,渐渐地,大寨富裕起来了,家家都致富了人们的生活美好了现在,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从县城一直通到大寨虎头山上,一进大寨,犹如走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历史画卷中。寨门上“大寨”两个红字十分醒目,寨门前的那两棵老柳树如今还根如磐石,挺拔俊秀,枝繁叶茂,它肃立在村口迎接客人,故称“迎客柳”。不远处有一处低矮的瓦房小院,陈设雅静简朴,原来这就是陈永贵的故居。四周依山筑砌的百余米长的下窑洞和上砖楼是以前大寨人的家,它是大寨独特的景点,是其它村没有的,游人可以进宅穿院或进入多年前大寨人耕耘过的田地里感受一下这儿独一无二的乡情以及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大寨旅游的重点在虎头山上,今日的虎头山已是绿树成荫,松柏成林,蕴含一种自然美,一到深秋,虎头山便会被花装点,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山麓的“大寨展览馆”是一座呈倒“山”字形的民族式仿古建筑,里面陈列着大寨人以前战天斗地的照片、实物等,欣赏过它们的人都会不由的赞叹“真是不容易啊”展览馆前有一座大地之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陈永贵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那种朴实坚强的性格,显现出农民政治家的伟大魄力。经过四层台地,登上228级青石台阶,你会看到一块墓碑,上面写着陈永贵之墓。墓的三面依山,形成靠背式的墓圈,墓圈里花团锦簇,绿草成荫,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陈永贵爷爷生前的面孔。墓碑左侧一百米处,是郭沫若纪念碑,是在郭老诞辰100周年立的,据说郭老的部分遗骨就在虎头山上。大寨还有很多景点,如养鹿场,周恩来住址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你实在想知道的话,就来大寨一游吧,昔阳人民真诚地欢迎您篇三山西大寨村相关知识大寨村隶属于富乐镇乐峰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富乐镇南边,距离村委会7公里,距离富乐镇5公里。国土面积有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369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80亩,其中人均耕地亩有林地421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4户,有乡村人口349人,其中农业人口331人,劳动力17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8万元,占总收入的55畜牧业收入98万元,占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收入的34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工资性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人,到省外务工10人。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4户饮用井水,有74户通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