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公开课)PPT课件_第1页
观书有感(公开课)PPT课件_第2页
观书有感(公开课)PPT课件_第3页
观书有感(公开课)PPT课件_第4页
观书有感(公开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朱熹,朱熹,2,.,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5,半亩方塘一鉴开,,鉴:镜子。,5,.,半亩方塘一鉴开,,6,.,天光云影共徘徊。,徘徊:来回地移动。文中指闪耀浮动,7,.,天光云影共徘徊。,8,.,9,问渠哪得清如许?,渠:它,指方塘。清如许:这样的清澈。哪得:怎么会,9,.,问渠哪得清如许?,10,.,11,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因为。,11,.,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清澈明净。天光和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歌大意,镜子,来回浮动闪耀浮动,12,.,要问那方塘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大意,它,方塘,这样,因为,13,.,想一想,议一议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却没有提到读书?它们有怎样的联系呢?,14,.,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们想要心智开阔,就要(),15,.,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阔。,诗旨:,16,.,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1、“,。”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不同的收获。2、“,。”说明新生事物能冲破一切束缚,是禁锢不了的。,拓展延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7,.,3、“,。”告诉我们:只要登得高,就能望得远,鼓励人们不断地追求进步。4、“,。”说明新事物不可战胜,教我们面对困境应该不屈不挠。,拓展延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8,.,包含事物哲理的佳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19,.,作业:我国古代还有许多明理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要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后悔。这正是:,。有一题我做了很久都做不出,后来我换了一种方法,结果做出来了,这正是:,。,20,.,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1,.,课后作业收集一些有关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