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GSM网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设计论文_第1页
浅谈基于GSM网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设计论文_第2页
浅谈基于GSM网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设计论文_第3页
浅谈基于GSM网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设计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基于GSM网络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设计论文 0引言 现代汽车对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车辆的远程控制与监控可以为车主带来新的体验。远程无线技术提供了在驾驶员的便携式中断(手机)和车内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特性,从而使技术人员无论处在任何位置,都可以监控和操作汽车。本文设计了以STC89C52为核心,加入GSM 模块,组成一个车主、移动网络、汽车三者交互式系统,实现对车辆门锁的远程控制,利用振动传感器实现对车窗玻璃的状态监控,以降低车辆被盗现象。 1系统总体设计 GSM 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municanon的简称,它采用全数字的信令和语音信道,是目前基于分时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成熟、完善、应用广的系统。基于GSM的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控制部分、通讯部分和电源部分、定位部分。控制部分主要是对车辆门锁、车窗、电路或者油路和通讯部分进行操作和控制。通讯部分主要使用GSM模块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控制的主控单元STC89C51通过Uart接口与通讯部分按照指定的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从而实现操控。电源部分主要是给系统提供稳定工作电源。定位部分获得装置所在的位置信息,由GPS模块来实现。 利用该系统把车载GSM平台与用户的手机作为整个工作系统,通过短消息与车载模块进行通信。起到对车门锁的远程控制,预防车主疏忽忘记落锁的现象。另外,针对传统汽车防盗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和灵敏度不高等缺点,在充分研究传统汽车防盗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外加装振动传感器,如果车辆发生车窗玻璃被砸等情况时,通过GSM模块把汽车的危险信号用短消息方式,通过GSM公用网络传递给用户手机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告知车主车辆有危险。该系统不仅在日常上方便远程控制车辆,还能保障汽车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2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STC89C52 作为主控单元,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工作电压为3.35.5 V。GSM模块选用Siemens 的TC35 作为通讯模块,工作电压为3.34.3 V。系统是STC89C52 单片机、TC35 通讯模块及车辆受控单元的组合。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接口与车辆传感器(振动) 和执行器(车窗、门锁电机) 相连接,通过串口与TC35连接,从TC35获得外来指令和信息,同时经TC35向外发送车辆状态信息。TC35模块起到通信平台的作用,而单片机在系统中对输入信息进行综合运算与判断,做出正确响应。 2.1电源部分设计 总电源采用车辆12 V输入,经过LM7805降压至5 V,满足单片机需求。继续使用二极管降压至4.3 V 供给GSM 和GPS 使用。 2.2控制部分设计 STC89C52 作为主控单元,采用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12MHz晶振。P3.0(RXD)、P3.1(TXD) 与GSM 模块进行信息传递;P3.2、P3.3与振动传感器连接,检测车窗振动信号;P2.0P2.5通过L298控制车窗电机和车门锁电机。 2.3 GSM通讯部分设计 单片机发送AT 命令至TC35,同时TC35可以返回数据至单片机,所以GSM 模块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对连。将点火引脚直接接地,在一上电的时候模块便可以进入工作, 另外电源引脚和接地引脚都分别需要并联在一起。 2.4振动传感器电路设计 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控车窗状态。如果车窗出现异常振动,传感器产生振动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单片机处理。 3程序设计 本设计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手机短信控制门锁开关,车窗开关,发动机熄火,遥控器失效与恢复;二是震动声音警示,被砸窗或被撬门短信通知车主。短信指令采取“密码+指令码”形式,例如:123456kaichuang,密码:123456,指令码:kaichuang,对应的动作:车窗打开。 4结论 本文在高性能单片机的基础上,依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