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文学常识(表一),作品,作品介绍,作者,作者介绍,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郭茂倩,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口技,选自资治通鉴,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朝,.,文言文文学常识(表二),作品,作品介绍,作者,作者介绍,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刘安,西汉人,(地理知识),.,通假字,5课,满坐寂然:坐通“座”,止有剩骨:止通“只”,仅,只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呢”。,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15课,20课,30课,10课,.,成语,夸父逐日,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扑朔迷离,15课,25课,10课,.,重点字词,世隶耕未尝识书具父异焉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曰:“泯然众人矣。”贤于材人远矣,属于曾经对此(感到)诧异;异,把当作奇异聚、团结从此立刻完成文采和道理渐渐把当作宾客对待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把当作图利的手段通“攀”,牵,引拜访相当完全消失的样子,胜过、超过,伤仲永,.,重点字词,惟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只买早晨战争过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记功有余外城通“贴”,粘动弹眯着眼怎么,.,重点字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2.会宾客大宴()3.施八尺屏障()4.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5.众宾团坐()6.少顷()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下:)8.满坐寂然(“坐”)(寂:)9.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欠:)(伸:)10.其夫呓语()11.既而儿醒()12.妇抚儿乳()13.儿含乳啼()14.妇拍而呜之()15.絮絮不止()16.当是时()17.大儿初醒声()18.夫叱大儿声()19.众妙毕备()20.以为妙绝(以为:)(绝:)21.未几,夫齁声起()(),口技,擅长适逢,正赶上设置,安放罢了聚集,集合一会儿只拍同“座”静睡醒打呵欠伸懒腰说梦话不久喂奶乳头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连续不断地说话在这时候刚大声呵斥全,都认为极点没多久打呼噜,.,重点字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哪里研究儒家经典语气词,可语译为“呢”粗略地阅读了解指历史于是,就等到不再是重新认清事物,.,重点字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2.会宾客大宴()3.施八尺屏障()4.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5.众宾团坐()6.少顷()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下:)8.满坐寂然(“坐”)(寂:)9.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欠:)(伸:)10.其夫呓语()11.既而儿醒()12.妇抚儿乳()13.儿含乳啼()14.妇拍而呜之()15.絮絮不止()16.当是时()17.大儿初醒声()18.夫叱大儿声()19.众妙毕备()20.以为妙绝(以为:)(绝:)21.未几,夫齁声起()(),口技,擅长适逢,正赶上设置,安放罢了聚集,集合一会儿只拍同“座”静睡醒打呵欠伸懒腰说梦话不久喂奶乳头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连续不断地说话在这时候刚大声呵斥全,都认为极点没多久打呼噜,.,重点字词,2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23.宾客意少舒(少:)(舒:)24.稍稍正坐()25.忽一人大呼“火起”(忽:)(起:)26.俄而百千人大呼()2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崩倒:)28.曳屋许许声(曳:)(许许:)29.虽人有百手()30.不能指其一端(其:)(一端:)31.不能名其一处也()3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是:)(席:)33.奋袖出臂(奋:)(出:)34.两股战战(股:)(战战:)35.几欲先走(几:)(走:)36.群响毕绝()37.撤屏视之(),口技,隐约听到稍微伸展、松弛渐渐忽然发生一会儿夹杂倒塌拉拟声词即使其中一种说出在这时候座位张开,展开露出大腿哆嗦的样子几乎逃跑消失代里面的情况,.,重点字词,与日逐走:入日:饮于河、渭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竞跑,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黄河和渭水;大湖。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山山北。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代词,此指代夸父;桃林。,碰,撞。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积水归向,这里指流向。,.,重点字词,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尽:)(止:)2.缀行甚远()3.屠惧,投以骨()4.复投之()5.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6.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至:)7.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之:)(并:)(驱:)(故:)8.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窘:)(恐:)(其:)(敌:)9.顾野有麦场()10.苫蔽成丘()11.场主积薪其中(薪:)(其:指代)1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乃:)(倚:)(弛:)1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前:)(眈眈:)(相:指)(向:)14.少时,一狼径去(径:)(去:)15.其一犬坐于前(其:)(犬:),狼,没有同“只”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把再,又跟随表转折,可是到可是助词,不译一起追赶原来困窘担心狼的攻击转头看,看见盖上柴草麦场于是靠上前注视的样子动作偏指一方朝着径直离开其中像狗一样,卸,.,重点字词,1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瞑:)(意:)(暇:)1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暴:)(以:)18.又数刀毙之()19.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0.一狼洞其中(洞:)(其:)2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隧:)(以:)22.身已半入,止露尻尾()2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自:)(断:)(亦:)24.乃悟前狼假寐(乃:)(悟:)(寐:)25.盖以诱敌(盖:)(以:)2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而:)(顷刻:)2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变诈:)(几何:)28.止增笑耳(),狼,助词,不译闭眼神情空闲,悠闲,突然用,杀死正,打洞指代柴草堆,意图,打算钻洞表目的,用来,屁股和尾巴,从砍断也,才明白睡觉,原来用来,狡猾可是,一会儿,的作假,欺骗多少笑料,文言文重点字词,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于舅家见之:于厅事之东北角:妇拍而呜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之,的,他,指小儿,代词,指书写工具,代词,他,指仲永,代词,他,指仲永,助词,调整音节,不译,助词,的,助词,不译,文言文重点字词,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久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代词,它,指狼,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其受之天也:其夫呓语:不能指其一端:,其,代词,自己的,其中,代词,他的仲永,代词,它,诗,代词,他仲永,代词,仲永诗,她的,文言文重点字词,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一狼洞其中: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其,代词,它们,指狼,代词,它们,指狼,代词,指柴草堆,代词,麦场,代词,柴草,代词,其中的,代词,他,指屠户,文言文重点字词,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受于人者不至:于厅事之东北角:饮于河、渭:其一犬坐于前,于,到,介词,在,介词,比,介词,从,介词,在,介词,到,介词,在,介词,文言文重点字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介词,用,介词,用,认为,把,文言文重点字词,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以,介词,用,介词,把,连词,用来,连词,来,文言文重点字词,不可不学:皆有可观者:,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可,当,就,正在,应当,从事,完成,可以,能够,值得,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止,“止”通“只”,停止,文言文重点字词,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众妙必备:以为妙绝:,以为妙绝:群响必绝:,指,妙,绝,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坐,通“座”,座位名词,坐动词,妙处名词,好,奇妙形容词,极副词,灭,消失动词,手指名词,指出动词,文言文重点字词,忽一人大呼“火起”:呼呼风声:,又一大儿醒:一时齐发:,夫齁声起:夫起大呼:,呼,一,起,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乳,呼叫动词,拟声词,喂奶动词,奶头名词,一个数词,相同形容词,起来动词,响起动词,文言文重点字词,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去人近:一狼径去:,敌,意,去,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前,胁迫、攻击,名作动,敌方、对方,名词,前面,上前,名作动词,距离,离开,神情、态度,想、打算,主旨,文言文重点字词,市,自,将,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闻,自己,从,动词,听说,名词,名声,机,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帖,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动词,买,名词,集市,名词,统帅军队的人,扶持,机器,重要事务,通“贴”,粘,文书,告示,.,词性活用,伤仲永:父异之:邑人奇之:宾客其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策勋十二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以.为异,形容词作动词,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以为利,名词作动词。,每天,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登记。,动词作名词,战马。,.,词性活用,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其一犬坐于前:乃悟前狼假寐:恐前后受其敌:,打洞名词活用作动词,钻洞名词活用作动词,像狗一样名词活用作动词状语,假装睡觉名词活用作动词,攻击名词作动词,.,词性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不能名其一处也:妇抚儿乳:会宾客大宴:妇手拍儿声:无不伸颈,侧目:不能指其一端:抚尺一下:,擅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出名词活用作动词,喂奶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手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看名词活用作动词,指出名词作动词,落、拍方位名词作动词,.,古今异义,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今:抚养自己的非生身父母,古:赡养父母,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文科、理科/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古:文采和道理,或以钱币乞之,今:或者,古:有的人,不定指代词,.,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军书十二卷:从此替爷征: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出郭相扶将:双兔傍地走:,古义:门今义:窗户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古义:父亲今义:爷爷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古义:跑今义:行走,.,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博士(古)当时专指负责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名;,但(古)只只是(今)转折连词“但是”,见(古)了解(今)看见,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会宾客大宴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当是时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义今义,适逢,正赶上聚合,合在一起,只转折连词,但是,这判断动词,隐隐约约微笑、细微等,稍微数量小,渐渐地稍微,其中夹杂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即使假设连词虽然条件连词,在这个(时候)承接连词,大腿量词,事物的一部分,跑行走,.,古今异义,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古义:离开今古义:离开义: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止增笑耳古义:句尾,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内容理解伤仲永,.,伤仲永,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成才的关键因素。,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题解,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简述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思路结构,(根本原因:不使学),第二部分:(3),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思路结构,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写出了仲永的天资聪明,与后文形成对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更能突出伤这一主题。,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体现了仲永的天资非凡,名声在外。,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泯然众人矣。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人成材的关系。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仲永的前途,这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是让人鄙弃的。,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内容理解木兰诗,.,木兰诗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她的传奇故事。以时间为序,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奔赴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_的形象。,.,奇女子、普通人巾帼英雄、平民少女矫健的勇士、娇美的女儿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热爱亲人不慕功名坚毅勇敢忠孝两全热爱家乡热爱和平,.,人物形象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淳朴、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本文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对偶:互文:顶真:比喻:排比:夸张:复沓:,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第2、第3、第4、第6段,即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这是因为作者紧扣住“木兰是女郎”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详略的。凡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更好的表现主题的,则铺写不厌其烦,反之则惜墨如金。如对历时十年的战斗生涯(第4段),仅有“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还有出征前的准备(第3段开头四句)也写得比较简略,详略搭配得当,正是为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务的,为全诗主题服务的,也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征。,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孙权:1、“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不悦、责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孙权),(鲁肃),(吕蒙),孙权吕蒙鲁肃,学,(劝)(就)(赞),“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提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提问:“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思考: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思考(5)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讨论:“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思考、讨论: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相当于“啊”,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思考、讨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体验反思,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A.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成才。,B.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C.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D.,.,内容理解口技,.,口技作者林嗣环。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写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写一家人由醒复睡,接着写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再从宾客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烘托,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文章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文围绕“善”字来写。2、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善,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三个场景),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简单的道具,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结合课后练习一,填充下列表格。,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夫叱(一时齐发),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以响衬静),大呼齐哭百千大呼齐哭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无所不有),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众妙毕备,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逐步变小,突然变大由少而多由少而杂,意少舒稍稍正坐,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第一段列数口技人的道具:列数口技人的道具,四个“一”字,暗示道具简单,衬托了表演者的高超技术。第五段呼应开头,再次列数道具:突出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再次突出表演者口技之“善”。,赏析参考,“善”字统领全文,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第二段末描写听众的神态,是对口技表演的侧面烘托。“伸颈”“侧目”,是写宾客听得入了神,唯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这些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把口技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突出口技者表演之“善”。,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第四段末描写宾客反应: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如临火灾现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者所营造的生活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持,第三段末描写听众反应,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变化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的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持。,赏析参考,提高题:课文中是从哪些地方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1、“遥闻深巷中犬吠。”,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而这犬吠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以这些声音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这两句都是以动写静,静更静。,.,内容理解夸父逐日,.,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后来,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你怎么看待夸父的“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褒义,明知做不到还要去做,比喻自不量力。,.,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个人物?,思考回答问题,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神话人物。,2学习本文你在什么人生启示吗?,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内容理解共工怒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发布与市场营销策划一体化模板
- 在线儿童思维培训合同
- 国学经典450字14篇
- 公司会议组织方案表格模板(会议室使用场景)
- 商铺租赁合同版本对比
- 司法鉴定中心资产评估鉴定人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 农村宅基地及房屋转让协议
- 农民农产品购销与质量控制协议
- 高二文言文学习-词汇与语法的深化
- 马鞍山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红十字急救包扎技术培训课件
- 中医辨证施护课件
- 狂犬处置门诊管理制度
- T/CAQI 18-2016婴幼儿室内空气质量分级
- 纳米复合高分子膜材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能效管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禁毒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值长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既有办公建筑体检评价标准
-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课件
- 义警队伍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