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痹症ppt课件_第1页
中医痹症ppt课件_第2页
中医痹症ppt课件_第3页
中医痹症ppt课件_第4页
中医痹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痹症,赵小玲,.,2,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定义,.,3,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我们主要讨论肢体的痹症,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定义,.,4,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骨刺增生等多种症状。,.,5,病因病机,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由于劳逸不当或体质禀赋差,阳气不足则易为风寒湿邪侵袭而表现为风寒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或寒郁化热则表现为风湿热痹。病机主要是肢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留伤正则虚实相兼,.,6,辨证分型,行痹(风痹)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痛痹(寒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7,辨证分型,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8,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治则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痹、湿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9,治疗方法:,刺络拔罐法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10,治疗方法:,穴位注射法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11,治疗方法:,电针法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12,按语,1.针灸治疗痹证有较好效果,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2本证还须与骨结核、骨肿瘤鉴别,以免延误病机。3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风冷侵袭。,.,13,护理,1、居室朝阳、干燥、避免久居潮湿之地。2、切勿汗出当风,或淋雨,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复发。3、注意姿势。日常坐、立、行、卧要使病人各关节处于功能位。最好睡硬板床,枕头不要太高,可使脊柱保持在一直线上,对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站立时应尽量抬头、挺胸,做时尽量伸展腰脊四肢。,.,14,4、注意保暖,尤其是风寒湿痹病人应特别注意在疼痛关节处加用护套。5、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加强皮肤护理,按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6、对顽痹患者要以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