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保障房范文_第1页
哈尔滨保障房范文_第2页
哈尔滨保障房范文_第3页
哈尔滨保障房范文_第4页
哈尔滨保障房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保障房范文 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1) 1、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具有5 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 2、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必须是当地 _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 3、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 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 平方米以下; 4、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一起共同生活的; 5、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当地房管部门确认他处没有住房的。 有以下情况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一)单身(含离异)申请人未满35周岁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但经 _门认定的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的孤儿除外; (二)离婚不足2年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三)在5年之内有住房转让行为且转让住房的建筑面积超过保障性住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不纳入保障范围。 但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成员中直系亲属因患重大疾病转让住房并提供有关证明的除外; (四)领取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金的被拆迁人,在拆迁补偿中已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政策获得补偿安置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五)挂靠户口所挂靠的地址不存在或不是居住房屋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六)拥有轿车或经营性机动车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七)兴建、购买商业用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八)出资安排子女或就读高收费学校的不得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 (九)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不得申报的情况。 哈尔滨保障房建设已开工6.74万套 开工率77%(2) 28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棚改办召开的新闻会上获悉,今年哈市共有8.7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截至7月25日,哈尔滨市已开工建设6.74万套保障性住房,占目标的77%,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 据了解,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哈市xx年确定的40个惠民行动项目的重中之重,今年哈市确定了49片棚户区改造、铁路环线30米内棚改和二环以内267处边角地零散棚户房改造三项任务;同时承担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8.7万套,占全省目标总量的10.5%。 截至目前,在哈市首批4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已实施房屋征收项目16个,征收面积207.88万平方米、12750户。 铁路沿线棚改中,共涉及30个地段,其中10个与成片棚改项目捆绑改造的地段中,北树二期地段已实施征收,其余陶瓷二期等9个地段计划8月5日启动征收;其它路段征收工作也将陆续启动。 而二环以内267处边角地零散棚户房将与各区内成片棚改项目同步实施捆绑改造。 另悉,截至7月25日,哈市已开工建设6.74万套保障房,主城区目标任务4.65万套,已开工4.1万套;呼兰、阿城区及十县(市)目标4.1万套,已开工2.63套。 保障性住房申请流程(3) 1、申请登记: 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应当由户主(或持证人)向户籍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保障性住房书面申请,填写审批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2、审核公示: (1)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就保障性住房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财产、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公示(公示期限为10日),公示期间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至区房地产管理部门。 (2)区房地产管理部门自收到保障性住房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的住房状况进行核查,并提出审核意见,连同保障性住房申请材料一并报送至区民政局。 (3)区民政局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人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进行核查,并提出审核意见,连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至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4)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审核,对家庭收入、财产、住房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家庭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公示期间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公开登记结果并报区建设局备案。 3、审批执行: (1)街道组织在保障性住房申请人户口所在地、居住地、工作单位初审公示(10日),街道乡镇提初审意见、配售方案(2个工作日)。 (2)区县复审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料、确定配售方案(5个工作日),公示(5日)。 (3)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2个工作日)。 (4)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进行摇号配租配售。 (5)摇中,进行配租保障性住房,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申请人,由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