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_第1页
关于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_第2页
关于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关于网络时代的“拟态环境”【论坛、网络社区,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催生出了网络上的拟态环境。1、网络新闻的信息源新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目前网络媒体采访报道资格的限制,其新闻仍多来源于传统媒体,其将新闻移植到互联网的过程多是简单的复制拷贝,缺失了编码和考证的环节,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关于同一事件的新闻在网络媒体上呈现出的几乎是同一版本。网络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速度优势,更让这种统一口径的新闻集中轰炸极易造成强势的舆论场,加深了拟态环境的表面强度。、网络论坛的舆论积聚网络论坛是网民思维的集散地,网络的匿名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存在私人或组织利益的冲突,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论坛以各种有力的证据证明华南虎照实为照片造假这一真相,经由各家网络媒体广为传播,甚至在网上有组织地掀起了“打假”热潮。此后,传统媒介不得不重新审视事件的真相,调查华南虎照片的真假。自此,民众借助于网络,设置了传统媒介的议题,彰显出网络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两种拟态环境的融合互动网络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2/3立于传统的拟态环境,但两者并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关键在于如何配置利用,方法得当的话完全可以造福民众,造福社会。例如在XX年“两会”期间,一方面传统媒介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举措,向民众传播。另一方面,有关“两会”的网络报道也别具一格,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主流网站的“两会专题”频道,纷纷设立了“网民说话”、“两会调查”、“嘉宾访谈”、“网友建言”、“寄语两会”、“网友主持”、“两会论坛”、“网友点题”、“网站调查”等论坛类栏目,并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影像手段辅助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形成了强势传播效应。LOCALHOST网民在论坛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自由平等地探讨国计民生,建构了良性的公共话语空间。这种网上和网下的媒体互动会产生和谐共振,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弱把关,网络媒介上充斥着虚假信息,这也让网络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变得真假难辨,让人无所适从,使得传统媒体对网络拟态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规范和引导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注释张巨岩权利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北京3/3三联书店,XX年,第122123页。张巨岩权利的声音美国的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