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化学第四部分4-6金属有机化合物_第1页
高等有机化学第四部分4-6金属有机化合物_第2页
高等有机化学第四部分4-6金属有机化合物_第3页
高等有机化学第四部分4-6金属有机化合物_第4页
高等有机化学第四部分4-6金属有机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6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可能全部介绍,本节只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的几个应用例子来做个引述.,4-6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4-6-1卤代芳烃与格氏试剂的偶联反应4-6-2卤代芳烃与烯烃的偶联4-6-3烯醛络合物的合成应用4-6-4羰基插入反应的一些应用4-6-5烯烃转化反应4-6-6烯烃的聚合,4-6-1卤代芳烃与格氏试剂的偶联反应,Kumada(1972年)发现(所以又称KumadaReaction),机理:,一、反应为主体专一性,用手性配体可以将这些反应用于不对称合成(CC键的不对称合成是最难的),二、这反应已经发展到用其它的金属试也可以反应,不一定用格氏试剂。,(条件温和,传率高),三、反应也可以用其它的催化剂,Pd:,三、反应也可以用其它的催化剂,Pd:,Fe:,四、反应还被用来合成高分子(特殊的高分子,如导电子分子),*从机理看反应应用了a)O.A.b)烷基化c)R.E.,4-6-2卤代芳烃与烯烃的偶联(Heckreaction),Mizocoki&Heck(1971-1972)各自独立的发现一、反应机理,Heck发现的一些反应,1、2、,3、醛:4、炔:5、取代酮:6、还原:,三、Heck反应立体化学,有CO时,整个反应用到了:a)氧化加成,b)烯烃插入MC键,c)消除,d)CO插入MC键,e)还原消除,f)烷基化,4-6-3烯醛络合物的合成应用,Trost(1979年)发现:,1、,2、,3、,4、,4-6-4羰基插入反应的一些应用,一、CO键,机理:,二、烯烃:,例:,注意:CO插入到有取代的一端.,机理:,三、双羰基插入反应,羰基羧酸在有机合成中应用较广,例如可以用来合成氨基酸。,4-6-5烯烃转化反应(Metathesis,也叫重分配),一、机理,实验一:,实验二:,只有这种产物所以证明反应中没有氢或烷基的转移。,最早认为机理:,到1972年.E.O.Fishec发现:,1、,2、,1974年YamamotoGrene发现消除,再后来有人分离到金属卡宾的烯烃络合物:,现在认为岐化的机理:,这反应的合成应用,1、合成长链烯烃:,2、合成大环烯烃:,3、合成结构特殊的高分子(目前研究它很热),4-6-6烯烃的聚合,说到这里我不能不对金属化合物催化的烯烃聚合作个介绍。因为这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各种材料几乎都可以用塑料代替。,一、Zieglercatalyst,*当年德国Max-Planck煤炭研究所Ziegler正在从事C-Al键的研究。一次他想用烯烃的插入来完成长键的烷基铝。,结果他得到:,(该催化剂是过渡金属盐与烷基铝组成),原因是做反应的高压釜前一天被别人用于氢化反应,催化剂是Ni。当他们发现了Ni的作用以后,就想到其它的重金属怎样?到1953年底他们发现Zr催化剂时得到的不是丁烯而是聚合物。很快他们又发现了TiCl4AlEt3这个最有效的催化体系。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发现,因为乙烯的热聚合需要200和1000atm!后来这消息传到意大利的米兰高技术研究所。Natta对这种催化剂体系在丙烯聚合中进行了改进,加上他们在等规聚合上的贡献使他和Ziegles共享了。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二、Polymesi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