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对联通gsmKPI定义公式说明_第1页
华为对联通gsmKPI定义公式说明_第2页
华为对联通gsmKPI定义公式说明_第3页
华为对联通gsmKPI定义公式说明_第4页
华为对联通gsmKPI定义公式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华为-4.04a)(4.0.4)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二 六年二月目 录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 统计体系12)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由原定义触发点:统计 MSC向MC发送的dilivery_report消息。7改动时间:2005年9月13日71)11.12 TCH掉话次数由7原触发点:统计ASSIGN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UEST消息。72)1114 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7报表1 (配置信息报表)121.1交换机数量131.2交换机容量131.3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31.4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31.5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新131.6VLR容量131.7HLR容量131.8BSC数量141.9基站数量141.10小区数量141.11单载频小区数量141.12双载频小区数量141.13三载频小区数量141.14四载频小区数量151.15微蜂窝数量151.16直放站数量151.17业务信道配置数量151.18信令信道配置数量151.19载频数量161.20无线容量161.21HLR数量161.22900M基站数量161.231800M基站数量161.24900M载频数量161.251800M载频数量161.26网上发展用户数16报表2 (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82.1交换机BHCA负荷比182.2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182.3VLR利用率182.4HLR利用率182.5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182.6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182.7HLR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192.8HLR用户每户话务量192.9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192.10主叫比例192.11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192.12HLR利用率(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192.13每户BHCA值(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202.14每户话音BHCA值(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202.15每户话务量(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202.16开机率(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20报表3 (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213.1业务信道负载率213.2业务信道可用率213.3信令信道可用率213.4业务信道拥塞率213.5信令信道拥塞率213.6业务信道每线话务量213.7超忙小区比例223.8忙小区比例新223.9超闲小区比例223.10严重溢出小区比例223.11溢出小区比例22报表4 (系统性能指标)234.1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234.2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234.3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234.4交换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234.5无线系统接通率234.6局间系统接通率244.7局间话音接通率244.8随机接入成功率244.9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244.10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244.11寻呼成功率24报表5 (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255.1话音接通率255.2来话接通率255.3用户早释比例255.4振铃早释比例255.5被叫用户忙比例255.6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265.7被叫用户拒接比例265.8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265.9被叫用户关机比例265.10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比例26报表6 (与接续无关的指标)276.1位置更新成功率276.2被叫路由查询成功率276.3切换成功率276.4MSC间切换成功率276.5TCH掉话率276.6话务掉话比276.7坏小区比例276.8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率286.9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率286.10SDCCH掉话率28报表7 (交换负荷数据表)297.1交换机BHCA值297.2交换机话音BHCA值297.3VLR登记用户数297.4VLR开机用户数297.5HLR生成用户数297.6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297.7A接口话务量307.8主处理器平均负荷30报表8 (交换性能数据表)318.1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改318.2发送IAI次数新318.3接收IAI次数新318.4发送ANC次数新318.5接收ANC次数新318.6入局接通次数新328.7出局接通次数新328.8话音接通次数328.9来话试呼次数328.10位置更新请求次数338.11位置更新成功次数338.12被叫路由查询次数新338.13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新338.14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348.15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总次数34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348.17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请求总次数348.18呼叫继续消息(CALL PROCEEDING)次数改348.19呼叫确认消息次数(CALL CONFIRM)改358.20MSC间切换请求次数358.21MSC间切换成功次数35报表9 (用户行为数据表)369.1用户早释次数新369.2振铃早释次数新369.3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新369.4被叫用户拒接次数新369.5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新369.6被叫用户忙次数新379.7被叫用户关机次数新379.8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新37报表10 (无线负荷数据表)3710.1业务信道总话务量3710.2半速率业务信道总话务量3710.3业务信道可用数3810.4信令信道可用数3810.5业务信道拥塞次数3810.6信令信道拥塞次数3910.7超忙小区数量3910.8忙小区数量新4010.9超闲小区数量4010.10严重溢出小区数量4010.11溢出小区数量4110.12SDCCH总话务量41报表11 (无线性能数据表)4211.1随机接入请求次数4211.2随机接入成功次数4211.3寻呼请求次数4211.4语音寻呼请求次数4211.5寻呼响应次数4311.6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4311.7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4311.8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4411.9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4411.10切换请求次数4411.11切换成功次数4511.12TCH掉话次数4511.13SDCCH掉话次数新4611.14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4611.15坏小区数量4611.16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含切换)47报表12 (网间数据统计表)4812.1电路总数4812.2可用电路总数4812.3电路可用率4812.4话务量4812.5每线话务量4812.6来话占用总次数4812.7来话接通总次数4912.8来话接通率4912.9电路总数4912.10可用电路总数4912.11电路可用率4912.12话务量4912.13每线话务量4912.14去话试呼总次数4912.15去话占用总次数5012.16去话接通总次数5012.17去话接通率5012.18去话溢出率5012.19来去话可用电路总数5012.20来去话总话务量5012.21来去话合计每线话务量50版本改动记录:1 V4.0.1与V4.0.0版本改动部分有:1)814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由原定义触发点:统计 MSC收到MC发来的dilivery_report消息。改为,触发点:统计MSC向MS发送“SHORT MESSAGE 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统计点为MSC2)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由原定义触发点:统计 MSC向MC发送的dilivery_report消息。改为,触发点:统计MSC从MS收到“SHORT MESSAGE 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统计点为MSC改动时间:2005年9月13日2 V4.0. 2与V4.0.1版本改动部分有:1)11.12 TCH掉话次数由原触发点:统计ASSIGN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UEST消息。改为:触发点:统计ASSIGN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以及HANDOVER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UEST消息。2)1114 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原触发点:统计在切换过程中,BSC发出CLEAR REQUEST 后,收到HANDOVER FAILURE的次数。改为:统计在切换过程中,统计BSC A发出HANDOVER REQU 消息之后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掉话的次数。即统计发出CLEAR REQUEST消息的次数。修改时间:2005年10月11日3 V4.0. 3与V4.0.2版本改动部分有:1)29 平均每次呼叫的占用时长原计算公式为:7.7*3600/11.5 现改为:7.7*3600/11.82) 12.16 去话接通次数原定义为: 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或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现改为: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 (ANM)”消息。3)26、27、28、36 、6.6的计算公式去掉多于的1004)31 业务信道负载率:原计算公式:10.1/1.20*(1+10.2/10.1)现改为:10.1/(1.20*(1+10.2/10.1)5)46局间系统接通率原定义:(出局接通次数+入局接通次数)/(来话试呼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2+8.9)*100%改为:定义:(出局接通次数+入局接通次数)/(接收的IAI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2+8.3)*100%6) 813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原定义; 收到被叫HLR发来的含有”MSRN”参数值的”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确认消息.现改为:收到被叫HLR发来的含有”MSRN”、前转号码以及签约信息参数值的”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确认消息。7)10.10严重溢出小区数量原定义: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3%的小区。现改为: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5%的小区。8)10.10严重溢出小区数量原定义: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1%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1%且小于3的小区。现改为: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且小于5的小区。9)82 发送的IAI次数原定义: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发给炫铃平台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改为: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直接触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10)增加附件联通移动网无线容量计算方法4 V4.0.4修改内容1)127 来话接通总次数:原定义:指定方向上发出的ANC或带有计费信息的ANM消息现改为;指定方向上发出的ANC/ANN或ANM消息2)126 来话占用总次数:原定义: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或ANN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 / (ANM)”消息。现改为: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或ANN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N/ (ANM)”消息。3)11.15 坏小区数量:原定义:定义:每信道话务量在0.1erl至0.6erl之间的话务量且TCH掉话次数大于3次,其小区含切换掉话率(TCH掉话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100%)超过3%的小区数量。现改为:每信道话务量在0.1erl至0.6erl之间的话务量且TCH掉话次数大于3次,其小区含切换掉话率(TCH掉话次数(G11.2)/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G11.7)*100%)超过3%的小区数量。4)表1增加指标:G1.21G1.26,HLR个数、900/1800基站数量和载频数量、网上发展用户数。5)表2增加指标G2.12G1.16,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HLR利用率、每户话务量、每户BHCA、每户话音BHCA、开机率5个指标。6)增加6.10 SDCCH掉话率7)4.3 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原定义: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被叫用户忙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路由查询次数-路由查询成功次数)计算公式为:(8.2+11.4+9.6)/(11.9*2.10+8.3-(8.12-8.13)现改为: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路由查询次数-路由查询成功次数)计算公式为:(8.2+11.4)/(11.9*2.10+8.3-(8.12-8.13)修改时间:06年2月7日,修改人:刘桂玲华为修订纪录:(1) 针对联通G1.21G1.26指标体系,进行应答。(2) 11.2随机接入成功次数原有应答:小区性能测量随机接入性能测量立即指配成功次数= 2186、修改后应答:小区性能测量随机接入性能测量立即指配下发次数= 2198修改原因:原有应答不够准确,针对原有应答进行了修正。修改时间:2006.2.23 星期四修改人: 孙红星 联系电话:021-华为答复修订记录修订日期作者修订指标修订内容备注2005/12/19系统部1.1、1.2、1.3、1.4、1.5、1.6、7.6这些指标均为手工填写。本次规范了答复格式,并对1.3指标做了补充说明。7.1针对交换机BHCA计算公式中的短消息、切换增加了折算比例。7.2去掉了BHCA计算公式中的数据业务的话统。7.3、7.4、8.2、8.3、8.4、8.5、8.6、8.7、变更了了计算指标,使计算方法更加简单。变更前后不影响数据准确性8.13指标定义发生了变化,计算公式刷新。8.16、8.17修正了原有答复中的错字。G3答复中“终接”改为“终结”。8.18、8.19修正了答复中的指标名称。9.1、9.2、9.3、9.5、9.7、9.8原有答复仅涉及到B侧的统计指标,经过和联通网管沟通,核实需要统计全局的数据。计算公式变更。12.1、12.2、12.4、12.6、12.7、12.9、12.10、12.12、12.14、12.15、12.16、12.18、12.19经过和联通网管确认,报表全网需要按照局向做中继方向的统计。4.0.2版本答复是按照中继群统计的。4.0.3版本答复修正为按照局向进行统计。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2006/2/231.21-1.26按照联通的修改,进行应答。11.2华为应答发生变化修改应答注:本报表除表12外交换机指含端局功能的交换机。报表1 (配置信息报表)注:报表1取值为现网运行的设备在当前状态下不需要更新硬件配置所能支持的指标值。1.1 交换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数量。1.2 交换机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容量(所支持的用户数)。1.3 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以及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1.4 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不包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1.5 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新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2M端口配置数量。1.6 V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VLR容量。1.7 H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容量,指HLR中可以存储的最大IMSI数量。1.8 BSC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BSC数量。1.9 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基站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基站公共数据可知站点数目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Site表的记录数1.10 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小区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小区基本数据可知站点数目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Cell表的记录数1.11 单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小区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且仅有1个载频的小区为单载频小区。(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TRX表符合条件(CellIndex对应的TRXNo只有一个记录)的记录数1.12 双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小区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且仅有2个载频的小区为双载频小区。(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TRX表符合条件(CellIndex对应的TRXNo只有两个记录)的记录数1.13 三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小区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且仅有3个载频的小区为三载频小区。(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TRX表符合条件(CellIndex对应的TRXNo只有三个记录)的记录数1.14 四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小区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且仅有4个载频的小区为四载频小区。(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TRX表符合条件(CellIndex对应的TRXNo只有四个记录)的记录数1.15 微蜂窝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微蜂窝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基站公共数据,其中基站类型为BTS3002C的基站为微蜂窝基站。(注:可以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Site表符合条件(SiteType = BTS3002C)的记录数1.16 直放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直放站数量。华为BSS答复: 分析所有小区软参中“是否有直放站”参数取值为“是”的小区对应的基站个数。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CellSoftPara表符合条件(DirectlyMaganifierSiteFlag = 1)的记录对应的BSC6KCell表的小区对应的BSC6KSite表的基站数量1.17 业务信道配置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业务信道配置数量。华为BSS统计方法:通过LMT浏览信道数据,其中信道类型为TCH的信道。(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呼叫相关测量-KPI指标测量 -TCH配置数目tbl_Result_3.Counter_1.18 信令信道配置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信令信道配置数量。华为BSS统计方法:通过LMT浏览信道数据,其中信道类型为SDCCH的信道。(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呼叫相关测量-KPI指标测量 -SDCCH配置数目tbl_Result_3.Counter_1.19 载频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载频数量。华为BSS统计方法:通过LMT浏览载频属性可知载频数目。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TRX表的记录数1.20 无线容量定义:统计实际运行的无线设备配置的无线容量,按照小区载频数量分类和小区类型根据爱尔兰B表(城区呼损2%,郊区呼损5%)计算。单位:爱尔兰。1.21 HLR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数量。1.22 900M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900M基站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分析配置数据中CCell900对象的SiteIndex值个数可知900M基站数量。通过LMT浏览基站属性可知基站数目,然后通过将基站数据导出到excel中处理获得900M基站数量。华为M2000答复: itfndb中BSC6KCell表符合条件(CellType = CCell900)的小区对应的BSC6KSite表的基站数量1.23 1800M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1800M基站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分析配置数据中CCell1800对象的SiteIndex值个数可知1800M基站数量。通过LMT浏览基站属性可知基站数目,然后通过将基站数据导出到excel中处理获得1800M基站数量。华为M2000答复: itfndb中BSC6KCell表符合条件(CellType = CCell1800)的小区对应的BSC6KSite表的基站数量1.24 900M载频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900M载频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效频点1”为900M的即为900M载频。(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CellBaseAttr_CA表符合条件(Freq包含900M)的记录数1.25 1800M载频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1800M载频数量。华为BSS答复: 通过LMT浏览载频频点数据,其中“有效频点1”为1800M的即为1800M载频。(可以把数据导出到excel中进行统计)华为M2000答复:itfndb中BSC6KCellBaseAttr_CA表符合条件(Freq包含1800M)的记录数1.26 网上发展用户数定义:统计本省市场发展用户数。注:无线容量具体算法见附件报表2 (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2.1 交换机BHCA负荷比定义:交换机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00%。计算公式为7.1/1.3*100%2.2 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定义:交换机话音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00%。计算公式为7.2/1.4*100%2.3 VLR利用率定义:VLR登记用户数/ VLR容量*100%。计算公式为7.3/1.6*100%2.4 HLR利用率定义:HLR生成用户数/HLR容量*100%计算公式为7.5/1.7*100%2.5 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定义: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100%计算公式为7.6/1.5*100%2.6 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交换机BHCA值/ HLR生成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1/7.52.7 HLR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交换机话音BHCA值/ HLR生成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2/7.52.8 HLR用户每户话务量定义:A接口话务量/ HLR生成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7/7.52.9 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定义:A接口话务量*3600/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 计算公式为7.7*3600/11.82.10 主叫比例定义:呼叫继续消息次数/呼叫继续消息次数+呼叫确认消息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8/(8.18+8.19) *100%2.11 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以省为粒度。VLR开机用户数/HLR生成用户数*100%计算公式为:7.4/7.5*100%2.12 HLR利用率(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定义: 根据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HLR利用率 网上发展用户数/HLR容量*100%计算公式为1.26/1.7*100%2.13 每户BHCA值(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定义: 根据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交换机BHCA值/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1/1.262.14 每户话音BHCA值(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定义: 根据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交换机话音BHCA值/ 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2/1.262.15 每户话务量(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定义:A接口话务量/ 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7/1.262.16 开机率(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定义:根据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以省为粒度。VLR开机用户数/网上发展用户数*100%计算公式为:7.4/1.26*100%报表3 (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3.1 业务信道负载率定义:业务信道总话务量/(无线容量*(1+半速率业务信道总话务量/业务信道总话务量)*100%计算公式为10.1/(1.20*(1+10.2/10.1))*100%注:无线容量的值可以由网管厂商根据设备商提供的小区载频数量和类型计算。3.2 业务信道可用率定义:业务信道可用数量/业务信道配置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3/1.17*100%3.3 信令信道可用率定义:信令信道可用数量/信令信道配置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4/1.18*100%3.4 业务信道拥塞率定义:业务信道拥塞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100%计算公式为10.5/11.6*100%3.5 信令信道拥塞率定义:信令信道拥塞次数/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含切换)*100%计算公式为10.6/11.16*100%3.6 业务信道每线话务量定义:业务信道总话务量/业务信道可用数量计算公式为10.1/10.33.7 超忙小区比例定义:超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7/1.10*100%3.8 忙小区比例新定义: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8/1.10*100%3.9 超闲小区比例定义:超闲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9/1.10*100%3.10 严重溢出小区比例定义:严重溢出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0/1.10*100%3.11 溢出小区比例定义:溢出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1/1.10*100%报表4 (系统性能指标)4.1 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定义: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无线系统接通率计算公式为4.3*4.54.2 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定义:交换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无线系统接通率计算公式为4.4*4.54.3 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定义: 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路由查询次数-路由查询成功次数)计算公式为:(8.2+11.4)/(11.9*2.10+8.3-(8.12-8.13)4.4 交换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定义: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计算公式为:(8.2+11.4)/(11.9*2.10+8.3)4.5 无线系统接通率定义: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比例*随机接入成功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1-主叫比例)*寻呼成功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计算公式为:2.10*4.8*4.9+(1-2.10) *4.11*4.94.6 局间系统接通率定义:(出局接通次数+入局接通次数)/(接收的IAI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2+8.3)*100%4.7 局间话音接通率定义:(发送ANC次数+接收ANC次数)/(来话试呼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4+8.5)/(8.2+8.9)*100%4.8 随机接入成功率定义:随机接入成功次数/随机接入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2/11.1*100%4.9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9/11.8*100%4.10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7/11.6*100%4.11 寻呼成功率定义: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5/11.3*100%报表5 (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5.1 话音接通率定义:话音接通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8/(8.1+8.3)*100%5.2 来话接通率定义:发送ANC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4/8.3*100%5.3 用户早释比例定义:用户早释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1/(8.1+8.3) *100%5.4 振铃早释比例定义:振铃早释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2/(8.1+8.3) *100%5.5 被叫用户忙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忙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6/(8.1+8.3) *100%5.6 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定义: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3/(8.1+8.3) *100%5.7 被叫用户拒接比例定义:被叫用户拒接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4/(8.1+8.3) *100%5.8 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定义: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5/(8.1+8.3) *100%5.9 被叫用户关机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关机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7/(8.1+8.3) *100%5.10 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比例定义: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8/(8.1+8.3) *100%报表6 (与接续无关的指标)6.1 位置更新成功率定义:位置更新成功次数/位置更新请求总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1/8.10 *100%6.2 被叫路由查询成功率定义: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被叫路由查询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3/8.12 *100%6.3 切换成功率定义: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11/11.10 *100%6.4 MSC间切换成功率定义:MSC间切换成功次数/MSC间切换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21/8.20 *100%6.5 TCH掉话率定义:TCH掉话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100%计算公式为:11.12/11.9 *100%6.6 话务掉话比定义:业务信道总话务量*60/ TCH掉话次数计算公式为:10.1*60/11.12 6.7 坏小区比例定义:坏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1.15/1.10 *100%6.8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率定义: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次数/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4/8.15*100%6.9 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率定义: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次数(9.23)/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6/8.17 *100%6.10 SDCCH掉话率定义:SDCCH掉话次数/随机接入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 11.13/11.1 *100%报表7 (交换负荷数据表)7.1 交换机BHCA值定义:指本地区具有端局功能的移动交换机实际产生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以及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统计点为MSC7.2 交换机话音BHCA值定义:指本地区具有端局功能的移动交换机实际产生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不包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统计点为MSC7.3 VLR登记用户数定义:包括本地用户与漫游用户登记用户数。统计点为MSC7.4 VLR开机用户数定义:包括本地用户与漫游用户开机用户数。统计点为MSC7.5 HLR生成用户数定义:HLR生成用户数是指HLR 中配置了完整用户属性的用户数量。统计点为HLR7.6 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定义:统计交换机2M端口实际使用数。2M端口中如有1个时隙使用,将被视为使用。7.7 A接口话务量定义:指交换机的A接口完成话务量。触发点:从MSC发出ASSIGNMENT REQUEST 消息开始,到收到BSC的CLEAR COMPLETE消息结束(包括MSC间切换引起的A接口话务量)。统计点为MSC7.8 主处理器平均负荷定义:对于集中控制方式的交换设备,填报主处理器忙时的平均负荷;对于分散式处理的交换设备,填报本系统内最关键的处理单元中最忙的一个处理器的平均负荷情况。对负荷分担方式的多个处理机填多个处理机忙时的平均负荷。统计点为MSC报表8 (交换性能数据表)8.1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改定义:各种用户发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之和。触发点:统计MSC收到的用户从BSC发来的”CM Service Request”消息。统计点为MSC 8.2 发送IAI次数新定义: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直接触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统计点为MSC8.3 接收IAI次数新定义:统计MSC来话中继上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4 发送ANC次数新定义:统计MSC发到其它局向的”ANM(ANC)”消息或”ANN”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5 接收ANC次数新定义:统计MSC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NM(ANC)”消息或”ANN”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6 入局接通次数新定义:统计MSC发到其它局向的”ACM”消息或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8.7 出局接通次数新定义:统计MSC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CM”消息,”SLB”、”STB”消息,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不包含直接从炫铃平台收到的”ACM”消息。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8.8 话音接通次数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接受的各种话音应答总次数之和。包括紧急呼叫和呼叫转接的应答次数。不包含所有切换的成功次数。触发点:始发和转接呼叫时,统计MSC收到落地局回送的”ANC或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终结呼叫时,统计从被叫BSC发来”CONNECT”消息。统计点为MSC8.9 来话试呼次数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来话中继上接受各种用户发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之和。包括紧急呼叫,呼叫转接试呼次数。不包含所有切换的请求次数。若MSC兼GMSC时,不包含GMSC对HLR的查询失败次数,即不包含GMSC由局间中继上触发的查询HLR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等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触发点:统计MSC来话中继上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消息,统计点为MSC8.10 位置更新请求次数定义:本地区所有MSC/VLR由A接口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的总次数。触发点:统计MSC收到BSC发来的LOCATION UPDATE REQ消息的次数。统计点为MSC8.11 位置更新成功次数定义:本地区所有MSC/VLR由A接口发出的所有位置更新成功消息的总次数。触发点:统计MSC发出LOCATION UPDATE ACCEPTED消息,表明本次位置更新成功的次数。统计点为MSC8.12 被叫路由查询次数新定义:统计向被叫HLR发送 “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的次数,统计点为MSC8.13 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新定义:收到被叫HLR发来的含有”MSRN”、前转号码以及签约信息参数值的”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确认消息,统计点为MSC8.14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定义:指交换机向MC发送的点对点短消息的成功次数。触发点:统计MSC向MS发送“SHORT MESSAGE 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统计点为MSC8.15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总次数定义:交换机向MC发送的点对点短消息请求的次数。触发点:指MSC收到从BSC收到的短信业务的CM SERVICE REQUEST次数。统计点为MSC8.16 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定义:指MSC从MC接收的点对点短消息的成功次数。触发点:统计MSC从MS收到“SHORT MESSAGE 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统计点为MSC8.17 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请求总次数定义:指MSC从MC接收的点对点短消息的请求次数。触发点:指MSC收到MC发来的MAP_FORWARD_SMS消息次数。统计点为MSC8.18 呼叫继续消息(CALL PROCEEDING)次数改定义:统计MSC发出的”call proceeding”消息。统计点为MSC8.19 呼叫确认消息次数(CALL CONFIRM)改定义:统计MSC收到BSC发来的 “call confirmed”的消息。统计点为MSC8.20 MSC间切换请求次数定义:交换机间的切换入请求的次数。统计点为MSC8.21 MSC间切换成功次数定义:交换机间的切换入的成功的次数。统计点为MSC报表9 (用户行为数据表)9.1 用户早释次数新定义:被叫振铃之前,统计收到主叫发来的”DISCONNECT” 消息。统计点为MSC9.2 振铃早释次数新定义:被叫振铃后,主叫在振铃超时前释放次数,统计收到主叫发来的”DISCONNECT” 消息。统计点为MSC9.3 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新定义:统计拨打号码为空号、不全或错号的情况。向主叫发送DISCONNECT消息,cause的值为1 ”Unassigned (unallocated) number”或28 ”Invalid number format (incomplete number)”的次数。统计点为MSC9.4 被叫用户拒接次数新定义:统计收到被叫发来的”DISCONNECT” 消息,其中cause的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