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主体,分析其经济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提出并论证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泸州、区域经济、产业、对策一、泸州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一)泸州的地理位置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凭长沱两江舟楫之利,泸州历史上就为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泸州古称江阳,有“酒城”美誉,泸州老窖位于川黔地区“中国名酒经济圈”中心地带。泸州市总面积12,2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22.50万。(2) 泸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可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而泸州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理优势。泸州市在地理上的位置决定了其成为长江出川的门户之城,西南南北交通之要道。泸州市产业的临港性比较明显,具有很好的对外开放性和吸引投资的优势。 2、资源优势。泸州市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盛产水稻、糯高粱、荔枝、桂圆。猪、牛、山羊、家蚕产量高。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探明储量煤43.32亿吨,天然气407亿立方米,硫铁矿32.17亿吨、方解石20.1万吨。大理石计数亿立方米。还有铜、金、石油、铀、镓、锗、铝土、耐火粘土、熔剂白云岩、盐、石灰岩、高岭土、玻璃用砂、陶瓷用粘土、石膏等20多种。 3、产业地位优势。泸州市是西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中南部发展带之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化工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圈川南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地区,在经济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资金、人才、土地供应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上可以享受成渝经济圈带来有机遇。二、泸州市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发展总体情况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速为全省第三。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GDP排名超过乐山,升至第八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4.4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00.5亿元,增长12.0%,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速为全省第一。纵观泸州市2009-2013年的经济数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以每年平均15%的速度稳步增长,在2012年突破了千亿,但2013年经济增速放缓。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泸州市在全省排名不如GDP的排名靠前。2012年,在全省21个市、自治区中,泸州市GDP排名第九,而人均GDP排名第十三位。表1列示了泸州在2009年-2013年的具体经济数据。表1 泸州市2009-2013年GDP及人均GDP经济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87.60714.79900.871030.451140.50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4.516.515.914.8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3591166982133924317未找到数据(2) 经济发展主要特点1、 三次产业均有增长但构成有所变化 由图1可知,近年来,泸州市第一产业占地区经济比重的比例逐渐下降,向二三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增势迅猛,其中“重工业化”现象明显,产业开始向资金密集型转型,工业发展强劲。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及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2013年泸州市辖区GDP的三次产业所占地区经济比例为:第一产业13.6%,第二产业60.0%,第三产业26.4%,属于“二三一”模式,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起着主要贡献作用。图12、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以2012年为例,泸州市就业人数比重与产值构成比较不符。2012年泸州市共有240.27万就业人口,就业人数比重的比例为:第一产业46.15%,第二产业29.53%,第三产业24.32%。只提供了不到14%的产值的农业却吸收了全市近一半的就业人口。泸州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5%,说明可能存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过多的情况,而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与第一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相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三、泸州市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泸州市当前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其产业情况和环境的深入分析,可得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用SWOT法分析得出影响泸州市市辖区产业的因子。其中有优势四项、劣势五项、机遇四项、挑战两项。SWOT影响因子分析优势(S)1资源较丰富有煤炭,天然气,酒类资源。2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地处川南经济发展带,成渝经济区南缘,长江出川重要的门户地位。3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GDP增长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4产业基础较好,初具规模有化工、酒业、机械等综合产业基地。劣势(W)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产销率低。2对外交通条件较差铁路运输匮乏,对外交通不完善。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影响产业活力社会医疗、卫生、保险、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4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产业发展水利、电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5城乡二元结构对产业限制明显区域、城乡差异过大,限制市场活力。机遇(O)1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政策、财政倾斜有利于地方发展。2地处成渝经济区南缘,位于川南经济发展带融入成渝经济圈,可以共享信息、政策、基础设施、产业体系。3产业转移浪潮下,带来的产业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投资、技术、高层次人才带来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水平提升。4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游,是四川重要的港口之一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发展轴的战略地位为泸州临港产业发展带来很好的对外运输条件。挑战(T)1成渝经济圈内来自重庆的产业挤压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的向心吸引力可能对泸州的投资、销售、劳动力带来负面影响。2川南地区来自宜宾、自贡、内江的区域竞争宜宾、内江、自贡同属于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在政策、投资、交通方面给泸州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以上分析可见,泸州自身的资源禀赋优越,区位条件较好。但是限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带来的发展困境,泸州市当前产业发展遇到了不少门坎,能否转变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外部条件上,泸州市现阶段拥有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成渝经济圈带来的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给予了泸州极大的外部优势。同时,紧邻泸州的区域中心城市重庆对泸州的挤压以及附近宜宾、内江、自贡、等兄弟城市与产业竞争都对泸州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基于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判断泸州市产业发展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其战略矩阵为SO战略,即扩张型战略,内部拥有优势,而环境又提供了机会。基于SO战略,加快地区产业发展,快速提升地区产业规模及水平将是泸州市当前的战略任务。四、促进泸州市经济发展的对策(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四大优势支柱产业泸州市工业四大产业包括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阶段,这四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区位商较高。未来的泸州经济必将依赖于这四大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 根据泸州市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末,四大支柱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这就需要泸州市在财政、土地、社会保障上向四大产业倾斜,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四大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尽快完成重大结构性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市现阶段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完善的对外交通,导致出现泸州经济被边缘化的危机。如何依托泸州港,以水道、公路、铁路、航空四大通道为重点,完善交通网络,是泸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泸州港的升级、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等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泸州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大(村)铁路和隆(昌)黄(桶)铁路叙(永)织(金)段的完善、泸州航空港的扩容是关系泸州川南经济地位的重大交通规划。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特别是全国普遍缺电的情况下,古蔺煤矸石电厂、叙永煤矸石电厂和泸州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电网的组建是接下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抓紧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促进重要能源项目的建设。 (三)放开新兴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新兴产业现阶段,受制于财力和劳动力素质,泸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不具有优势,几乎没有特别明显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并且因为紧邻产业吸铁石重庆,其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新兴产业显然是不明智的,可以采取先放后收的政策,以市场为主体,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适当的放开对新兴产业的束缚,让新兴产业自由发展。在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政府再合适的时机介入,配合市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中选取新的支柱产业。在泸州十二五规划中,泸州市提出了成套工程施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对这些产业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坚决实行放开的政策,等待其成熟之后再介入。 (四)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公平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特别是我国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影响之下,地方社会结构的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前,泸州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保障网络不完善,水平也比较低。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很多利益群体的纠纷,特别是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