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语 文 试 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如果你不喜欢沙滩 沙滩,那你也尽可有别的选择。深刻的哲人和严肃的学者还有浪漫作家诗人,也许像是海岸上耸立的高山峭岩,令人仰目翘首、 ;更像是海中的绿岛礁石,可以立灯塔于上,照耀海上的迷途者。然而,悬崖与礁石永远孤独寂寞,任凭 ,却有无怨无悔的 。A睥睨 拍案叫绝 风吹浪打 风度 B睥睨 叹为观止 风吹浪打 风度C鄙夷 叹为观止 风生水起 风华 D鄙夷 拍案叫绝 风生水起 风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每次传统佳节到来之际,举国上下的庆祝活动见诸于各大报端,随着网络科技的日臻完善,网络上的有关痕迹也呈井喷式展现。B随着“蓝鲸”游戏在全球蔓延,受害不浅的国家纷纷发出警告,中国网络管理部门也联合互联网企业行动起来,迅速对相关信息和组织活动进行防治排查。C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影片之所以意外走红,不仅因为演员演技出色、故事情节感人、摔跤场面扣人心弦,更是因为其题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D美国部署萨德的目的是为了要重返亚洲,把全球反导系统建起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能力,以使自己在洲际弹道导弹领域独步天下。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 ; , ,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 。 , ,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那里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A B C D4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老舍想北平)【赏析】这段文字直抒胸臆,作者以自己爱母亲但无法言传作类比,说明这种爱源自内心,但很难以言语或文字表达,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故乡北平的爱不同寻常。B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赏析】这里借景抒情,描写“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悲凄荒凉之景,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突出了旅愁,从而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的情状。 C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鲁迅祝福)【赏析】对鲁镇飞雪的描写,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D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赏析】当侍萍出现在面前时,周朴园相当警惕,三句话的潜台词是:来敲诈吗?是有人指使你的吧?你可真有能耐啊!“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表现了侍萍内心软弱、逆来顺受、听天由命。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简能而任之简:选拔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先:表率,榜样惟草木之零落兮惟:思,想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解除B女也不爽爽:过失,差错 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矫诏纷出矫:假托,诈称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交C一夫当关当:把守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走:奔跑D始速祸焉速:招致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美:美景可谓智力孤危智:智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严:尊重,敬畏6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不能一味地索取,而要懂得奉献与回报社会B有些人一生都在寻找很多东西,也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C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负担D顺着前人的脚印,不畏艰辛,也能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也。父珪,正员外郎。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年二十,拜殿中将军,此官直卫左右。晋孝武太元中,革选名家以参顾问,始用琅邪王茂之、会稽谢輶,皆南北之望。舅庾楷在江陵,欲得松之西上,除新野太守,以事难不行。义熙初,为吴兴故鄣令。在县有绩,入为尚书祠部郎。 高祖北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为州主簿,转治中从事史。既克洛阳,高祖敕之曰:“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尸边务,今召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同,可令知之。”于时议立五庙乐,松之以妃臧氏庙乐亦宜与四庙同。除零陵内史,征为国子博士。松之反使,奏曰:“臣闻天道以下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心溥被。是以文思在躬,则时雍自洽,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能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臣谬蒙铨任,忝厕显列,猥以短乏,思纯八表,无以宣畅圣旨,肃明风化,黜陟无序,搜扬寡闻,惭惧屏营,不知所措。奉二十四条,谨随事为牒。伏见癸卯诏书,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后。” 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成,奏上。上善之,曰:“此为不朽矣。”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入补通直,为常侍,复领二州大中正,寻出为南琅邪太守。十四年,致仕,寻领国子博士,进大中大夫,博士如故。续何承天国史,未及撰述,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节选自宋书裴松之传)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南北之望 望:名望,声望B不宜久尸边务 尸:主持C猥以短乏 猥:谦辞,表谦卑D复领二州大中正 领:兼任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革选名家以参顾问 焉用亡郑以陪邻B与殷景仁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因心溥被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上善之 公之逮所由使也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4分)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2分) (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2分) 10裴松之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根据选文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9分)1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采桑子彭浪矶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1)“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5分) (2)作者的“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靡有朝矣。(诗经氓)(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3)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5)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6)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7)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血绒花筱 敏在我的窗下,有许多肥厚的花,花色猩红,饱满欲滴。花事总在最潮湿的一季。雾悠然罩在那里,薄时令花瓣生出细绒,浓时细绒就被犁开,大滴大滴沿犁沟淌下来,仿佛淋漓的血痕。粘稠的空气扑面而来,使我呼吸愈渐粗重,我知道这是春天浓烈的腥甜,于是我知道窗下的血绒花已经开了。通常这时候我紧闭门窗,常识告诉我要紧闭门窗。天气报告也一再告诫我们减少以至停止户外活动,留在室内,何况我对花粉过敏,对雾也过敏。然而门窗能保护什么呢?我分明知道,我的儿子走在户外,儿子的信息会辗转穿过雾气,润湿着来到我这里。妈妈,今天学概率,好多猎人各开一枪,各人有命中猎物的概率,猎物中一枪死亡概率,两枪、三枪死亡概率,他们兴致勃勃把小动物的死亡概率算到小数点后好几位,他们怎么可以看不见小动物流血?这个季节是生长的季节,我听见窗下的花粗重的吮吸之声,它们拔节的声音也很沉痛。地下的水粘稠,风低沉的呜咽在地下,潮水的啸声也在地下。这片土地掩埋得太多,太肥沃了,令人难以置信。有一个白发人在我窗前,从早到晚,一推窗就可以看见,不推窗也可以看见。她在花丛里徘徊奔走,从早到晚。已经被吮吸殆尽的身子,飘摇在肥硕的花间,没有重量。我问她找什么,她说找她的儿子。我说这样的日子应该呆在家里,她说她是呆在家里,她的家就在这里。我说家是一个有屋顶的地方,有墙,有门,有炉灶和炊烟。她说家是一个有儿子的地方,有儿子的船和儿子的帆,炊烟是母亲召唤儿子的炊烟。我看见她眼睛里雾气茫然,时间在那里一层一层变黯,重重叠叠的黯淡令我骇异,原来我们已经茫然流逝了那么多的时间。我安慰她说,您的儿子已经开出花来,那么丰硕,厚重,那么奇丽骄人。她说,但是我要的不是花,我要的是我的儿子。我说,儿子大了总是要去远方的,远方总是属于少年人,他们张翼飞起来,我们老了,我们没法看见。她说,可是他没能走远,可能就藏在一棵花的下面。飘渺的城,在冬天早晨的棕色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这么多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叹息,又短又稀,吐出了口,每一个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足前。我回头张望,深为惊恐。雾在玻璃外面重叠成水滴,淋淋漓漓,我用窗帘把淋漓和猩红都关在外面,足前一摞消遣的新闻纸,让我努力把眼睛盯在上面。然而它们刚刚隔了一夜,就糟朽成尘。它们什么也不曾知道,而且什么也不愿知道,只是在足前窸窸窣窣不断升高,发泡,不断地淹没我们的空间,记忆,以及诗人的预言。我窗下的花依然怒放,瓣、蕊、子房、花萼依然噼啪作响,雾在那里依然生出柔嫩的细绒,依然被划破,露出淋漓的猩红,雾依然会再次在猩红之上生出细绒。白发人依然坐在方砖上,看熙来攘往的陌生人,奔忙的陌生人,奔闲的陌生人,越来越使她陌生。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许她会好受一点,她点起手中一支蜡烛,听着蜡泪悄然滴落,还有火花微渺的响声。我问她在等什么,她说在等儿子。她说她会等到星垂四野,等到一个接近童话的时辰。她将把蜡烛一路摆到天边,她随着烛光走到星星那里,就能找到她的儿子。(选自筱敏涉过忘川,有删改)13开头两段对血绒花形象的描写,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14请赏析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6分)(1)她在花丛里徘徊奔走,从早到晚。已经被吮吸殆尽的身子,飘摇在肥硕的花间,没有重量。 (2)我说,儿子大了总是要去远方的,远方总是属于少年人,他们张翼飞起来,我们老了,我们没法看见。 15作品中的“白发人”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6请结合全文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文风琐谈朱铁志所谓文风,大抵是指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是文章和说话的风格和风尚。由文风的演变,可以窥见时代的变迁;从文风的好坏,能够看出世风的良莠,更能觉察一个时期的思想状况。文风体现在语言文字中,是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的表现。思想解放,则文体活泼、文风刚健;精神饱满,则文气酣畅、文章漂亮。相反,思想保守,则文章呆板、言语乏味;观念陈旧,则文风滞涩、面目可憎。毋宁说,是有僵化思想于前,方有死板文风于后的。文风的好坏当然离不开学识修养。它本身就是创造力强弱、学识高下的突出表现。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其实,文风好坏不仅关乎思想方法和学识修养,更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些把人民的事业放在头等地位的人,肯定不愿整天重复“正确的废话”。因为这样的“废话”和“真理”虽然冠冕堂皇,却从来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有那些时刻不忘当官做老爷,一心想着固位的可怜虫,才热衷于天天重复别人的话,非圣贤之言不言,非领导指示不语。他们往往表现得谦卑而朴实,就像听话的孩子,总能得到本分家长的赏识。而他们自己心里却明白:要有作为就必然创新,要创新就必然要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就要冒风险,就易于为人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在文风问题上,总是英雄互敬的。真正的思想者绝对瞧不起“复印机”式的所谓著述,学界泰斗很难容忍自己的学生只会炒冷饭,而一个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领导者,大概也不会欣赏毫无创新意识的部下吧。看一个人是真心实意干事业,还是稀里糊涂混日子,从其文风或可略见一二。前者新见迭出,不甘平庸,充实自己,服务社会;后者学问没有创见,事业没创造,一辈子平庸,一辈子平安。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催人奋进的思想精华,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有使人堕落的文化糟粕,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这种腐朽的思想观念不除,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就会变得举步维艰;而故步自封、保守僵化倒可能游刃有余、很有市场。在文风问题上,有一种很恶劣的习气,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你说“一轮明月照姑苏”,他又会问“难道就不照上海吗?就不照南京吗?”照这样的思想方法想问题、做文章,我们只能把辩证法变成庸俗的戏法;只能把话说成“春江水暖不仅鸭子先知,而且鹅亦先知、鱼亦先知、虾米等类小生物都可能先知”才好。认为真理只有一种表达,而且模式一旦形成,就带有统治一切文体的天然权利,不许别人说不同的话,也不准别人采用别样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非常荒唐可笑的逻辑,也是马克思早已痛斥过的书报检查制度。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中说过:“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今天我们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书报检查令,但类似的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很顽固、还有市场。这种观念窒息创新的思想,泯灭创造的灵魂,最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不齿,早该彻底抛弃了。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有删节)17作者为什么说“从文风的好坏,能够看出世风的良莠,更能觉察一个时期的思想状况”?请简述其理由。(6分)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作者认为应该倡导怎样的文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就能生存;它如果跑不过羚羊,只能饿死。如果羚羊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奔跑的速度,让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过狮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生存。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这里应取“厌恶”义。鄙夷:轻视,看不起。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可用于对某人的言语或佳作等。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风度:人的举止姿态。多指美好的。风华:风采和才华。语段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P183张抗抗商品大潮与文化沙滩。)2C(A成分赘余。“见诸于”应删去“于”。B语序不当。应将“防治排查”改为“排查防治”。D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目的”或“为了”。)3A(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标志性词语来排序。首先综观全段是阐述阅读的本质,先强调是“个人行为”,后面的横线处当选第句,是具体说明;紧接着选,个体感悟和个体经验是相联的,且语言标志“其次”与“首先”呼应;第四处横线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理性的动物”衔接最紧的是,这是由内容和标志性词语“而”所决定;最后是,这是由标志性词语“尤其”和指代词“那”所决定。)4D(表现了侍萍对不公平命运的愤愤不平。)5D(A除:授官;B加:更加;C走:逃跑。)6C(漫画中的男士,身背大筐,面前是一长串向前延伸的脚印。他小心翼翼地将面前的脚印一一拾入筐中,累得大汗淋漓。画面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这里的脚印象征前人走过的路,亦即前人的经验。男子之举,是不加选择地将他人的经验全盘拿来,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由此,漫画的寓意可概括为: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就会让其成为一种负担。)7A(望:望族。)8A(A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B介词,跟/连词,表并列,和;C介词,凭借(形容词,亲,亲近)/介词,通过,经由;D代词,代书/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1)出京(都城)担任永嘉太守,他勤勉体恤(译为“忧悯”、“关心”、“爱护”等皆可)百姓,官吏和百姓认为给他们带来了好处(译为“便利”亦可)。(得分点:“出”、“勤恤”、“便”各1分,句意通畅1分)(2)(如果)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前来归顺了。(得分点:“罪岁”、“斯”各1分)(3)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员,天下这么大,能有几个人呢?(得分点:“之”取独、定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各1分)10(1)处世简朴;(2)恭谨自省;(3)体恤百姓。(3分,一点1分)11.(1) 选取典型景物(意象),由远到近,多感官(视觉和心理感觉)描写,融情于景(写“借景抒情”不给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2)金兵入侵、中原沦陷之愁,辞乡去国、漂泊江南之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2.(1)夙兴夜寐(2)申之以孝悌之义(3)无以至千里(4)虽九死其犹未悔(5)砯崖转石万壑雷(6)万里悲秋常作客(7)舞幽壑之潜蛟(8)烽火扬州路13环境描写,渲染悲伤压抑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凄凉悲苦的情感基调;点题;引出下文白发人的故事。(每点1分)14(1)动作描写(在花丛里徘徊奔走),(1分)对比(白发人“吮吸殆尽的身子”与“肥硕的花”形成对比),(1分)表现白发人内心孤独痛苦、无所依靠(或“突出白发人饱受残酷现实的折磨”也可)。(1分)(2)语言描写,(1分)比拟(张翼飞起来),写出了我对白发人的劝慰(或“表现我对白发的同情与关切”也可)。(1分)15一个失去儿子而精神恍惚,(1分)但内心无法接受现实,(1分)仍然心怀期待(1分)的失独老人的形象。(1分)16从白发人的角度:表现白发人对儿子坚决而无尽的期待。从“我”的角度:表现同为母亲的“我”对白发人的同情。从作品主旨的角度:以伤感的结局,突出文章关注同情失独老人的主旨。从作品情节的角度:预示白发人未来的命运(陷于永不放弃的无尽的等待与期盼)。(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17文风是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的表现;文风的好坏是学识修养高下的突出表现;文风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点,每点2分)18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从文风可见一个人是否真心实意干事业;接着运用对比论证,阐述了两种人不同的表现;最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自甘平庸思想的根源及其危害。(三点,每点2分)19英雄互敬的文风;宽容而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文风;真理表达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文风。(三点,每点2分)20.参考立意:关键词“抱怨”、“改变自己”和“超越对手(他人)”。(1)一味抱怨徒劳无益,正视现实才是正道;抱怨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2)人生在于拼搏;不断强大自己,超越他人,才是生存之道。(3)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4)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抱怨,不放弃,不断努力,才可能成功。【参考译文】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父亲裴珪,做过正员外郎。松之八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