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施昌彦,.,2,一、为什么要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代替误差评定,在用传统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评定时,大体上遇到两方面的问题:逻辑概念上的问题和评定方法问题。测量误差定义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之真值。测量误差常简称为误差,该误差定义从70年代以来没有发生过变化。真值定义为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也就是说,我们把被测量在观测时所具有的真实大小称为真值,因而这样的真值只是一个理想概念,,.,3,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得到真值。任何测量都会有缺陷,因而真正完善的测量是不存在的。根据定义,若要得到误差就应该知道真值。但真值无法得到,因此严格意义上的误差也无法得到,能得到的只是误差的估计值。虽然在误差定义中同时还指出: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但此时还需要考虑约定真值本身的误差。而在不少情况下对一个被测量进行测量的目的就是想要知道该被测量的值。如果知道了被测量的真值,.,4,或约定真值,往往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测量了。由于真值无法知道,因此实际上误差的概念只能用于已知约定真值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根据误差的定义,真值等于测量结果减误差。因此一旦知道了测量结果的误差,就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而得到真值。此外,在“误差”一词的使用上也有概念混乱的情况。根据误差的定义,误差是一个差值,而不是表示一个区间。也就是说误差是一个具有确定符号,.,5,的量值,或正、或负、但不应当以“”号的形式表示。过去人们使用“误差”一词时,有时是符合误差定义的,例如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但经常也有误用的情况,例如过去通过误差分析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误差”,实际上并不是误差,而是被测量不能确定的范围,不是真正的误差值。误差在逻辑概念上的混乱是经典的误差评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误差评定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评定方法的不统一问题。在进行误差评定时通常要求先找出所有,.,6,需要考虑的误差来源,然后根据这些误差来源的性质将他们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随机误差用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来表示,将所有的随机误差分量按方和根法进行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总随机误差。由于在正态分布情况下,标准偏差所对应区间的置信概率仅为68.27%,而通常都要求给出对应于较大置信概率的区间,故常将标准偏差扩大,用两倍或三倍的标准偏差来表示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7,一、为什么要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代替误差评定,则用该分量的最大误差限来表示。同样采用方和根法将各系统误差分量进行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总的系统误差。最后再将总的随机误差和总的系统误差进行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总误差。而问题正来自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合成方法上。由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量,前者用标准偏差表示,后者则用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来表示,在数学上无法解决两者之间的合成方法问题。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合成方法上一直无法统一。,.,8,一、为什么要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代替误差评定,不仅各国之间不一致,在不同领域中采用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前苏联的国家检定系统表中就分别给出总的随机误差和总的系统误差两个技术指标,而不给出两者合成后的总误差。其意是,两者如何合成由使用者自己考虑。美国的有些国家基准往往以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之和来作为其总误差,其原因是为了安全可靠。因为无论用何种方法合成,线性相加得到的结果最大。而我国在大部分领域中习惯上,.,9,一、为什么要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代替误差评定,仍采用方和根法对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进行合成。例如,在几何量测量领域,往往以三倍的标准偏差(3,过去常称为极限误差)作为随机误差,再采用方和根法与系统误差进行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总误差,并通常称之为“综合极限误差”。不仅各国的误差评定方法不同,不同领域或不同的人员对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也往往各有不同的见解。这种误差评定方法的不一致,使不同的测量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这与当今全球化市场经济的,.,10,一、为什么要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代替误差评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要求改变这一状况。用测量不确定度来统一评价测量结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1,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为能统一地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1963年原美国标准局(NBS)的数理统计专家埃森哈特在研究“仪器校准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估计”时就提出了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并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NBS在研究和推广测量保证方案(MAP)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定量表示又有了新的发展。“不确定度”一词源于英语“uncertainty”,原意为不确定,不稳定,疑惑等,是一定性表示的名词。现在用于描述测量结果时,将其含义扩展为,.,12,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定量表示,即定量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此后许多年中虽然“不确定度”这一术语已在各测量领域广泛采用,但具体表示方法均不一致。为解决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的国际统一性问题,1980年国际计量局在征求了32个国家的意见后,发出了推荐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评定测量结果的建议书。该建议书向各国推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原则。1981年第70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讨论通过了该建议书。,.,13,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1986年国际计量委员会要求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以及国际临床化学委员会(IFCC)等七个国际组织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起草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指导性文件。经过工作组近七年的讨论,由ISO计量技术顾问组第三工作组(ISO/TAG4/WG3)起草,并于1993年以七个国际组织的名义联合发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14,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指南(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inMeasurement,以下简称GUM)和第二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InternationalVocabularyofBasicandGeneralTermsinMetrology,以下简称VIM)。1995年又发布了GUM的修订版。这两个文件为在全世界统一采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奠定了基础。除上述七个国际组织外,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也已表示承认GUM。这就是说,在,.,15,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实验室认可工作中,无论检测实验室或校准实验室,在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时均应以GUM为基础。上述这些国际组织几乎包括了所有与测量有关的领域,这表明了文件GUM的权威性。1998年我国发布了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其中前六章的内容与第二版VIM完全相对应。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所发布的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定义。1999年我国发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其,.,16,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与GUM完全一致。这两个文件就成为我国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以及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的采用,是计量科学的一个新进展。从1963年提出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到1993年正式发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指导性文件GUM,整整花费了三十年时间,可见改用测量不确定度来对测量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也不是依靠少数几个科学家能做到的,它汇集了世界各国,.,17,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历史,计量学家的经验和智慧。即使看来十分简单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表述本身,也曾几经改动。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更是经历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最后才形成了GUM这样系统而完整的文件。,.,18,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应用范围,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通用规则,它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因此它不仅限于计量领域中的检定、校准和检测。其主要应用领域列举如下:建立国家基准、计量标准及其国际比对;标准物质、标准参考数据;测量方法、检定规程、检定系统和校准规范等;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测量;,.,19,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应用范围,计量认证、计量确认、质量认证以及实验室认可;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以及产品的检验和测试;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检测及资源测量。,.,20,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应用范围,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主要涉及有明确定义的,并可用唯一值表征的被测量估计值的不确定度。至于被测量呈现为一系列值的分布或取决于一个或多个参量(例如以时间为参变量),则对被测量的描述是一组量,应给出其分布情况及其相互关系。,.,21,四、有关术语的定义,1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注: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测量有时也称为计量。,.,22,四、有关术语的定义,2测量结果resultofameasurement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注: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范围。,.,23,四、有关术语的定义,3真值truevalue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注: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可能获得。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24,四、有关术语的定义,4约定真值conventionaltruevalue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例:a)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b)常数委员会(CODATA)1986年推荐的阿佛加德罗常数值6.02213671023mol-1。,.,25,四、有关术语的定义,注: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参考值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不应与参考条件中的参考值相混淆。常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26,四、有关术语的定义,5误差error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注意不要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后者为误差的模。,.,27,四、有关术语的定义,6系统误差systematicerror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注: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及其原因不能完全获知。对测量仪器而言,其系统误差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偏移。,.,28,四、有关术语的定义,7随机误差randomerror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注: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故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29,四、有关术语的定义,8测量准确度accuracyofmeasurement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注: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30,四、有关术语的定义,9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measurement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它信息的假定,.,31,四、有关术语的定义,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差表征。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32,四、有关术语的定义,10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11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Aevaluationofuncertainty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注: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也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定。,.,33,四、有关术语的定义,1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Bevaluationofuncertainty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注: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也称为B类不确定度评定。,.,34,四、有关术语的定义,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uncertainty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14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uncertainty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注:扩展不确定度有时也称为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35,四、有关术语的定义,15包含因子coveragefactor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字因子。注:包含因子等于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包含因子有时也称为覆盖因子。,.,36,五、关于测量结果的误差、准确度和不确定度,1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它不是真值。完整表述测量结果时,必须同时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测量所处的条件,或影响量的取值范围。测量结果是由测量所得到的值。必要时应表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是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是否已对若干个测量结果进行了平均,即它是,.,37,五、关于测量结果的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面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
- 2025年中国烟花爆竹安全技术规范解析及模拟题集
- 2025年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项目建议书
- 抢救药品培训课件
- 2025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保险中介服务项目建议书
- 抢救制度课件
- 2025年洗涤剂用4A沸石项目合作计划书
- 河北省部分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3无人机技术概论
- 读书分享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
-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一体化课件-第一章 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
- 交叉配血理论课件
- 全国青少年图形化编程等级一级试卷及答案
- 三维地震勘探施工设计
- 诚信展业与法律法规月演示
- 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外派劳务人员基本情况表(劳工表)
- 进度计划纠偏措施
- 高雨-博士开题报告(最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