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国培”范文_第1页
品味“国培”范文_第2页
品味“国培”范文_第3页
品味“国培”范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味“国培”范文 “带着一种彷徨,我们走进国培;带着一份疑惑,我们走进国培;带着一丝窃喜,我们走进国培。我们携手,深深扎进国培,在国培这片沃土,我们如同一个贪婪的乳儿,不知疲倦地吸收知识的营养”在我组第一期学习简报上,我曾这样深情地撰文赞誉。 xx年9-12月,我有幸参加了小语“国培”。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俯下身来,利用最多的时间,参加并结束了“国培”学习。回顾短暂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国培”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珍视“国培”。 1、“国培”丰富了我的个人阅历。 我自198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每年都从事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无间断,期期都是在中高段循环,从没一次完整的从低段到中段再到高段的教学经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加过一次省级和国家级专业规范培训。虽说已送走了很多届小学毕业班,但我内心非常惭愧,我对于小学语文教改、课改等了解不甚深刻,甚至对各年段教学目标要求(特别是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上)、各年段衔接、梯度等也是一知半解。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疑惑、问题、缺乏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等,不一而足。我深深地知道,我迫切需要了解 “语文”姓“语”之“义”,悟“语文”名“文”之“道”。在此境况下,受组织选派参加“国培”学习,真像“忽如一夜梨花开”,我久渴的知识心田得到了甘露般的滋润,我开始了完整系统的网上培训学习。 2、珍视“国培”,“囫囵吞枣”又仔细“咀嚼”。 怀抱着机会难得的心态,我如饥似渴般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研修准备”到各模块的视频、拓展阅读等,我都认真阅读、收听,做好笔记。对每一模块讲座,我在收看视频讲座后又及时将讲座转化为文字材料,再对照着视频与文字重新学习,边比对边做笔记;对拓展性阅读材料则通过反复研读,摘记,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提出思考问题;对于讲座和访谈中名师在处理文本(如两岸四地同课异构)、分析学情(霍懋征大师望庐山瀑布例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窦桂梅老师例举)等方面的优秀之处和亮点,则通过反复回放,暂停,记好相关记载,并写下自己的反思或感悟,对于专家推荐或名师专著,则即刻通过网络,寻找下载保荐,以备闲暇之日拜读;同时,利用发帖、及提交作业等形式与同行、班主任交流、探讨,及时完成各模块检测。整个学习,我既“囫囵吞枣”又仔细“咀嚼”,受益匪浅。多年的困惑,一下释然,顿生欣喜若狂之感。 二、“国培”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一课,感谢“国培”。 1、聆听李吉林老师的“教师是终生的学习者”访谈,并拜读了她行者的温暖与快乐和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论述,我被强烈的感动着,感动于她五十年如一日的“早”、“爱”、“宽”、“用”,感动于她的勤奋和执着,更感动于她那对孩子的真诚的“爱”,对教育事业忠诚的“爱”。(李老师的感人事迹和骄人成绩不赘述)反观自己,虽参加继续教育年年考核为优秀,但或多或少有些甘于平淡,工作激情不够,表现出一种职业倦怠。与李老师比起来,我刚好走过她教育生涯的一半,为何就出现如此倦怠?为何就缺乏激情?缺少了思想?细细想来,那就是自己骨子里少了一样东西,就是对教育事业忠诚的爱,对孩子真诚的爱。李老师以她的高深人格给我们诠释了“爱”的内涵。“国培”给我敲响了警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纵观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多了一些对学生的冷漠,少了一分对他们的关爱;多了一些对学生的呵斥,少了一分对自己的反思;多了一些对学生的灌输,少了一分对他们的扶持;多少年了,我的语文教学总习惯于从固定的结论出发,习惯于对固定的结论进行兴致勃勃的阐释,习惯于把学生的思想纳入到固定的结论之中。我太“规范”了,我太“理性”了。最后,我自己“死”在了这个“规范”和“理性”之中,我的学生也“死”在了这个“规范”和“理性”之中。“国培”,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无知、无能和虚度,我感谢“国培”。 三、“国培”启迪着我上好语文,用好“国培”。 1、终身学习观念不动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国培”,我明白了,要上好语文,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行不通的。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行动的转变,自己的教学必然不适应时代要求。参加“国培”之前,一个和我一样同为四川人的在广东打工的朋友向我聊起四川话,以“土、难听、小家子气、该消失”等词形容,对粤语却极尽褒义,嘲笑四川话。我在气愤之余,也在思考:是啊,有时上课,我不是也偶尔用四川话向学生讲解一些他们不易理解的词语吗?莫不我就真的是老古董了?四川话真的就该取消了吗?通过“国培”中专家讲解,我恍然大悟:方言不就是方言区的母语吗?在方言区使用不等于让自己所教学生所掌握一种语言,从而更有利于他的学习吗?取消又从何谈起?我该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准确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通过“国培”,让我摒弃了以前存在的课标研读就是专家、教研员等的事,与已无关的观念,我不能“刻舟求剑”或“邯郸学步”,要像李吉林老师一样,“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不但要弄明白课标是“什么”,还要弄清楚各年段教学目标要求、建议怎么做,我们又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问题。 3、重实践,善总结,乐反思,全面落实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