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_第1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_第2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_第3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_第4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致因理论,国内外事故状况的分析事故致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各种事故致因原理【人的失误论、多米诺骨牌和综合理论】,掌握的基本概念,一、考试内容要求掌握事故、事件、事故隐患、危险、风险、重大危险源等概念概念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掌握的基本概念,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掌握的基本概念,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风险:指危险度,表示危险的程度。危险度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危险源: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q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Qi物质i的临界量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国内外事故状况及分析,一、全球意外事故状况每年发生事故2.5亿起,每天68.5万起,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476起;每秒种就有8个家庭尝到事故带来的苦果;每年死亡350万人中有近40是老人和小孩;每一秒160人伤残,4000人需治疗;,国内外事故状况及分析,一、全球意外事故状况职业领域每年死于工伤和职业病130万人(25%为职业病引起);(交通事故99.9万人、暴力56.3万人、局部战争50.2万人和爱滋病31.2万人)职业领域,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每分钟2人因工致死;ILO估计劳动疾病到2020年将翻一番。其中,发展中国家比例甚高,如中国、印度等,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1倍多,少数国家高4倍;死伤比:1:4;35职工受到职业危害。,国内外事故状况及分析,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劳动工伤死亡:1.5-2.0万人;交通事故死亡:道路9.4万人铁路1.0万人公共事故死亡:0.4万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1.1万,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二、中国意外事故状况,三、对比及分析形象对比每天各类事故造成300人丧生;每天坠毁两架波音737飞机;相当于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或8个广州新白云机场足够全国居民15天的消费;,国内外事故状况及分析,三、对比及分析形象对比相当于北京(298.9亿元)、上海(327.9亿元)两年的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化为乌有;相当于800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全员劳动生产率约2万元);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农业总产值14106.22亿元),国内外事故状况及分析,三、对比及分析事故率对比国内外对比工伤千人死亡率:我国0.10;发达国家0.02道路万车死亡率:我国16人;最好的国家1000,300无伤害、无损失事故,30财产损失,10轻伤,1死亡重伤,危险源,隐患,事故特性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事故金字塔,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2.3管理失误论观点:侧重管理上责任、强调管理失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人、物管理上缺陷(间接原因、也是本质原因)二者辨证关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构成隐患,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2.4能量转移论能量:动能、热能、辐射能、电能等;哈登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造成人体两种伤害;第1类伤害: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机械伤害、辐射、放射性、烧伤等第2类伤害: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中毒、窒息和冻伤等观点:伤害取决能量大小、能量接触时间以及力的集中程度。,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重点措施:屏障防护系统的理论,屏障设置越早、效果越好,单一或者冗余屏障。防护能量逆流的“屏障”系统:(1)限制能量的系统:限制能量的大小、速度、方向、规定安全极限量(安全电压等),炸药库的阻隔墙等(2)用较安全能源代替危险性大能源化工无苯代替有苯,水力采煤代替爆破等;(3)防止能量蓄积,通风等;(4)控制能量释放:建立放水闸、大坝等;,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5)延缓能量释放:安全阀、点柱支护、金属支架等;(6)开辟能量释放渠道:抽放瓦斯、接地防治触电等;(7)能源上设置屏障:机械防护罩(8)人、物与能量之间设置屏障:防护门、密闭等;(9)人物之间设置屏蔽(个体防护):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服、眼罩等;(10)提高防护标准:双绝缘工具,瓦斯检查和监测等;(11)改变工艺流程;(12)修复或急救:紧急救护、隔爆棚等。,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2.5轨迹交叉论观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系统中能量逆流的两个系列,人流与物流(能量)的轨迹交叉,就发生人为事故。人流与物流之间设置安全装置作为屏障,可提高机械设备可靠性。,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例如:压力机冲床压力机安全系统通过失效树计算得出:R=15损失日数/接触小时每接触压力机一小时,就要承担损失工作日15天的风险,这样的风险率显然是不能接受的。,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增加冗余件。即串联一个元件,术语叫与门连接。原来开关设为S1,串接另一个开关为S2。整个系统变为增加冗余条件下的压力机安全系统图通过失效树计算得出:R=3.1510-5损失日数/接触小时显然这种风险是低于风险安全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是较高的。事故的损失即降低下来。,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理论侧重点:说明人的失误难以控制,但可控制设备(物)不发生故障。对安全管理启示(1)管理重点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2)“砍断”物流连锁事件链起因物和施害物,分离人流与物流交叉;(3)人的事件链(熟悉)实际过程知道和物的事件链不要交叉;安全评价方法:事件树和事故树理论基础,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人的事件链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社会环境。企业管理缺陷后天的心里缺陷五感能量分配诧异行为失误,物的事件链设计缺陷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维修保养的缺陷适用缺陷作业环境缺陷,切断上述交叉链、避免事故发生,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2.6综合原因论观点:多重原因综合造成直接、间接、基础原因(基本原因)等直接原因:指不安全环境(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动作)构成生产的危险因素(隐患);间接原因:导致直接原因的深层次原因、管理缺陷以及个人因素(如何在案例中体现)基本原因:重要原因、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相关法律等社会因素。,事故调查,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