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好,成本管理第六讲授课教师:罗洪霞工作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电话:6865761E-mail:lhx65409,三、标准成本制度,(一)标准成本制度概述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利用它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费用支出,逐步达到标准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不断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在一般情况下,标准成本可以按零件、部件和生产阶段按成本项目制定,即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制定。对于其中的制造费用,还可以分为变动和固定费用两类。,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将产品的零部件各种材料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可计算出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产品或零、部件某种材料标准耗用量,该种材料标准单价,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将产品各种零、部件的标准工资相加,即可计算出产品的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产品或零、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将各种零、部件的标准制造费用相加,即可计算出产品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产品或零、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制造费用率,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直接耗用两种材料,A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150千克,标准单价为3.50元;B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210千克,标准单价为2.4千克.甲产品的单位标准工时为500小时,小时标准费用率为:直接工资1.25元,固定制造费用0.84元,变动制造费用0.95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如下:,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1503.5+2102.4=1029(元)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5001.25=625(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000.84=420(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000.95=475(元)甲产品的标准成本=1029+625+420+475=2549(元),(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1.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标准成本差异是指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产品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标准成本差异,产品的实际成本,=,-,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数量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价格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数量,+,数量差异,),(,(,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成本差异,=,标准价格,数量差异,标准数量,+,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标准价格,数量差异,+,标准数量,+,数量差异,(,),价格差异,成本差异,向下,上式计算的结果一般为两种情况: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正差异,表示成本超支,称为不利差异;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负差异,表示成本节约,称为有利差异;成本差异的计算就是把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种.,现分别说明各种差异的计算: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材料实际单价,-,材料标准单价,),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耗用数量,-,材料标准耗用数量,),材料标准价格,向上,耗用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列表如下:,耗用材料的数量差异的计算列表如下:,实际生产量:200件,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实际直接工资-标准直接工资,直接工资的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直接工资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直接工资的差异计算列表如下:,实际生产量:200件,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率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列表如下,(5400/4000-1.4)4000=-200,(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列表如下,(4000-3800)0.65=130,(4180-4000)0.65=117,2400-2717=-317,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1.以制造费用发生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立作业中心,按作业中心建立制造费用成本库是作业成本法的最主要的特点.2.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由单标准改为多标准,提高了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项目的准确性.在作业成本法下,一个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细分为各个成本动因的费用,各个成本动因就按各自的标准进行分配.,例如,某机械厂金工车间加工M、N两种半成品。M半成品(为一般精度)由零件A和B组成,生产1000件;N半成品(为高精度)由C和D组成,生产100件,要经过专用检测设备的三道检验方为合格。采用作业成本法分摊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如下表,作业中心制造费用明细表,可见,作业成本法的核心:以产品耗用作业,再以作业耗用资源,在传统的产品耗用资源过程中插入了作业中心这个重要环节。而作业成本计算是作业管理的核心。作业管理包括作业分析、作业重构、标杆比较和业绩评价四项主要内容。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比,主要体现在:(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2)成本计算程序不同;(3)费用分配标准不同;(4)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P244,第八章成本计划,本章重点与难点1.成本计划的内容2.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第九章成本报表,第十章成本分析,本章的重点与难点1.影响成本分析的基本因素及成本分析的方法2.因素分析法的计算3.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一、影响成本分析的基本因素,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它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的分析。这里所要介绍的成本分析主要是事后的成本分析。影响成本分析的基本因素有:固有因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在进行成本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三、因素分析法,采用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1.分解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2.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3.比较替代结果,确定影响程度.4.加总影响数值,验算分析结果.,按其依存关系将经济指标分解为基数(计划数或上期数)实际数两个指标体系,然后将该指标的实际数减基数,求出实际脱离基数的差异,即为分析对象.,即以基数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每项因素的实际顺序地替代其基数;每次替代后,实际数就被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每次替换后计算出由于该因素变动所得新的结果.,即将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换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化对经济指标差异的影响结果.,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即分析对象)相等.,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表:,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对象=100000-108000=-8000(元),计划材料费用=250489=108000(1)第一次替代=200489=86400(2)第二次替代=200509=90000(3)第三次替代=2005010=100000(4)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降低8000元的影响程度如下: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86400-108000=-216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3)-(2)=90000-86400=36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3)=100000-90000=10000(元)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600+3600+10000=-8000(元)上述分析计算时,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简化的形式,即差额计算法。,以上例材料费用资料为基础,用差额计算法结果如下: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250)489=-216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50-48)9=36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50(10-9)=10000(元),四、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可分别按产品别分析和按成本项目分析。1.按产品别分析在按产品别进行分析时,应计算如下几个指标,即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和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每种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成本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计算的实际成本,-,按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成本,100%,例如,某公司本年度生产三种产品,有关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甲产品成本降低额=1001900-1002000=-10000甲产品成本降低率=,-100001002000,100%,=-5%,乙、丙计算方法同上,据此可编制成如下“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480000980000,2.按成本项目分析,在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时,应计算如下几个指标:1.某成本项目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额2.某成本项目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3.某成本项目降低额对总成本的影响,该成本项目实际成本,-,该成本项目按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成本,该成本项目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计算的全部商品产品计划成本,100%,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成本完成情况分析表,各成本项目降低额对总成本的影响-2.4143%-1.0643%+1.8786%+0.8857%-0.7143%,向上,五、可比产品成本降务完成情况的分析,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就是将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按实际产量和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上年实际总成本,确定可比产品实际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并同计划规定的计划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相比,评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情况。,(一)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所需各项指标:,=,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额,向下,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划产量按本年计划单位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分析对象:,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实例分析:假设某企业200年12份有关可比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计划成本资料,计划成本降低额=120(10-9)+216(7-6)=336,计划成本降低率=(336/2712)100%=12.4%,向上,实际成本资料单位:千元,实际成本降低额=168(10-8)+240(7-5)=816,实际成本降低率=(816/3360)100%=24.3%,向下,从绝对数看,该厂可比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额多降低480千元(816-336);从相对数看,实际成本降低率比计划成本降低率多降低11.9%(24.3%-12.4%),通过分析说明该厂超额完成了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二)各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单位成本、产品品种结构三个因素。,1.产品产量.由于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是可根据比产品的计划产量,分别乘上该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和计划单位成本的差额计算的;而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根据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分别乘上该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与本年实际单位成本的差额计算的。,因此在产品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不变时,产品产量增减,就会使成本降低额发生同比例的增减,但不影响成本降低率的变动。2.产品单位成本.上面已经讲过,计划降低额,是根据(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位成本)计算的:而实际成本降低额,,则是(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这样,当本年实际单位成本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引起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变动.3.产品品种结构.由于各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同,如果成本降低率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比计划提高,那么,全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就会多降低,降低额也会相应地多降低;反之降低额和降低率则会少降低。所以,产品品种构成的变动,同时影响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三)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采用因素分析法分别计算以上三个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基数指标:,=,计划产量,(,上年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或=,上年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成本计划降低额,(1),第一次替代:单位的产品产量变动,不影响成本降低率,则可求得在实际产量、计划品种结构和计划单位成本下的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2),则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即为:(2)-(1)=,实际产量,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第二次替代:实际产量、实际品种结构、计划单位成本下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公式如下:=,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实际产量,100%,(,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成本降低额,(3),则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即为:(3)-(2),=,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对降低率的影响同样为:(3)-(2),第三次替代:实际产量、实际品种结构、实际单位成本下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公式如下:,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4),成本降低率,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成本降低额,=,100%,=,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为同样为:(4)-(3),则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即为:(4)-(3),实例分析:假定某企业某年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其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完成情况;(2)采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1.本年累计总成本计算列表如下:,实际成本降低额=52500-49775=2725实际降低率=(2725/52500)100%=5.19%,计划成本降低额=49400-47580=1820计划降低率=(1820/49400)100%=3.684%,则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2725-1820=905(元)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5.19%-3.684%=1.506%可见,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多降低905元,实际降低率比计划降低率多降低1.506%,完成了计划任务.,2.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情况,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52500-49400)3.684%=114(元)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影响:降低额:(52500-50450)-525003.684%=116(元),降低率,=(116/52500)100%=0.221%,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影响:降低额=50450-49775=675(元降低率=(675/52500)100%=1.285%,各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影响:降低额=114+116+675=905降低率=0.221%+1.285%=1.506%,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首先,将产品单位成本的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比较,计算其差异额和差异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主要成本项目产生差异的原因.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1)受材料消耗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的影响:,单位产品计划材料费用,=,单位产品计划材料消耗量,材料计划单价,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的计算公式如下:,材料耗用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材料实际单位耗用量,(,-,材料计划单位耗用量,),材料计划单价,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材料实际单价,-,材料计划单价,),材料实际单位耗用量,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材料耗用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40-38)2.5+(10-9)13=+18(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5-2.5)40+(12.4-13)10=-6(元),各因素变动对直接材料费用的影响=18+(-6)=12(元),(2)直接材料受材料耗用量、价格和材料配比三个因素的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总耗用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总消耗量,计划配备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各种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的计划单价)材料计划总消耗量,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的计划单价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材料实际价格,材料计划价格,材料实际单位耗用量,-,实例分析: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位产品材料耗用总量、材料配比和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程度.分析对象:3760-3950=-190(元)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950300,=13.17(元),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11010+1008+809+2050310,=11.68(元),单位材料消耗总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10-300)13.17=131.7(元),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68-13.17)310=-461.9(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9-8)100+(7-9)80+(60-50)20=140(元)各因素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金额=131.7+(-461.9)+140=-190(元),2.直接工资项目的分析(1)在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情况下,若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单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多少,取决于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产品产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产品产量,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产品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工资额的影响:,产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的影响,=,生产工人工资计划总额产品实际产量,-,生产工人工资计划总额产品计划产量,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的影响,=,生产工资实际总额产品实际产量,-,生产工人工资计划总额产品实际产量,实例分析: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的有关产品产量和工资资料,如下表:,分析对象:256-250=6(元)产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的影响,80000350,-,80000320,=-21.43(元),=,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的影响,=,89600350,-,80000350,=+27.43(元),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中工资的影响=6(元),(2)在生产多产品的企业里,生产工人工资一般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是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若采用生产工时为标准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中生产工人的工资,=,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小时工资率,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变动对单位产品中生产工人工资的影响,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计划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分配率差异,=,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例分析: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分析对象:427.5-400=27.5(元),效率差异的影响=(95-100)4=-20(元)分配率差异的影响=(4.5-4)95=47.5元,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影响=-20+47.5=27.5(元),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1)在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里,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是按实物量分配的,即,单位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产品产量,产量变动的影响,=,制造费用计划数额产品实际产量,-,制造费用计划数额产品计划产量,制造费用总额变动的影响,=,制造费用实际数额产品实际产量,-,制造费用计划数额产品实际产量,(2)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里,一般是将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数额,=,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单位产品工时,计划单位产品工时,-,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分配率,-,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单位产品工时,第十一章成本考核,一、成本考核的意义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意义:1.评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2.评价有关财经纪律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本章重点和难点:1.成本考核的原则2.成本考核的指标3.成本考核的方法,3.激励责任中心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责任中心是指与其经济决策密切相关的,具有责、权、利相结合的部门.责任中心可分为收入中心、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其可控成本负责。二、成本考核的原则1.以国家的政策法令为依据2.以企业的计划为标准,3.以完整可靠的资料、指标为基础4.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三、成本考核的指标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四、成本考核的方法(一)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内容,传统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是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包括:全部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降低额和全部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和降低额。(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和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包括:成本降低率、标准总成本、实际总成本和销售收入成本率,责任成本差异率和责任成本降低率。,第十二章成本审计,成本审计是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审计。一、成本审计的内容,本章重点与难点:1.成本审计的内容2.成本开支范围审计3.费用归集和分配方法审计4.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审计,成本费用审计,产品成本审计,期间费用审计,完工产品成本审计,在产品成本审计,直接材料审计直接人工审计制造费用审计,营业费用审计管理费用审计财务费用审计,二、成本开支范围审计下列各项开支不得列入产品成本: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2.对外投资的支出以及分配给投资者利润支出.3.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等支出。.在公积金、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三、费用归集及分配方法审计,(一)材料费用的审计1.审计用途是否恰当2.审计数量是否确切3.审计材料计价是否合理(二)直接人工费用的审计1.审查直接工资费用内容是否真实2.审查职工福利费的提取是否正确3.审查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汽车租赁合同简易版范本
- 2025北京市农业机械配件买卖合同(BF)
- 诗经陈风课件
- 农民合作开展科技示范园项目协议
-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课件
- 诗经两首课件原创力文档
- 商业合作伙伴互惠战略合作协议
- 红楼梦宝黛课件
- 市场监管局特检科“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总结
- 正版化软件培训课件
-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方案(3篇)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马凡氏综合征课件
- 刘润年度演讲课件20241026
- DB52T 1724-2023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与管理规范
- 《信息技术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DB11T 1794-20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
- 应急信息报送规章制度
- 商务专员培训
- 格构柱、杯形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