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性别特质范文_第1页
教育与性别特质范文_第2页
教育与性别特质范文_第3页
教育与性别特质范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与性别特质范文 香港在70年代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中学阶段的女生入学率很快就赶上了男生。政府统计数字显示,1981学年,1216岁的男女就学的百分比已经相差无几(508比514),而到了1986学年,在该年龄组别中,女生就学率(634)已稍高于男生了(602) 至于在成绩方面,90年代可谓见证了女生迎头赶上的历史。在七八十年代,会考成绩5科E级或以上的男生比率一直比女生高,但自从90年代开始,女生不仅赶上了男生,而且超过的越来越多。 女生整体参与率及学业成绩的确是增长了,不过,性别 _,不仅仅是参与率,而是更深入地左右着学科的选择。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男女生在选择文理科之间的偏好。究竟香港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多年来是否有改变? 中文、英文都属会考生必修科,故此两性参与率相差不大:女生自80年代起占一半左右。但将文科社会科及理科的参与率作比较,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性别偏向:以1999年为例,选择文科社会科的女生占全部考生差不多六成,而选择理科的女生则只占四成左右。至于在应用学科中,这个偏向就更加明显了,其中电子与电学、设计与工艺、金工及膳宿服务几乎为某一个性别所独占,反映出有关行业就业或聘用的性别分隔状况。 性别特质与知识俱为社会产物 比较历年各科女生的参与率,我们发现,在理科方向,除生物科外,女生的参与率都从较低的水平上升至四成左右。(生物科的情况较特别,这是因为它一向为文抖生修读的唯一理科学科,但自从80年代加入“人体生物”,后,就取代了原来的生物科,成为不少文科生所修的理科学科。)对整体的自然科学学科来说,女生的参与率确有上升现象,但仍低于男生。 在较多女生参与理科考试的同时,参与文科考试的女生比例却仍然有所增加,而整个80年代尤其如此。至90年代,女生参与文科考试的比率稍微回落,但仍然比70年代为高。这个情况说明理科仍然不受女生欢迎,而女生在理科方面的参与率增加,主要原因似乎是参加高考的女生总数增加,故此有较多女生可以作出这个选择,而并非男女生对文理科的选择较前平均。 男女生在文理之间选科的偏向显示了什么?比较简单的说法,是男性擅于抽象的数理思维,女性长于语文运用,而这个差别是天生的。不过,“天生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的特质往往取决于其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性别固然有其生理基础的差异,但两性的行为和心理特质,却是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建构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见到不同社会文化乃至历史阶段之间,会有着不同的性别特质。进一步说,两性特质是社会文化产物,会随空间及时间转移而改变,知识乃至学科的特质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旦脱离了天生命定论的束缚,我们就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可以问一些更深入而有趣的问题。多年来,不少研究者在问,数理学科的教学,究竟为什么对女生的吸引力不足?男生又为什么不擅长、不投入与语文有关的科目? 教学活动受着众多的因素影响 北欧有一位研究小学及初中科学课的学者,发现男生有“垄断”教室教具乃至教师注意力的情况。这些教具,在男生眼中是有趣的玩具,老师就以为男生对这些学科有更大的兴趣,也因此多花时间在男生身上。在具体的访问之下,研究者又发现,女生视男生的这些举动为幼稚的表现,反而希望多了解实验、示范所带出的更高层次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所以她们的求知欲也得不到满足。 以上的研究所得,恰好与一般的想法相反。一般人的理解,是从女生对数理科目成绩较差这个现象推算,认为她们不擅长于抽象思维。究竟真相是怎样的?近年有研究者通过长期观察与深入访问,发现不少大学女生要求学习活动能“回馈”现实生活。换言之,她们一切从书本或上课所得到的知识,要联系到实际的个人或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满足于脱离现实的运算或假设。这种要求,也许源于女孩子的成长经历,即她们不间断地与人建立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构建自我。与此相反,男孩子要从小自我发展,就必须与其女性照顾者划清界限,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