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剖析_第1页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剖析_第2页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剖析_第3页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剖析_第4页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J/XHG.JHE QJ/XHG.JHE1012-10-2005QJ/XHG.JHE1012-10-2005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硅酮密封胶厂发布前 言本标准附录ABC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FGH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建德化工二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本标准起草部门:生产技术科。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引 言为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化学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硅酮密封胶厂“环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环境污染事故救援预案1 基本情况硅酮密封胶厂始建于2009年,是新安化工的骨干企业。位于建德市下涯镇马目有机硅基地,东侧为浙江新安迈图有机硅有限责任公司,南侧为热电厂、工程分公司,西侧为基地生活办公区域,北侧为山体,山体往北为新安江。基地周围有下河村、施家村、茶亭边等3个自然村落,本厂周围300m内无村庄。 现有正式职工69人, 配置二个车间和三个职能科室。硅酮密封胶厂是以生产室温胶为主的化工企业,主要产品有107胶、硅油、硅酮密封胶。其中: 107胶生产规模30000吨/年,主要原料为:水解物、线性体、DMC、磷酸、 5000吨/年甲基硅油生产装置,主要原料为:DMC、碱胶、封头剂;30000吨/年硅酮密封胶生产装置,主要原料为:107胶、甲基硅油、白炭黑、碳酸钙、白油、交联剂、助剂、催化剂色母料。根据建德市气象台提供的资料,厂区所在地 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2.9极端最低气温:-8.0 月平均最高气温:34 月平均最低气温:1.9年平均大气压:101.16kPa 绝对最高气压:103.82kPa 绝对最低气压:95.87kPa年平均降水量:1600mm 一次最大降水量:410.9 mm 日最大降雨量 :269.4mm小时最大降雨量:85.0mm年平均风速:1.8m/s 最大风速:1820m/s年平均相对湿度:80% 最高相对湿度:85%最低相对湿度:75 最大积雪厚度:29cm本厂主要危险化学品名称及贮备量如表一所示:表一:(简介)危规号危化品名称年使用量(t)最大储量(t)主要贮存地点 甲醇135951200原料罐区、一、二、三、五车间、草甘膦铵盐81013盐酸67162300原料罐区、一、二、三车间82001液碱22003200原料罐区32168三乙胺57020原料罐区、一、三车间33610亚磷酸二甲酯2091650一、二、三车间31031甲缩醛80原料罐区4153341533多聚甲醛11670500原料仓库31047异丙胺144720原料仓库、四车间81007硫酸278625一、二车间42001黄磷184760二车间23002液氯632740二车间81041三氯化磷80二车间21054氯甲烷100一、二车间23003液氨30动力车间、草甘膦铵盐由于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产品工艺流程复杂,而且上述物料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并且生产连续性强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化学物质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泄漏、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本厂生产危险性分析)本厂现有主要建筑4幢,原料罐区1个,生产及环保处理装置10套。有专职安全员2人,消防系统3套,消防水带150条,室外消防栓19个,室内消防栓45个,大小灭火器420只,防毒面具130套,空气呼吸器20套,重型防化服4套。消防及应急设施分布情况如附图所示。(厂区介绍)为增强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工厂成立了应急救援小分队及义务消防队,其中应急救援小分队成员10人,义务消防队员56人,工厂设有医务室,现有医护人员3人。全厂职工基本掌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组织介绍)2 化学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本厂危险目标确定,下表为示例,也可不列表格,直接写)根据本厂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6个危险场所(设备或装置)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评价目标1(甲缩醛盐酸、液碱贮槽):出现泄漏主要原因有贮槽腐蚀老化破裂、出口阀破裂、外界引燃爆炸,并发生事故:目标出现根源毒物名称涉及范围污染对象后果贮槽贮槽破裂、出口破裂甲缩醛周边及新安江人体、水、土壤严重外界引爆甲缩醛周边人体、水、土壤严重贮槽破裂盐酸、液碱周边及新安江动植物、人体严重出口阀破裂盐酸、液碱厂区周边动植物一般4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职责和分工4.1 指挥系统的组成、职责和分工4.1.1 指挥系统的组成:由工厂厂长、副厂长,安环科科长、生技科科长、综合办主任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由安环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中心,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厂长任总指挥,副厂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设在生技科办公室。若厂长或副厂长外出时,由安环科科长和生技科科长为临时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救援工作。4.1.2 职责4.1.2.1 指挥领导小组:4.1.2.1.1 负责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4.1.2.1.2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4.1.2.1.3 检查督促重大事故隐患安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1.2.2 指挥部:4.1.2.2.1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4.1.2.2.2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4.1.2.2.3 向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4.1.2.2.4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4.1.3 指挥部人员分工4.1.3.1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应急救援工作。4.1.3.2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1.3.3 安环科科长4.1.3.3.1 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抢险。4.1.3.3.2 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及人员疏散工作。4.1.3.4 生技科科长4.1.3.4.1 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抢险。4.1.3.4.2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4.1.3.5 综合办主任4.1.3.5.1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4.1.3.5.2 负责中毒、受伤人员护送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4.1.3.5.3 负责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4.2 救援队伍的组成与分工全厂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发生重大事故时,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赶到工厂,等待应急救援的命令。各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工厂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各救援队伍组成和分工如下:4.2.1 通讯保障组:4人,由生技科调度员、综合办广播员组成,负责各救援队伍的联系。负责人:综合办主任。4.2.2 抢险抢修组:30人,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小分队、电工、维修工、事故所在车间人员组成,负责灭火、断电、堵漏、消除危险源、抢救伤员等工作。负责人:事故所在车间主任、安环科科长、生技科科长。4.2.3 医疗救护组:4人,由厂医务室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人:厂医务室主治医师。4.2.4 治安组:5人,由综合办负责组成。负责事故地段的警戒、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及人员疏散工作。负责人:综合办。4.2.5 物资供应组:4人,由综合办、安环科、生技科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抢险所需物资、防护用品、运输车辆等等。负责人:综合办采购人员。4.2.6 环境监测组:5人,由质检科负责组成。负责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监控,监测结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负责人:质管科科长。4.2.7 对外联络组:3人,由综合办负责组成。接待前来增援的人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友邻单位通报事故事态发展情况。负责人:综合办主任。4.3 夜间紧急系统4.3.1 由厂值班调度员负责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厂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向厂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4.3.2 厂门卫及生产调度,担任临时电讯联络工作。负责将事故信息通报应急救援系统有关人员及有关部门。4.3.3 各救援队伍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5 信号规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厂报警电话(安环科):内线 6225值班调度电话:内线 6666生技科电话:内线 6206厂长室电话:内线 6201 外线 付厂长室电话:内线 6202综合办电话:内线 6205市消防、公安、医院、报警电话:外线 119 110 120厂领导及有关人员电话见附表(建德化工二厂电话联络单)。事故应急点:厂大门内侧。人群疏散点:厂大门外侧。6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化学危险目标发生一般事故时(无大量物料外泄或外溢),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同时向车间及有关部门汇报,必要时,由工厂统一安排,作停车检修处理。如化学危险目标由于操作失误、设备事故等造成大量泄漏或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应急救援系统必须立即启动,并采取以下措施:6.1 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值班调度和车间领导(或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或隔离事故源。6.2 厂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车间查明事故源和事故原因,如事态一时难以控制,可能波及邻近车间或厂区周边,必须立即通知邻近车间采取断电、断火、停炉、停车等相应措施,并通知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6.3 车间在查明事故发生源及事故原因后,如能通过阀门切断物料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果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分析具体处理措施。6.4 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会同车间负责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命令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工作。如果本单位救援力量不足或由于事态扩大,有可能危及厂区周边和城市居民,应立即向公安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和友邻单位请求支援,并由对外联络组做好接待工作。6.5 抢险抢修组到达现场后,施救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氯气、氨气、甲醇、三氯化磷、氯甲烷大量泄漏时,必须穿戴全封闭化学防护服,进入现场后,首先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布置抢救措施,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进行灭火、断电、堵漏、消除危险源等作业。6.6 治安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在各路口设岗,禁止非抢救人员进入现场,并负责指挥现场人员向上风口方向疏散。工厂应在最高建筑物上设置“风标”,并在厂区范围内设立紧急疏散标记。如事故可能危及到厂外居民的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向公司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6.7 医疗救护组立即开展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准备工作。对发生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输氧、心肺复苏等必要的医学处理后,才能根据中毒和受伤程度转送各类医院治疗。发生化学灼伤,应立即在现场用大量清水进行足够时间的清洗。厂医务室应建立抢救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每一步抢救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6.8 环境监测组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范围,并对下风向及水域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指挥部。6.9 物资供应组应迅速、及时组织和提供抢险所需物资、防护用品和运输车辆等,如本单位物资供应困难,指挥部应立即向公司及友邻单位请求支援。6.10 对外联络组及时将事故事态发展情况向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通知扩散区域的人员撤离或采取简单有效的保护措施。6.11 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6.11.1 在生产副厂长的指挥下,成立由安环科、生技科及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6.11.2 在生技科的指挥下,成立设备抢修小组,对装置及设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7 现场抢险无论是重大化学事故或一般事故的处置 ,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减少事故损失。尤其是车间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化学事故现场抢险抢修知识。(本厂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8 事故处理8.1 本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由发生部门填写紧急情况处理报告书至安环科,由安环科负责跟踪验证,同时填写安全事故处理登记表备案。9 医疗救护(本厂生产事故中对人体伤害采取的措施,如碱灼伤,以下为示例)9.5 黄磷灼伤医疗救护措施:创面迅速以流动清水冲洗,再用显示剂12%硫酸铜溶液外搽创面,便于用镊子剔除黑色的磷化三铜颗粒。必要时,可在暗室中根据磷光剔除磷的残粒,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中和磷酸,最后用清水冲洗创面。转运病人时,创面应湿包或用水浸泡,以阴止残留在创面上的黄磷颗粒遇空气燃烧,加重灼伤。也可用3%硝酸银溶液外搽创面。10 有关规定和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组织事故处理,尽可能减小事故损失,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具体规定和要求如下:10.1 物资准备工作。为能及时组织抢险,工厂必须配备以下常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表三):物资、器材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空气呼吸器只15过滤式防毒面具只30化学防护服套4安全帽只30橡胶手套付30防爆电筒个10电喇叭只1便携式危险气体检测仪台14kgABC干粉灭火器只4035kgABC干粉灭火器只124.5kg二氧化碳灭火器只167kg二氧化碳灭火器只10帆布块665水带米15005mm尖头木签(或竹签)支2015mm尖头木签(或竹签)支20砂石吨60编织袋只300绳索米500担架具2隔膜泵台3上述物资、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厂综合办公楼前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10.2 加强组织领导,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对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10.3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积极开展反化学事故演习。各救援队伍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至少训练两次。10.4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10.4.1 值班制度,建立节假日和中夜班厂部值班制度,各车间和安环科节假日期间必须安排人员值班。10.4.2 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物资、器材保管情况。10.4.3 例会制度,必须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定期研究、讨论有关方面事宜。11 化学品物性参数12 附件12.1 工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郑 捷副组长:胡志红成 员:徐国斌 朱建民 毛成彬 马湘如 冯樟生 张柏青 徐欣娟 江建明 应文军 翁吉祥 李新明 陈晓军 吕国强 杨 毅12.2 工厂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名单12.2.1 应急分队负责人:何 亮成 员:周立新 金建强 黄建平 贾 琦 高 琪 全伟强 毛文斌 洪 毅 储卫林12.2.2 通信联络队负责人:许 桓成 员:徐烽烽 生产调度12.2.3 治安队负责人:冯樟生成 员:汪敦兴 杨丽荣12.2.4 抢险抢修队负责人:杨 毅 主要成员:江益平 徐 春 骆建红 陈 挺 黄志明 郑 升 董卫平12.2.5 医疗救护队负责人:张溯殷成 员:郭 萍 胡丽梅12.2.6 物资供应及运输负责人:蒋 敏成 员:何媛、胡永红12.2.7 环境监测队负责人:徐欣娟 成 员:李锡峰 叶艳娟 张雪娟 王梅红 王雪红12.3 工厂救援指挥网络图总 指 挥:厂 长166监测队展开作业15555后勤队展开作业1444运输队展开作业急救医院周边企业居民副总指挥:副厂长安 环 科综 合 办质 管 科生 技 科通 讯 队消 防 队抢险抢修队运 输 队后 勤 队治 安 队医疗救护队监 测 队12.4 紧急情况处理报告书发现部门发生事故部门发生日期年 月 日发生时间时 分紧急情况种 类1、 压力容器爆炸。2、 化学危险品库及厂区火灾。3、 化学危险品的泄漏。发 现 人概 要状况发生场所:工序、设备原 因应急措施负责人立 案预防措施修改文件是/否完成日期年 月 日跟 踪编制: 审核: 批准:验 证安环科负责人12.5 安全事故处理登记表收报时间: 年 月 日发生事故地点 车间(科室) 工段 班组 部位发生事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事故类别事 故 原 因事故责任者姓 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对 事 故 应 负 责 任事故在场者: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事故经过、损失情况事故分析时间: 年 月 日损失总价值事故性质参加人员:处 理 意 见部 门:科(室):安环科:厂 部:备 注发现人/当事人工作时间内发生部门相关人员应急处理 有关上级部 门现 场确 认应急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迅速报告危险情况进行应急处理赴现场确认关闭发生源采取应急措施赴现场确认(指示、内容)清除故障发生源,查明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