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1,2,一、人物简介安格斯迪顿,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英国微观经济学家。他曾就读于爱丁堡费蒂斯学院,在那里他是基金会学者,后来在剑桥大学取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的影响力无人可比。是美国经济协会(AEA)前主席,曾经获奖无数。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3,(一)人物经历1983年从英国来到美国发展,1983年至今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任教。2005-2006,世界银行研究审核委员会主席。2006年10月,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华盛顿访问学者。2007年,全美经济学会主席。2009年12月,哈佛大学经济系顾问团主席。2015年10月12日,因为他对消费、贫穷与福利的分析,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二)研究方向,迪顿曾研究金钱和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在2008年至2009年,对45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可将幸福分为两类:日常生活满意度和整体的生活质量,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总体满意度。他现在的研究集中在富裕与贫困国家健康的决定问题,以及印度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贫穷的度量问题。,5,(三)主要著作,曾出版了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了解消费、家庭调查分析:发展政策的微观经济方法、伟大的印度贫困辩论。,6,二、主要理论,(一)关于家庭行为的研究(需求、消费、储蓄)(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和贫困程度的研究,7,1、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想要制定减少贫困、提高福利水准的经济政策,人们首先必须理解个体的消费选择。迪顿的主要成就是对个体消费的研究,获奖理由是,“为设计推广福利并降低贫困的政策,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个人消费选择。安格斯迪顿超过其他任何人,增进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通过强调个人消费决策和经济整体表现之间的联系,他的工作对改变现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做出了贡献。,(一)关于家庭行为的研究,8,在现实中总支出并不是固定的,因为这是个人每年都要做出的决定,因此新的问题出现了:在不同的时间段,个人是如何分配或消费他们的收入的呢?消费和储蓄取决于收入的发展迪顿和米尔鲍尔合著的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1980),9,2、几近理想的需求系统,创立了对不同商品需求的估算系统解决了回答在得知总支出情况下,“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不同商品如何分配消费”的问题。介绍了在特定时间内,家庭是如何分配各种消费产品、考虑特定时期的总花销。,10,50年代,人们认为,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样的:他们希望让自己花钱的转变“平滑”一些。如果预感到赚的钱要变少了,他们就会少花多存;如果预感到赚的钱要变多,他们就会多花少存,甚至借贷。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模型假说。,11,3、“迪顿悖论”,上世纪80年代,迪顿进行了个体消费研究并提出“迪顿悖论”。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人们消费会因为未来收入预测发生变化,当下的消费增长要超过当下的收入增长。但这个结论与实际消费数据有落差,消费变化较小相对平滑,收入大幅下跌似乎不会对消费产生同样大的冲击。简而言之,就是指收入大幅下跌似乎并不会对消费产生同样大的冲击。在迪顿看来,解释悖论的关键在于研究个人的收入和消费行为,而个人消费行为同平均收入相比,其上下波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再以为所有的消费者都一样了。他们不同。每个人的消费情况是不能用整体平均代表的。缓冲库存储蓄,12,(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和贫困程度的研究,迪顿认为消费数据比收入数据更可靠、更有用(1)贫困问题研究:迪顿及其合作者提出了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汇率计算出国际价格差异来比较不同国家间人们的生活标准。贫困线的设定迪顿还对印度的贫困问题做了专门的研究,13,不同的发展政策对不同的家庭和个人带来的福利可能很不一样,因此对于政策的评价需要检查微观经济的实证层面。贫困怪圈:穷导致吃不饱,但并不是吃不饱导致穷。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明显的重男轻女现象,14,发展与不平等常常是矛盾的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和不平等的起源告诫我们对待贫富差距应持谨慎态度。迪顿认为,贫富不均的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只要有一部分人的收入非常高,这些收入最终会积累成非常大的财富,造成富人世袭财富的现象。迪顿的研究成果显示,不同的发展政策对不同的家庭和个人带来的福利可能很不一样,因此对于政策的评价需要检查微观经济的实证层面。,15,关于国外援助的有效性:迪顿指出,国家能力的缺失无法提供富国人民习以为常的服务和保护,是贫困的主要原因。迪顿反对富国对穷国直接援助,援助会破坏穷人最需要的东西,即本地国家能力的发展,穷国最需要建立一个有效政府,赞成富国减少援助或把资金给穷人。迪顿强调,资助者要切记,不能干涉被资助国政治和社会各派势力的事务,因为这些势力足以改变国内的基本局势。,16,(2)健康问题研究认为收入不平等并不会直接危害健康,但是随着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个人收入的提高对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不过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影响收入不平等政策的变化一定会对总体死亡率产生影响。迪顿还分析了美国和某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南非等地人民的健康问题。,17,(3)福祉问题研究迪顿在与卡尼曼合著的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评价但没有改善情感福祉情感福祉、生活评价一般而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上升,情感福祉虽然也有所上升,但幅度并不明显。但低收入会加剧因为离异、疾病和孤独等不幸带来的痛苦,从而影响了情感福祉。钱多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但钱少一定是与情感痛苦有关;生活满意度与幸福并不等同,高收入得到的是生活满意度,不是幸福本身;而低收入是与较低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福祉相关的。“设计促进福利减少贫困的政策,首先有必要了解,个人在做出消费决策时的消费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要给穷人钱,先要理解穷人花钱的模式。,18,三、评价迪顿的研究领域涵盖极广,涉及收入与消费、贫困与福利等许多方面。他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有相同的理念:假设理论和数据之间的桥梁,以及建立个人行为和总量经济结果之间的关联;从理解和分析人们的处境如何变好,再到对国家福利的研究。,19,(一)方法论:迪顿关于健康、经济发展以及微观经济层面家庭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经济计量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收入、消费、价格、健康以及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和比较,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迪顿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给予了计量证明,而且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20,(二)实际社会经济生活:迪顿的研究对实际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迪顿通过对收入与消费、经济发展、贫穷等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列实质性的结论。这些结论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关乎自身利益的各种经济因素,如储蓄、消费价格、收入、健康状况以及幸福感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于迪顿的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得到的,所以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21,(三)对中国的影响:迪顿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微观细分研究,对于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人民币),而且附着经济增速放缓,任然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担忧,如何准确度量贫困程度和解决贫穷人口问题还是巨大的挑战。迪顿的研究成果或具有借鉴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导体封装用超薄凸缘密封剂微结构形貌与热膨胀系数匹配性研究
- 医药中间体2-氨基-4-甲基吡啶的工业级纯化技术瓶颈突破路径
- 区块链技术赋能凝胶糖全产业链透明溯源与供应链韧性提升
- 功率放大率提升对毫米波通信系统路径损耗补偿的颠覆性影响
- 雨水、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年度广东省佛山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度白银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及答案
-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运用指南
- 标准化销售漏斗跟踪分析表
- 物流企业2025年人力资源短缺与行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件 曾宪达 第1-5章 管理与管理者- 目标与计划
- 2025年中国商务礼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茶艺知识讲座课件
- 股份赠予员工协议书模板
- 合成氨设备管理培训课件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闭经中医课件
- 危化品安全管理专项培训
- 急性心肌梗死2025诊疗指南总结
- 小学童诗绘读活动方案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