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前言2 沿线水文条件3 河流跨越 3.1 颍河 3.2 泉河4 设计气象条件选择4.1 气象站及气候概况4.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4.3 导线覆冰取值4.4 气温及雷暴日数5 结语1 前言 工程,为一新建工程,该工程主要为电气化铁路配套的110kV太和牵引站供电。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终止与在建的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路径走向主要向南方向,分别跨越颍河及泉河,颍河及泉河均为通航河流,线路路径长约 km。本阶段水文气象专业的主要工作是:现场踏勘、水文调查、气象调查、收资。主要进行沿线历史洪水调查、洪涝调查、大风及覆冰等气象灾害的调查,收集沿线水利工程设施及规划,附近线路运行情况,线路沿线气象站最大风速、覆冰、气温、雷暴日数等气象资料。内业工作主要是分析计算水文、气象等设计参数,并分析确定设计气象条件,编制水文气象报告。本线路经过地区有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观测站,与线路相距较近,具有多年观测统计资料,是本工程气象原始资料的主要来源。注:报告中水位及高程均为黄海高程系统。2 沿线水文条件本线路所经地段地貌单元主要为淮北平原区,地形略有起伏,地形总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向行走,经过新陈集西,傅庄,孙营,于龙口以东跨越颍河,继续向南行走,经李集西,后新庄,于张三湾以西跨越泉河,继续向南行走,直至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总长 约km,跨越颍河、泉河为通航河流。本线路经过老泉河洼地内涝积水区,主要分布小胡至泉河北岸,原为泉河,后泉河改道后,现为泉河洼地。据现场查勘及水利部门收资了解到,1954年泉河大洪水时地面淹没水深1.52.0m,可行小船;1975年大水期间,地面有积水,水深一般约1.01.5m。在一般年份,泉河洼地地段,存在内涝积水,水深0.51.0m,时间较长。本线路沿线经过一些小的沟渠,如柳青沟柳河等,它们分别汇入颍河或泉河,主要起到排泄内涝积水的作用,目前无大的整治规划,其最高水位建议按现状堤顶高程确定。本线路经过一些小的排涝及灌溉沟渠,线路立塔位置只要留有一定的距离即可。3河流跨越3.1 颍河颍河又称沙颍河,为淮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脉,流经豫皖两省,于颍上县沫河口入淮河,因上游分为颍河、沙河两支,在周口市汇合后称沙颍河,周口以上为上游,周口至阜阳市为中游,阜阳至入淮口为下游。颍河全长620km,其中河南省境内长410km,安徽省阜阳市境内长210 km,流域面积约36651km2。颍河干流自解放后先后建成了周口闸、槐店闸、阜阳闸和颍上闸四级控制,拦河蓄水,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线路于龙口以东跨越颍河,跨越处河道微弯,河道两岸堤距约500m,跨越处堤防已加高加固。考虑堤防防洪要求,建议在离堤脚30m以外立塔。查阅安徽省航道整编资料,颍河为通航河流,通航等级为4级,最高通航水位33.97m,最大船舶水上空载高度16m。涉及通航的有关数据以安徽省港航管理局的函复资料为准。3.1 泉河泉河是淮河一级支流颍河右岸支流,其上游泥河口以上称汾河,以下称泉河,故有汾泉河的统称。泉河源出河南省郾城县邵陵岗,流经郾城、商水、项城、沈邱,至豫、皖省界武沟口(泉右),进入安徽临泉县境,东南方向流经界首市境南缘、临泉县城北、杨桥镇北、大田集北,至阜阳市三里湾颍河右岸,在颍河闸上游300m处注入颍河。泉河河道全长243km,其中安徽境内93.6km;流域面积5260km2,其中安徽境内1990km2。线路跨越处泉河大堤为3级堤防,设计堤顶高程按20年一遇设计水位(33.44m)加超高1.5m确定,两岸堤防堤顶高程为34.94m,堤内外边坡均为13,堤顶宽4m。现状堤防标准不足,按泉河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左右堤防均在堤外坡按边坡13加高培厚。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自2006年开始逐步按安徽省阜阳市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总体初步设计书(修订本)设计标准实施,目前工程已实施完成。查阅安徽省航道整编资料及参照附近工程跨河资料,泉河为通航河流,通航等级为6级,最高通航水位为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即31.30m,最大船舶空载高度14m。涉及通航的有关数据以安徽省港航管理局的函复资料为准。4 设计气象条件选择4.1 气象站及气候概况 本线路路径在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与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相距较近,设计气象的选择主要根据上述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计算成果,并参考了附近已建的110kV输电线路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确定。阜阳市气象站位于阜阳市区。阜阳市气象站于1953年建立,建立后曾四次改变测站位置,但变化都不大,资料统计时作统一处理。现气象台位置在北纬3256,东经11550,观测场海拔高度约30.6m。太和县气象站位于太和县北门外“郊区”,始建于1959年1月,北纬3310,东经11543,至今未移动站址,观测场海拔高度33.0m。观测场地形平坦开阔,四周无大型障碍物。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4.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本线路选取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历年实测最大风速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最大风速的取值。阜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年限为19532003年,共51年,其中19531970年为定时观测资料,19712003年为自记观测资料。对上述定时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及观测方式换算,自记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换算。通过上述两次换算得到阜阳市气象站19532003年历年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进行经验频率计算,分别按P型和极值型进行数理统计,得30年一遇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26.1m/s。太和县气象站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年限为19592005年,共47年,其中19591978年为定时观测资料,19792005年为自记观测资料。对上述定时观测资料需进行高度及观测方式换算,自记观测资料需进行高度换算。通过上述两次换算得到太和县气象站19592005年历年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进行经验频率计算,按极值型进行数理统计,得30年一遇离地10m高设计最大风速为24.3m/s。本线路路径位于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无特殊地貌,气象气候条件相同,属同一气候区。附近已建的110kV、220kV送电线路设计最大风速都取用25m/s(15年一遇15m高),运行安全可靠。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本线路的设计最大风速取值结合气象站的设计风速计算结果及路径走向的地形地貌条件,并参照附近已建线路工程设计风速的取值综合选定,建议取值为25m/s。大风同时气温-5。4.3 导线覆冰取值本线路附近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无完整的导线覆冰观测资料,无法进行设计冰厚的统计分析计算。根据现场调查及气象部门收资,沿线覆冰以雨淞为主,其次是雾淞及冻结雪。据阜阳地区气候统计资料,阜阳地区曾于1987年1月2日3日出现过一次较大的雨淞,在长为1m、直径为4mm的导线上,覆冰量136g,直径64mm,换算成标准冰厚为5.22mm(比重0.9g/cm3),据考证,该次覆冰给部分地区造成重大灾害,造成低压电力线断杆、断线,邮电线路损失更大。根据安徽境内各气象站覆冰观测情况分析,平地具有较完整覆冰资料的气象站主要有:寿县气象站(海拔高度22.7m)、砀山县气象站(海拔高度43.2m)。寿县、砀山县气象站作为平地代表站,根据历年实测导线最大覆冰资料进行换算及统计分析得出30年一遇设计冰厚为:寿县站5.33mm,砀山站7.40mm。安徽境内其它气象站覆冰资料不完整,其标准冰厚实测最大值为:寿县站5.60mm,亳州站4.50mm,宿州站8.01mm,阜阳站5.22mm,蚌埠站11.47mm。根据本线路路径,属平原区地貌,30年一遇设计冰厚取值范围为510mm。根据上述分析并参照附近已建线路覆冰取值,综合分析后确定本线路设计冰厚取值为10mm,冰的密度为0.9g/cm3。4.4 气温及雷暴日数根据阜阳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气温及雷暴日数如下: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4(1953年6月20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0.4(1969年2月15日)历年平均气温:15.0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57天(1963年)历年平均雷暴日数:31.9天根据太和县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气温及雷暴日数如下: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4(1988年7月19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3(1969年2月5日)历年平均气温:14.7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51天(1963年)历年平均雷暴日数:32.0天5 结语 工程,拟选路径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终止与在建的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路径走向主要向南方向。分别跨越颍河及泉河,颍河及泉河均为通航河流,线路行走时要考虑对通行船只的影响。本线路经过老泉河洼地内涝积水区,主要分布小胡至泉河北岸,原为泉河,后泉河改道后,现为泉河洼地。据现场查勘及水利部门收资了解到,1954年泉河大洪水时地面淹没水深1.52.0m,可行小船;1975年大水期间,地面有积水,水深一般约1.01.5m。在一般年份,泉河洼地地段,存在内涝积水,水深0.51.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温考试试题及答案
- 莆田哲理考试题及答案
- 机车制动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神经阻滞考试题及答案
- 安永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押运员实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票据试题及答案答案
- 工程造价面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第二届化学分析检验人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全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正式版)
-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 2024年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一级科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培南类抗菌药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七)
- JJG 326-2021 转速标准装置
- 剑桥新PET作文模板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人员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