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理论分析(ppt 101页).ppt_第1页
生产成本理论分析(ppt 101页).ppt_第2页
生产成本理论分析(ppt 101页).ppt_第3页
生产成本理论分析(ppt 101页).ppt_第4页
生产成本理论分析(ppt 101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生产成本,Chapter7,Slide2,本章讨论的主题,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短期成本长期成本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估计和预测成本,Chapter7,Slide3,导言,本章将考察生产技术与投入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经营者必须决定如何进行生产。为了说明投入品组合与最优的生产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我们不再使用投入品的数量指标,而是转而使用成本这一重要指标。,Chapter7,Slide4,关于成本,经济学家和会计人员对成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会计人员更关心厂商在过去的实际支付,以便对以往的经济行为作出评价。但经济学家是从厂商对未来机会进行选择的角度出发,他们更关注所谓的机会成本。例如厂商使用他自己拥有的大楼办公,在会计人员看来,大楼没有支出,因而没有成本。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如果将大楼出租,将会带来租金,因而这些租金应计入企业的成本。由此可见,经济学所讨论的成本不仅包含会计中的实际支出,即工资、原材料和租金等显性成本,也包含没有列入会计账户的利润、租金等隐性成本。,Chapter7,Slide5,7.1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会计成本(AccountingCost)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历史成本,包括厂商的实际货币支出加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经济成本(EconomicCost)厂商运用经济资源进行生产时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7.1.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Chapter7,Slide6,经济成本(生产成本):,取决于: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在经济学的分析中,生产成本不仅是货币支出,而是做出一种选择而牺牲的其他选择。即使厂商的某些要素并不是花钱买来的,经济成本仍然存在,因为厂商牺牲了这些要素若用于别的用途可能带来的收益。,Chapter7,Slide7,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是指企业未将资源用于其它可供选择的最佳用途而放弃的机会相联系的成本。未能使企业资源得以最高价值的利用而放弃的机会的成本(所付出的代价)。资源是有限的,当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样,被放弃的其他产品生产的最大价值就是该项资源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即所谓的机会成本。,7.1.2机会成本,Chapter7,Slide8,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宽泛地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一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这里的最优,并非实际发生的最优,而是选择者(决策者)的心理预期。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利润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的15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10万元投资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一般地,最优的资源配置意味着该笔资源投向某一用途所担负的机会成本最小。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从来没有实际发生过,但是,它却是我们进行选择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Chapter7,Slide9,例如如果一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办公大楼,而不需要支付办公室的租金。这是否意味着办公室的使用成本为零?将办公室出租给他人所能获得的最高租金便是该企业使用自有办公室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Chapter7,Slide10,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通常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在选择资源用途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这种观念上的成本不仅影响着厂商的决策,而且也影响着个人的决策。,Chapter7,Slide1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指任何决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比如:在看书学习写作业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Chapter7,Slide12,机会成本,在看书学习写作业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看书学习写作业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花在写作业上的时间越多意味着可以用来作其他事情的时间就越少,放弃的事项带来的快乐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写作业的机会成本就越高。,Chapter7,Slide13,*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经济学要从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是因为,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代价而不是会计学的意义上来考察成本的概念。当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入产品A的生产中时,生产产品A的代价不仅包括这一定量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而且必须包括没有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产品B可能获得的收益。,Chapter7,Slide14,*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因为如果用一定量经济资源所生产A获得的利益抵不上生产B获得的收益,资源就要从A转移到B。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Chapter7,Slide15,萨缪尔森谈机会成本,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未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看起来他们是盈利了。,Chapter7,Slide16,罗伯特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机会成本,假设你赢了一张美国大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Clapton)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美国大歌星鲍勃迪伦(BobDylan)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迪伦的演唱会票价为40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美元。换言之,要是迪伦的票价高过50美元,你就情愿不看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试问,你去看克莱普顿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hapter7,Slide17,牛奶、可乐经济学机会成本,去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唯一必须牺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迪伦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所以,不去看迪伦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4010(美元)。如果你觉得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伦的演唱会。,Chapter7,Slide18,牛奶、可乐经济学机会成本,费雷罗和泰勒向270名最近上了经济学课程的大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只有7.4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因为只有4个选项,哪怕学生们是随机选择,正确率也该有25。之后,费雷罗和泰勒又向88名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回的正确率是17.2比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高两倍,但仍比随机选择的正确率要低。,Chapter7,Slide19,罗伯特弗兰克:机会成本有助于解释一大堆有趣的行为模式,举个例子:众所周知,美国沿海大城市和中西部小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为什么曼哈顿的居民大多粗鲁没耐性,而堪萨斯首府托皮卡的居民却友善又谦恭呢?当然,你或许不同意这一前提,但大多数人好像觉得它还算是个中性的描述句。如果你在托皮卡问路,人们会停下来帮你,可在曼哈顿,他们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曼哈顿的工资水平最高,要做的事情最多,他人时间的机会成本很高。所以,纽约人急躁一点儿是理所当然的。,Chapter7,Slide20,*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ExplicitCost):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包括工资、材料成本和资产的租金。经济学家和会计师均关注于显性成本,因为它涉及到企业对与之有经济往来的企业或个人的直接支付,它也是可以被有效用于其他用途的货币额。隐性成本(ImplicitCost):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因此,隐性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的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Chapter7,Slide21,关于折旧的处理,在估计未来的盈利能力时,经济学家或经营者关心的是工厂和机器的资本耗费,不仅购买和运营机器设备的显性成本,而且,包括与机器磨损相关的费用。在评价以往的经营活动时,会计运用广泛适用于各种资产的税法原则来确定成本中允许计提的折旧和计算利润。但是,这些提取的折旧并不能反映各个设备的实际磨损。,Chapter7,Slide2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Chapter7,Slide23,沉淀成本(SunkCost)沉淀成本是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由于沉淀成本是无法收回的,因而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7.1.3沉淀成本,Chapter7,Slide24,沉没成本*,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Chapter7,Slide25,沉没成本*,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Chapter7,Slide26,沉没成本*,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Chapter7,Slide27,沉没成本*,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Chapter7,Slide28,例如一家企业支付了50万美元购买了一座建筑的买方期权,这一期权赋予该企业以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该建筑的权力。如果该企业购买这一建筑,总价格是550万美元。如果企业又发现了另一座售价为525万美元的类似建筑。那么,该企业应该购买哪一座建筑物?,预期沉淀成本,Chapter7,Slide29,例7.1为法学院新大楼选址,西北大学法学院大楼的选址1)现位于芝加哥的密执安湖边2)70年代曾设想将学院迁至伊凡斯顿市的郊区,与学校本部加强联系。3)在芝加哥已拥有自己的土地,而在伊凡斯顿则需要购置土地。,Chapter7,Slide30,如果不考虑到机会成本,似乎选址在芝加哥显得更便宜些。然而,从经济学的观点看,选择商业区作为建筑地址是颇费成本。如果仅仅基于商业区已拥有的土地是没有成本这一前提,而将大楼选址在芝加哥,这个决策就是不合适的。,例7.1为法学院新大楼选址,Chapter7,Slide31,总成本由两个要素组成: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固定成本(Fixedcost)是指无论企业生产的产出水平如何都不会变化的那部分成本。主要包括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费和少量雇员的工资费用,均由企业来承担。可变成本(Variablecost)是根据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包括工资和原材料的费用。因此,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即,TC=FC+VC,7.1.4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FC与VC,Chapter7,Slide32,FC、VC,各种成本究竟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还取决于我们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在短期内,如两三个月,大多数的成本都是固定的。而在长期,如两三年,则大多数的成本都是可变的。,Chapter7,Slide33,7.1.5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固定成本是必须支付的、与产出无关的成本;沉淀成本不影响企业决策,但预期沉淀成本影响企业未来决策。在短期内,企业的固定成本是沉淀成本,企业在决定生产多少时可以不考虑这些。,Chapter7,Slide34,思考,在长期经济中,固定成本是?A.沉淀成本B.可以避免的C.比在短期中大D.不会在决策中考虑到的,某厂商的短期成本,050050-150501005050501002507812828253964350981482016.732.749.34501121621412.52840.555013018018102636650150200208.32533.3750175225257.12532.1850204254296.325.531.8950242292385.626.932.4105030035058530351150385435854.53539.5,固定可变边际平均固平均可平均产出成本成本总成本成本定成本变成本总成本(FC)(VC)(TC)(MC)(AFC)(AVC)(ATC),Chapter7,Slide36,7.1.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是指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企业的产出水平而变化,因此,边际成本就是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出而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增加量。,Chapter7,Slide37,AC,平均总成本(AverageTotalCost,ATC)是单位产出的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AFC)加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AVC)。写成公式:也可以写成:ATC=AFC+AVC=TC/Q,Chapter7,Slide38,7.2短期成本,短期成本的决定因素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生产过程本身的特征,尤其是取决于可变要素报酬发生递减的产出范围。运用要素报酬递增或要素报酬递减的规律,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的产出水平与成本之间的关系。,Chapter7,Slide39,边际报酬与成本,边际报酬递增与成本的关系当边际报酬递增时,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投入品的增长率,因此,可变成本和总成本相对于产出水平下降了。边际报酬递减与成本的关系当边际报酬递减时,产出水平相对于投入品数量下降了,因此,可变成本和总成本相对于产出水平就提高了。记住,这里指的是要素的边际报酬。,Chapter7,Slide40,MC与VC,为了考察产出水平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我们假定企业能以w的工资雇佣到所需要的工人(资本固定不变),那么:,Chapter7,Slide41,MC,接着:,进一步:MPL=Q/LMC=W/MPL,Chapter7,Slide42,边际成本,在短期内,边际成本等于可变要素的价格除以其边际产出。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出水平与边际成本成反比。当劳动的要素报酬递增时,边际成本下降。当劳动的要素报酬递减时,边际成本提高。,Chapter7,Slide43,M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最初,在产出水平为0到4个单位时,MC随着边际报酬的增加而下降。接着,在产出水平为5到11个单位时,MC随着边际报酬递减而提高。,Chapter7,Slide44,AVC与APL,以上说明的是MC与MPL之间的联系。现在来考察AVC与APL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说明了,当劳动的平均产出较低时,企业生产过程必须投入大量的劳动,从而导致较高的平均可变成本。当劳动的平均产出较高时,生产过程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减少,从而使得平均可变成本下降。,Chapter7,Slide45,MC、AC,通过对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劳动(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即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增或递减)与生产成本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Chapter7,Slide46,某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TC,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垂直加总。,Chapter7,Slide47,某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产出,单位成本,25,50,75,100,0,1,2,3,4,5,6,7,8,9,10,11,边际成本MC,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AFC,Chapter7,Slide48,某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OA线的斜率等于AVCVC在A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MC在产出为7时,即在A点,MC=AVC,产出,成本,100,200,300,400,0,1,2,3,4,5,6,7,8,9,10,11,12,13,FC,VC,A,TC,Chapter7,Slide49,某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AFC不断下降当MCAVC或MCATC时,AVC与ATC呈上升趋势。,Chapter7,Slide50,某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当MC曲线与AVC曲线、AFC曲线分别相交于两条曲线的最低点。由于FC的存在,与ATC相比,AVC在较低的产出水平上就达到了其最低点。,产出水平,单位成本,25,50,75,100,0,1,2,3,4,5,6,7,8,9,10,11,MC,ATC,AVC,AFC,Chapter7,Slide51,短期成本,必须注意,我们计算企业的产出是作为一种流量来计量的,因此,其总成本也是一种流量。为方便起见,我们用成本(C)来代表总成本,用平均成本(AC)来代表平均成本。,Chapter7,Slide52,7.3长期成本,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考察如何选择要素投入的组合使得生产一定量的产出的成本达到最小化。此外,我们还分析长期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Chapter7,Slide53,7.3.1资本的使用者成本,资本的使用者成本=经济折旧+利率资产价值每单位资本的使用者成本:r=折旧率+利率,Chapter7,Slide54,7.3.2成本最小化的投入选择,资本的价格=资本的使用者成本资本的租金率:为了租借一单位的资本而每年付出的成本资本的租金率=资本的使用者成本假定:沉淀成本为0。,Chapter7,Slide55,7.3.3等成本线,假设:两种投入品:劳动(L)和资本(K)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租金价格为r。等成本线C=wL+rK等成本线(IsocostLine):购买等成本线上任意一点的各种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所需要的成本是相同的。,Chapter7,Slide56,等成本线方程,等成本线可写成线性函数:K=C/r-(w/r)L等成本线的斜率为K/L=-w/r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工资与资本租金之比。等成本线的斜率也表明了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比率。,Chapter7,Slide57,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正如消费者选择理论一样,我们可以将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如何选择投入品组合以使得成本达到最小化。,Chapter7,Slide58,既定产出水平下的最低成本,劳动,资本,虽然在B点(K2资本与L2劳动)以及在D点(K3资本与L3劳动)也可以产出Q1的产出水平,但是,其成本均为C2,要高于A点的成本C1。,A,K1,L1,K3,L3,K2,L2,D,B,Chapter7,Slide59,7.3.4选择投入要素,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等成本线斜率=等产量线斜率假定:劳动的价格发生变化变得昂贵了,均衡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Chapter7,Slide60,投入品价格变化时的投入品替代关系,劳动,资本,Chapter7,Slide61,生产者均衡,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产出与投入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在等产量线上,MRTS=-K/L=MPL/MPK,Chapter7,Slide62,生产者均衡,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要使得成本达到最小化,就必须使得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等产量线的斜率,即:MRTS=w/r所以,MPL/MPK=w/r,或MPL/w=MPK/r这意味着,无论厂商使用哪一种投入品,只有当每增加一单位产出的生产所耗费的成本是相同时,厂商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Chapter7,Slide63,例7.2排放费对企业投入选择的影响,废水,资本,10,000,18,000,20,000,0,12,000,2,000,1,000,4,000,3,000,5,000,5,000,Chapter7,Slide64,例7.2排放费对企业投入选择的影响,2,000,1,000,4,000,3,000,5,000,10,000,18,000,20,000,0,12,000,资本,废水,Chapter7,Slide65,两点启示:如果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越是容易替代,那么,为减少废水排放而征收的排放费也就越有效。如果要素之间的替代程度越高,那么,企业最终所支付的排放费就越少(因为厂商会使用更多的其他要素来替代废水)。,例7.2排放费对企业投入选择的影响,Chapter7,Slide66,企业的扩张路径(expansionpath)描绘了在不同的产出水平下,企业所选择的成本最小化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7.3.5不同产出水平下的成本最小化,Chapter7,Slide67,厂商的扩张路径和长期成本,劳动,资本,25,50,75,100,150,100,50,150,300,200,Chapter7,Slide68,7.4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我们知道,在长期,两种投入品均是可变的,而在短期,只有一种要素是可变的,那么,这会对平均成本产生何种影响?,Chapter7,Slide69,长期的扩张路径,要使产量从Q1增加到Q2,在短期,由于资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生产点从E点转移到P点。而在长期,资本与劳动都是可变的,生产点将从E点转移到F点,显然,P点的成本高于F点。,7.4.1短期生产的固定性,劳动,资本,L3,P,短期的扩张路径,E,F,Chapter7,Slide70,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形状的最重要因素是,是否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1)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那么,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相应地增加一倍,因此,在所有的产出水平下,平均成本是不变的。2)如果规模报酬递增,那么,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增加将超过一倍,因此,在所有的产出水平下,平均成本是递减的。3)如果规模报酬递减,那么,投入增加一倍,产出的增加将不足一倍,因此,在所有的产出水平下,平均成本是递增的。,7.4.2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LAC),从长期地看,大多数的企业首先经历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然后,经历规模报酬不变以及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长期的平均成本曲线是呈“U”型的。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现“U”型,但其原因是不同的,前者是因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的变化引起的,而后者是因为生产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引起的。,Chapter7,Slide71,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产出,成本,图7-8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LMC,Chapter7,Slide72,Chapter7,Slide7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如果LMCLAC,LAC将上涨。在LAC的最低处,LMC=LAC,LAC与LMC,Chapter7,Slide74,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EconomiesandDiseconomiesofScale)规模经济产出增加的程度要大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规模不经济产出增加的程度小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7.4.3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Chapter7,Slide75,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概念的区别,规模报酬强调的是,在保持生产要素(如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投入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规模经济强调的是,在长期,允许厂商改变生产要素(如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投入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成本。如果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以上的产出,这就是规模经济。如果双倍的成本获得的产出低于双倍,这就是规模不经济。,Chapter7,Slide76,规模经济通常是以成本产出弹性(EC)来计量的:EC=(C/C)/(Q/Q)EC=MC/AC,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Chapter7,Slide77,因此,与图7.8相对应:如果EC1,则MCAC平均成本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Chapter7,Slide78,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我们运用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来说明企业的最优生产规模是如何决定的。,7.4.4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Chapter7,Slide79,LTC可以由STC线推导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三条STC表示。三条STC截距不同。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O,C,Q,STC1,STC2,STC3,Q2,Q1,Q3,c,a,b,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假定生产Q2的产量。厂商面临三种选择:,d,e,Chapter7,Slide80,规模调整得到LTC,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形成,e,在d、b、e三点中b点的成本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规模生产Q2产量。,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到LTC。,LTC是STC的包络线,Chapter7,Slide8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推导,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SAC3、SAC2、SAC1。,SAC1,SAC2,SAC3,C1,C2,C3,Q1,Q2,Q3,Q2,Q1,O,C,Q,生产Q1,可选较小规模SAC1,也可选中等规模SAC2,成本相同。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销售扩张,则应选用SAC2规模;销售收缩,则应选SAC1规模。,生产Q1,选择SAC1,OC1是最低成本。生产Q2,选择SAC2,成本为OC2。生产Q3,选择SAC3。,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SAC曲线的实线部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推导,LAC,C,Q,SAC,存在无数个生产规模,有无数条SAC曲线,得到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都有一个LAC与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在切点之外,SAC高于LA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Chapter7,Slide82,Chapter7,Slide8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的推导,TC,Q,O,ACMC,Q,O,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Chapter7,Slide8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的推导,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TC是STC的包络线.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相切,在切点的斜率相同,而斜率分别是LMC和SMC,即在切点上,LMC=SMC。,LMC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在Q1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SAC1。此时,Q1产量的SMC是P,该点LMC=SMC。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R、S等。形成LMC。,*规模报酬不变的长期成本,Chapter7,Slide85,产出,成本,Q3,SAC3,SMC3,C0,LAC=LMC,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下,最低的生产成本均为C0,LAC=LMC,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0,Chapter7,Slide86,7.5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有些企业不止生产一种产品,例如:养鸡场鸡和鸡蛋汽车公司小汽车和卡车大学教学与科研,Chapter7,Slide87,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是指单个企业的联合生产超过了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联合生产的优势在于:投入要素或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联合市场计划,降低成本的共同管理。,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Chapter7,Slide88,对于生产小汽车与拖拉机的公司而言,联合生产的优势在于:1)均以资本与劳动作为投入要素2)两种产品的生产共享管理资源3)运用了相同的劳动技能与相似的机器设备,范围经济,Chapter7,Slide89,7.5.1产品转换线,汽车数量,拖拉机数量,O2,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所以,产品转换线是向外弯曲的。,Chapter7,Slide90,基本结论:产品转换线的斜率为负。在此例中,存在着规模报酬不变。如果产品转换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联合生产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收益或损失。由于产品转换线是向外变曲的,这意味着,与两个单独生产的企业相比,单个企业能以相同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产品转换线,Chapter7,Slide91,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生产两种产品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范围经济,但并不能获得规模经济。生产一种产品的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但并不涉及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Chap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