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考试焦虑_第1页
开题报告-考试焦虑_第2页
开题报告-考试焦虑_第3页
开题报告-考试焦虑_第4页
开题报告-考试焦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孝 感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小学生考试焦虑现象与辅导研究 院 系 教育与心理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学生姓名 张玉梅 学 号 指导教师 陈幺元 职 称 副 教 授 2011 年 6 月 18 日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在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教育也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下一代和希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开始受到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考试焦虑现象也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焦虑的现象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小学生考试焦虑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研究是通过实地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能深入的了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多种原因和症结所在,有利于对症下药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考试,并针对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研究的意义:此次研究是从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这一因素出发,旨在研究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现状特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方面,从而为辅导学生考试焦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地的调查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的实际情况,使调查的结果更加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学者对焦虑的研究现状最早的焦虑观是由早期思辨时期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它是与人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焦虑”是个人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是一种普遍的认识,后来也有很多学者对其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是人内部矛盾的加剧,人就会产生心理焦虑,后来他进行了完善,从能量系统的观念提人有三种焦虑即现实焦虑(又为特征性焦虑、状态性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霍妮在弗洛伊德焦虑及其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产生的基本焦虑是由于儿童早期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所造成的。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焦虑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班杜拉认为焦虑是人的机能的偏差造成的,与自我效能有关,当个人感到自我无效能的时候,潜在的厌恶性刺激会让人感到焦虑。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多拉德和米勒提出焦虑也可以通过行为学习的方式获得。华生站在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立场上用刺激反应理论解释焦虑,焦虑只是情绪的一种,焦虑是对先前刺激的反应,通过对结果的强化得以维持。斯金纳却认为焦虑的产生是人基本的厌恶性条件在起作用,人在不可能回避厌恶性刺激的情境中产生了焦虑等等。这些理论都不断丰富着关于焦虑理论的发展。2关于考试焦虑的国内外研究(1)国外学者对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1914年费林研究是最早对考试焦虑问题的研究。费林等人以一群医学院的学生为被试,测定他们期末考试前后尿中的糖分。结果发现在测验焦虑的考试之后,发现被试尿中的糖分增加了。这个研究充分的说明了考试对学生的生理是有一定影响的。另一个学者Cannon在1929年他的著作中的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测试结果。乔治曼德勒和塞摩沙拉松制作并修改了测试考试焦虑的问卷。后来又出现大量测试焦虑的问卷和量表,20世纪30年代布朗的“测验焦虑问卷”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测验大学生期末考试前的情绪、心情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关系。据他的报告,考试前担心、兴奋、心情不好的学生。比考试前表现平静的学生考试成绩要差。斯皮尔伯格和威格用交互作用的模型说明面临考试情境时,焦虑过程中各种因素包括担忧、情绪性、认知干扰、应对反应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进而影响考试的最终成绩。这项研究比布朗芬不伦纳关于焦虑的研究更进了一步。这些国外的研究比较的侧重于对考试焦虑的测量和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对后续的研究有不少的指向作用。(2)国内学者对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心理学的研究起步的较晚,而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也是近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考试焦虑是在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并慢慢的成为国内学者和专家的一个重点研究的方面。叶仁敏等人于1989年对考试焦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考试焦虑与成就动机、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王才康采用改编的考试焦虑的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且进行了效度的检验。赵后锋和李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97名中小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的调查分析。郑雪,华南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他出过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关于中小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里面就有关于考试焦虑问题的阐述。刘慧君等人研究成就目标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时,发现高考焦虑的考生的高考总分、英语成绩与考前的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成绩目标与高考焦虑相关较小。田宝等对考生焦虑是否有中介变量影响到考试成绩的研究时发现考试焦虑与考试效能是负相关,考试效能感对考试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考试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中介变量。毕重增认为考试焦虑会是学生出现认知阻碍,社会贬抑等 考试焦虑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张智君对大学生考试应急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最明显,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研究考试焦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大学生考试应急的调查中,张智君发现考试焦虑对睡眠、消化功能、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张海仲侧重研究不同气质类型在考试焦虑上的显著差异,任务多血质的考试焦虑最低,抑郁质的考试焦虑最高。方玉荣的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如特质性焦虑的人多渴求完美、内向、较重视他人评价。王亚南对高三学生高考压力与人格关系的中抽样调查中发现高考压力与人格因素明显相关,其中尤其是情绪稳定性。王玲、刘学兰在心理咨询中认为年幼时神经兴奋强,易收环境影响,考试焦虑普遍较高,青春期持续较高,到青年期下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在性别方面的研究,刘广珠发现女生的挫折感较强,特质焦虑高,黄高贵等人的研究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女生对于考试焦虑的反应更强烈。李秀调查考试焦虑时以医科大学的学生为被试,也发现女生在担心他人评价和生理反应上强于男生总之,国内有很多像这方面的研究,都是侧重集中的分析成因,基本上都是内因是相一致的,外因的不一致还在继续的研究之中。研究也比较侧重高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这块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小学作为学生的起步阶段更应该在理论方面多研究小学生的考试焦虑,为小学的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开展一项以小学生考试焦虑为主的分析调查。调查主要想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高年级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2.针对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在辅导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因素与环节,分析其成因,更好的辅导小学生,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一)研究步骤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论文的开题报告2、选用问卷及施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3、回收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4、撰写调查、研究论文5、撰写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二)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2、运用实地观察法收集、掌握第一手经验材料;3、运用问卷法获取和了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情况;4、回收问卷,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三)研究进度安排1、2011年5月2011年9月,查找资料,编写调查问卷。2、2011年9月2011年11月,正式施测,整理数据,分析结果。3、2012年2月,写出论文初稿。4、2012年3月,修订,完稿。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世平.766名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6):51-53.(2)汪东兴,许守有.中小学考试过度焦虑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9(1):36-38(3)叶青.浅谈考前焦虑的应对J.西江教育论从,2007,1(4):43-45(4)汪小琴.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成因分析及辅导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2(5):54-58(5)腰秀平,姚雪梅. 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47-50(6)向跃进,薛平生.”中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67):32-34(7) 赵后锋,李茜. 1 297名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1079-1081(8)王剑华,付艳芬,史利民,张本斯,杨波,王国全. 白族地区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1)(9) 邢利芳,黄辛隐,黄会欣.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8)(10)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7(2):340-343(11)李焰,郑晓明. 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建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6-768(12)郑雪,中学生心理手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94-98(13)高艳玲,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应付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14)邢利芳,黄辛隐,黄会欣. 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09-511(15)郑雪,王玲,宇斌.人格心理学M.广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