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景观体系设计摘要自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在“苏联模式”、“多快好省”等方针指导下,产生了许多缺乏校园应有的文化气息及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新时期人们对高校及高校校园景观的需求已超越原有单纯对功能的需求,而更加注重文化、氛围及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需求。因此,一些建国初期规划设计建设的校园已经明显跟不上这一发展状况。在信息爆炸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缺失已经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于文化景观,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例如美国景观设计协会认为景观建筑包括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指导的自然资源和建造环境。类型及项目包括:高校校园、养护、公司和商业、花园和植物园、历史保存和修复、招待费及度假村、体制、室内景观、土地规划、园林艺术和地球雕塑、纪念碑、公园和娱乐、填海工程、住宅、安全设计、街道和公共场所、治疗花园、运输走廊和设施、城市设计、水资源。再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在其20世纪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大视野中高呼“中华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危机”。然而具体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于文化景观系统的、完整的论述则是凤毛麟角。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在引进先进设计理念,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及结合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客观情况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加注重对校园文化与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规划与设计。这样我国高校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才能突破原有僵化的思维模式,摒弃混乱的规划设计方法,跟上时代步伐,满足迎接新时期对高校校园景观的要求与人们的需求。关键词:校园景观,历史底蕴,文化景观CHINAS CULTURAL LANDSCAPE UNIVERSITY SYSTEM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Chinas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Soviet model, Achieve greater,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conomical resul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ch principles, resulting in a lot of due a lack of campus cul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s. In addition, as Chinas science, cul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era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has gone beyond the original demand for a simple functional need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climate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University needs. Therefore, some preliminary planning for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of nation-building campu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behind in this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and globalization, culture los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so for the cultural landscape, there have been som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that will include an analysi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design, management an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ypes and include: College campus, conservation, corporate and commercial, gardens and botanical gardens,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hospitality and resorts, institutional, interior landscape, land planning, landscape art and earth sculpture, monuments, parks and recreation, reclamation works, housing, safety design, streets and public places, therapeutic gardens,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and facilities, urban design, water resources. Again,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Yu Kongjian its 20th Century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disciplines big vision of shouting Chinese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Specific to the design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cultural landscape, complete exposition is rare. In this paper,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our campus should be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design concept, inheritance and outstanding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our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ur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more emphasis on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landscape of our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break the original rigid mode of thinking, get rid of the confus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o meet the new era of campu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andscape and peoples needs. Keywords: campus landscap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al landscape目 录1.绪论31.1中国大学校园(背景)31.2校园文化景观体系(目的)31.2.1校园景观的文化缺失31.2.2校园景观历史底蕴的缺失41.3与时俱进的中国大学校园(意义)52.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体系设计52.1中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52.1.1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52.1.2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设计的决定因素62.2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82.2.1国外校园景观的设计分类要素82.2.2适合中国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82.3成体系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113.结论114.参考文献131.绪论1.1中国大学校园(背景)建国之初,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意识形态影响,普遍按照前苏联模式影响,我国大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也不例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片面强调功能,而且采用苏联的规划设计标准,没有考虑到我国大学校园人口多,面积小,相对容积率较高,人均校园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的具体客观情况,造成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化缺失,功能亦满足不了使用需求。自大跃进开始,又全盘推翻初始规划设计,在“多快好省”等方针指导下,无规划高速度低质量建设,产生了许多景观空间结构混乱,功能使用不合理,质量安全不达标,视觉造型不美观的大学校园建设。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全球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逐渐减小,竞争日趋激烈。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文化传播桥头堡的高等学府,人们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已经成为大学发展及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之一。当今人们对高校及高校校园景观的需求已超越原有单纯对功能的需求,而更加注重文化、氛围及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需求,一些建国初期规划设计建设的校园已经明显跟不上这一发展状况。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时,则不得不考虑历史底蕴及文化景观,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就应该成体系成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1.2校园文化景观体系(目的)一个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各个部分应该是成体系的,基于校园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景观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就应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历史与文化则是这一体系的两条重要支柱。1.2.1校园景观的文化缺失在论述校园文化景观体系时,首先要明确“文化”、“校园文化”和“文化景观”的概念。所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哲学小词典(罗森塔尔尤金)中将 文化一词定义为“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当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属于纯精神层面,如人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而被称为“文化”的物质财富则是文化的客观载体,例如名人雕像、地标性建筑等。梁启超说“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梁启超18731929),也就是说,文化是具有强烈的差异性,而差异性必须要基于人对某一文化的认同。总而言之,文化是以人类社会为内容,通过客观载体可以传达的认同感。对于一所高等学府而言,这种认同感被认为是人们对这所学校所共有的情感甚至是对他的共同的信仰,是维持其传统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从组织形式上讲,他是高等学府形成和建立的核心情感和象征。这种认同感是人们对一所大学有别于其他大学的精神的适应,例如学生认定自己属于这所校园,这里由自然的和文化的一切所构成,是校园环境的总体。Cosgrove 认为“景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和符号”,因而,校园景观就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就是人们对于通过校园景观来传达出来的认同感。然而,并非校园中所有的景观构成部分都可以承载或传达校园文化的,例如一些功能使用不合理,外观视觉形式不美观,与校园文化主题内容没关系的空间组成部分等,在校园景观环境中,真正可以有效承载和传达校园文化内容的景观空间才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景观。在上文中提到,自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在“苏联模式”、“多快好省”等方针指导下,产生了许多缺乏校园应有的文化气息及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正面临着校园景观对于文化的承载力严重不足,多数校园存在着岌岌可危的文化缺失。1.2.2校园景观历史底蕴的缺失历史性空间主要用来举办露天的校园典礼、仪式、重大露天宴会、小型和大型露天社会交际活动、正式和非正式的会晤和讨论以及露天娱乐活动,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有时还把历史性空间当作户外课堂。在已建成和未建成的校园规划公式中,历史性空间算是对比的因素。空间中的一些艺术品和人工制品通常会给游客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在一些学校的画册和招生手册中通常布满了校园中最人性化的景观,这些景观通常会成为学校宣传的重点,为的是引发校友和朋友对校园生活温馨的回忆历史性空间通常是文化传统的象征,这些地方能引发人们对所谓古老价值的敬畏和崇敬。纵观世界知名学府,欧洲大学普遍拥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例如牛津大学建于12世纪中期,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美国大学也有两百多年,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耶鲁大学建于1701年10月,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他们雄厚的文化蕴魅,可见对校园历史积淀的承载也是作为校园文化景观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不难看出的是,美国校园的历史是远没有欧洲久远的,而从其校园景观中所流露出来的气度是同样浑厚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做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时,无论实际校园历史有多久,都应为后人留足历史认同感的精神空间,设置供后人敬仰、怀念、回忆和继承的景观环境空间。然而,当下的学校建设,只知道为了满足扩招需要,一味地扩建教室和学生宿舍,丝毫不考虑对于公共活动、户外教学及校友聚会等功能需要,用建筑物塞满校园当中的每一寸土地,校友们回到母校时根本找不到曾经学习、生活的影子。这种没有历史的校园景观已经抹杀了不同校园之间的差异。历史底蕴的缺失已经导致了校园建设千篇一律的诟病。1.3与时俱进的中国大学校园(意义)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现代中国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应赶上时代步伐,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社会文化及其载体的需要逐渐转向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源远流长历史底蕴,又具社会进步时代特色。大学校园,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不仅仅满足与跟上时代,更应引领时代,引领社会。故而,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就应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充分结合科学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在引进国外先进、成熟和超前的设计理念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博大和优秀的历史文化并且充分结合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具体客观情况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加注重对校园文化与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规划与设计。2.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体系设计2.1中国校园文化景观体系设计的决定因素2.1.1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图1 设计决定因素和设计分类要素(本图摘自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校园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满足校园景观的决定因素,对此,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有气候、植被、环境适宜性、地貌、地形变动、地下构造校园的面积、校园的布局、周围环境、风格、规划、视觉特征、技术资金及不确定因素等。由于相对尺度越小,则文化艺术性越强,故而景观影响因素中相对尺度小的因素则更加对文化景观有影响力如微观气候、植被、环境适应性、校园的布局、周围环境、风格、视觉特征等(见图1决定因素红色部分)。2.1.2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文化角度讲,要了解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决定因素应首先明确大学的含义。大学一词引文为university或college,其中并没有表示程度的含义,我国第一所大学为美国人所办的圣约翰大学,第一所官办大学为北洋大学堂,就其背景而看,也并非相对于“中学、小学”字面上的程度差异。这里面“大学”的“学”本身为学问之意,而非“学校”,这就是为何“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会存在表示场所的“堂”字。经过发展,我国大学不断增多,才逐渐转化为“学校”之意。那么“大学”作为学问讲为何意,或者说曾经的“大学堂”建立的本来目的是什么?“大学”一词源自于儒家经典大学,大学本是孔子教导人们“德”的教案(“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得之门也。”四书五经白话注解),是教导人们懂得仁义礼智的,并推己及人并极天下的。那么创建“大学堂”的目的就是传授“大学”并探寻治国齐家的方法。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今天的大学早已不是本初的含义,但是其本来的目的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今天校园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便是这本身大学文化意义上的本来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这其中的教育功能又分为三种基本功能,获得社会智力的功能;道德潜化的功能和审美创造的功能。获得社会智力的功能生活于“象牙塔”之中的莘莘学子,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社会脱节,学习离生活遥远。人是无法与自己缺乏共同经验的人交往的。因此,学生总感到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对社会有一种挥不去的疏离感,不太适应社会生活。而教育的存在是为了给人们打开通往自身之外的文化群体之路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教育“悖论”,它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但如果关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的隐性课程,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智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道德潜化的功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德育追求、道德规范,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效,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概,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 审美创造的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趋向。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更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看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审美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近年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宽大的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建造了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2.2中国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分类要素2.2.1国外校园景观的设计分类要素对于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和经验,由多贝尔-利茨盖-克雷格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影响图标(图1)中可以看出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主要有周围环境、周边地区、边界标识物、校门、校园道路、校园步行道、校园入口区、后门区、停车场、历史性空间、二级空间、三级空间、水的景观、旱地景观、植物园、园艺园、树木园、自然保护区、天然人行道和小道、艺术花园、圆形剧场、主题花园、历史性场地、运动和娱乐场所、室内景观、景观元素、灯光、场地用具和座位等。2.2.2适合中国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图 2 作者2009-3-25 5:18:10拍摄于华东政法大学国外的研究固然相对成熟,然而其并非符合中国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具体客观情况。我国大学校园人口多,面积小,相对容积率较高,人均校园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尺度上就与国外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不同,一些大尺度的分类不符合中国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当然其中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周围环境、周边地区、边界标志物、校门、校园道路、校园步行道、自行车道、校园入口区、后门区、停车场、历史性空间、使得空间、旱地景观、艺术花园、圆形剧场、主题花园、历史性场地、运动和娱乐场所、室内景观、灯光、场地用具和座位等。2.2.3中国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图 5 上图 作者2009-3-25 5:11:18 拍摄于华东政法大学图 4 左图 作者2009-3-25 5:10:12 拍摄于华东政法大学图 3 作者2008-3-25 5:17:12拍摄于华东政法大学综前文所述,所谓文化景观是承载历史与文化的实体景观,因此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便是实体校园景观设计的分类要素与校园历史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部分,如发生过重要事件的建筑、见证校园重要集会的场所、记载校园历史的雕塑、纪念重要任务的园地等。而作为中国校园文化景观还应当体现前文所述“亲民、明明德”的原始目的。图2、图3为华东政法大学的一处教学楼,建筑风格古朴而典雅,其最重要的是其解放前作为中国第一所大学圣约翰大学时,国父孙中山为教导当时中国的有志青年学生为探寻振兴中华之路而在此演讲。这座建筑以其所承载的历史而成为华东政法大学的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所百年老校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再如这所学校的老校门(图4、图5),虽然已经不作为其校园的校门使用,但是如同石雕一样屹立在入口轴线的末端节点上,“光兴真理”四字向人们诉说着她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同时作为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校门,也承载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这样例子不胜枚举图11 作者2009-4-5 10:30:18拍摄于华东政法大学 并经Photoshop后期处理图10 作者2009-3-25 10:24:26 拍摄于同济大学图9 图片由钟玮拍摄提供 并经过Photoshop后期处理图8 作者2009-4-5 10:30:19拍摄于华东师范大学图7 作者2009-3-25 11:04:25拍摄于同济大学图6 作者2009-3-25 12:04:27拍摄于复旦大学再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入口轴线上均立有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的雕塑(图6、图7、图8)。在中华民族不断探寻救国道路上,毛泽东同志为全民族指明了方向,名带领人们走向胜利,才有了今天人们得以安心在校园里读书、生活、工作。时刻激励人们心怀民族,为民族而读书,从而怀着崇高的理想不断强化自己。正如大学中所说:“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给予学习正确的目的。以上为校园文化景观的同质景观要素,为了达到每所大学校园的不同的景观认同、文化认同,就要求每所校园里应具备丰富的异质文化景观要素。如展现大学专业特色的雕塑、校园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蜿蜒穿过校园如历史般的河流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 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苏科版2012九年级上册-苏科版2012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1(新版)新人教版
- 体检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与行业品牌建设与推广报告
- 解剖学课件教学
- 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专项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沉浸式戏剧市场推广团队跨部门协作与团队效能报告
- 角的比较和运算课件
- 跨境电商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 中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用制书记员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小升初试卷真题打印版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国际经济法课件马工程版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
- 相声的教学课件
- 【生物 四川卷】2025年四川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观看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