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在自由与限制之间 作者: k12网友 谈永康 - xingtan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或根本目标。然而把这个“促进人的发展”往深里想,就面临着问题:一方面是依据个人愿望、能力、天赋等尽情个性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编写等)依据需要的人的标准来塑造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学生在这种教育中不太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完全根据自己的禀赋由发展。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自由,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限制,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发展的两难问题。对很多学生来说,这不大会成为问题:学校让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怎样要求,我就怎样做。所谓的自由发展,不过是个人在学习后所剩的时间碎料里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这也就是现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多数。但对少数人来说,这种矛盾会发展、强化甚至尖锐起来,典型的例子有韩寒。韩寒在1999年萌芽杂志和全国七所著名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成绩显赫:所送作品书店求医杯中窥人均获好评,杯中窥人还获一等奖。此后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零下一度。 _一个文学天才,7门学科高挂红灯,连语文成绩也是刚及格。这种冲突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全面平庸”“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韩寒最终选择了休学的方式尽自己的个性来发展。对此,有人相信韩寒有这个能力,也有人表示担忧,理由是少年作家85%的人都在成年后“泯然众人矣”。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续集)里面坦言,“有一个问题总是不断地引起我深深的思考:50年来,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培养出特别出类拔萃的世界级大师,没有培养出顶尖人才与巨人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责任也不全在教育。但教育难辞其咎。这同我们同步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策略有关,更同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只讲全面发展而不讲个性发展,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门门满分才是好学生;只强调培养普通者,而从不敢提英才教育,似乎一提英才教育,就违背了教育平等地原则”是的,我们无法不负担责任。就学校而言,不仅要为考试升学负责,为国家、地方和学校负责,但也为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我们不能选择适合那种应试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尽量创造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要给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发现自己以及发展自己的机会。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没有尽到这个责任,或者说这个责任没有尽到位。今年教育参考转载了一篇文章,说现在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牛顿等其他许多天才都花费他们的部分或全部时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几乎意识不到身边真实世界的存在。但是当今通过电视杂志书籍网络等传播的信息过多,人们面对如此之多的干扰,还能保持这样的注意力吗? 不但成人如此,今天的学生面对如此严密的课程,应对如此紧密的考试,又怎一个“累”字了得!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的确有许多课程许多学校传授的知识已经老化了,太专业化了,以至学生成人后都会“还给老师”。限制应该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这个界限说说很容易,关键还是课程设置和教材。现在课程改革有一句口号,叫“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这好像注定只能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因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国家课程要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公民,开发地方课程则可以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学校课程则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育的优势。显然,它们都缺乏对学生“这一个”的深切关注。学生各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和成长路径,理应拥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课程。但目前连喊滥了的“学生主体”“个性发展”都显得空泛务虚,更不要说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了。也就是说,真正由学生参与设计、从学生的经验及其差异来构建课程,在现在只是罗曼蒂克而已。教材差不多,课也一样上,什么时候给每个孩子自己的课程,又给怎样的课程呢?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应该放弃努力。不一定个个学生都度身定制,但根据学生特点对课程作些微调和有所补充则是可能的。以前兴趣特长的培养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的一种良好的选择。问题是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宽泛一点,而且不能仅仅局限在特长生身上。 面对限制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一线老师完全有可能给学生更大的发展自由。我始终觉得,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由于知识相对容易把握和评价,其他如兴趣、情感难以操作和评价,因此我们很容易把课程与教材上的知识当成教学的硬任务,而情感、价值观等人的发展则可有可无。为此所“限制”所困囿的教育,除了获得高分外别无价值。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积累知识,更在于与人类已有精神财富对话与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世界以及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如果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创造地学习-这种自由发展境界的,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追求知识的“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了!围绕知识层层设问,把教学搞得繁琐;把知识当成所谓的权威,只要学生例证或运用,不准质疑或补充-诸如此类的教育,是为知识的教育为课本的教育,这也是目中无人的因而必然枯燥必定失败的教育。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作文教学总是喜欢先把知识(如审题、中心)讲一遍,然后让学生写,就要围绕落实这个知识点,弄得学生不知所措味同嚼蜡。事实上我们成人每次作文也并非都要中心突出,与其给学生一个框(有时候是一个金箍棒),不如让多数学生先动笔,先自由写作,少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一些引导点拨。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限制与自由的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在一个“死”的知识框架里尽量多的自由发展。所以,解决教育的限制与自由得问题,关键有几个:一是教师更新观念,真正以人为本;二是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有科学的的管理理念,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 教育要在限制与自由之间做好文章,的确不易。中国科技馆在去年由专家组织编写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中央教科所蒋国华先生这样总结:“他们的获奖科学发现既不是预定的,也不是组织安排的,而大多是个人兴趣、好奇心所致,是很个人化的东西。”(见科技创新呼唤教育创新,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参选作品委托创作合同
- 2025汽车买卖合同模板版
- 燃料购置合同
- 一、电磁波的发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人教版2004
- 电工PLC通信协议选择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异位妊娠处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小儿佝偻病防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神经病学定位诊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纳米医学应用前景考试题目及答案
- 校园体育赛事三人篮球比赛组织策划与运营管理研究
- 贷款中介代办协议书
- 认知铁路中间站和区段站铁道概论37课件
- 骨牵引护理课件
- 智能垃圾分类与回收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九年级培优班家长会课件
- 筋膜刀培训课件
- QGDW11337-2023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水质仪表维护培训课件
- 网络静态与动态路由比较试题及答案
- 股骨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 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分析与干预-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