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化-引论1109外汉.ppt_第1页
拉美文化-引论1109外汉.ppt_第2页
拉美文化-引论1109外汉.ppt_第3页
拉美文化-引论1109外汉.ppt_第4页
拉美文化-引论1109外汉.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丁美洲文化神奇的“新世界”,2,拉美文化课程安排,3,拉丁美洲文化参考书目,李春辉(1983):拉丁美洲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刘文龙(1990):墨西哥:文化碰撞的悲喜剧,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拉丁美洲文化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张家哲(1999):拉丁美洲: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郝名玮,徐世澄(2002):神奇的拉丁美洲,上海文艺出版社朱鸿博江时学蔡同昌主编(2007):国际新格局下的拉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江时学等著(2011):拉美发展前景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龙根,陈芝芸(1986):墨西哥,上海辞书出版社王世申(2001):阿根廷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4,第一讲引论:神奇的“新世界”色彩斑斓的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混合文化,1、名称的质疑2、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3、民族纷繁:“世界人种博览会”4、社会文化特点:混合文化,5,5,5,SISU与西葡语国家的国际关系,6,8,1、“拉丁美洲”名称质疑“美洲”名称来源,1492:哥伦布:“西印度”(IndiasOccidentales)1501-1503: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Vespucci):“新大陆”1507:马丁瓦尔德泽米勒:“亚美利加洲”(America)(简称美洲)。,9,“拉丁美洲”名称来源,关于“拉丁”:拉乔(Lacio);罗马帝国拉丁语系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拉丁美洲”和“盎格鲁撒克逊美洲”LatinAmericaandAnglo-America,10,1493:教皇子午线PapalMeridian(大西洋中部)1494:托德西利亚斯条约TratadodeTordesillas(划出巴西)1529:萨拉戈萨条约:划分东半球,11,其他名称及辨义,纯地理名称:南美洲、北美洲,中美洲文化视角:伊比利亚美洲(Ibero-America):原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西班牙美洲(Hispano-America)印第安美洲(Indo-America):美洲土著文化阿非利加美洲(Afro-America):非洲黑人文化拉丁美洲五大文化区:1、西班牙语文化区,包括18个国家2、葡萄牙语文化区:巴西。3、英语文化区,包括12个国家4、法语文化区,包括海地和两个尚未独立的岛屿5、荷兰语文化区,包括苏里南和尚未独立的岛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tinAmericaandCaribe),12,12,2、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北面以格兰德河与美国接界,其他三面都为大西洋和太平洋所环绕。面积:207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总面积13.8%,比整个欧洲加上美国的总和还要大。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6275km2):世界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绿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约560万平方公里)。阿根廷的大草原一望无际:潘巴斯Pampa(70万km2)安第斯山脉(7200km)从委内瑞拉北部绵延至火地岛,高耸云霄:最高峰阿空加瓜峰(6959米)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境内(3810米,8310平方米),13,13,安赫尔瀑布(979)(委内瑞拉)SaltoAngel,Canaima,Venezuela,年,伊瓜苏大瀑布(阿根廷、巴西)ParqueNacionaldeIguazu,Argentina,14,自然资源:,矿业: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的铁,牙买加和苏里南的铝土,古巴的镍矿,智利的铜、铝、硝石,秘鲁的锡、锐,墨西哥的银、硫磺,玻利维亚的锡、镑,哥伦比亚的绿宝石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农牧业:玉米、麦、稻、马铃薯、甘蔗、剑麻、花生、大豆、蕃茄、香蕉、咖啡、甘薯、可可、烟草、棉花、龙舌兰、马黛茶、柑桔和葡萄。天然牧场:畜牧业。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输出的肉类罐头林业:拉丁美洲的地面有百分之四十四覆盖着森林。森林的总面积共达九百万平方公里,巴西木材水力资源:亚马孙河,安赫尔、伊瓜苏等瀑布,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尼加拉瓜湖、马那瓜湖等。秘鲁、巳西沿海和加勒比海为拉丁美洲的三大渔场。,15,16,17,18,19,20,绿宝石(祖母绿)Esmeralda,21,21,3、民族纷繁:“世界人种博览会”,人口总数:(1999)4.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2%。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约占总人口的12%。(下页)白人:约占总人口的39%黑人,约占总人口的7%混血种人:40%梅斯提索人Mestizo,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穆拉托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桑博人(Sambo):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华人、日本人和印度人,22,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约占总人口的12%,墨西哥和中美洲:托尔特克人,阿兹特克人,查波特克人,玛雅人;加勒比海诸岛屿:加勒比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奇布查人;秘鲁、玻利维亚等安第斯高原地区:印加人;亚马逊流域:阿拉瓦克人和土皮人;巴拉圭、阿根廷西部、巴西南部:瓜拉尼人;智利:阿劳加诺人;阿根廷东部:恰鲁亚人,等等。,23,混血种人:40%,梅斯提索人(Mestizo)印欧混血: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穆拉托人(mulato)黑白混血:白人和黑人的混血桑博人(Sambo)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25,3、民族纷繁:“世界人种博览会”,人口总数:(1999)4.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2%。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约占总人口的12%。墨西哥和中美洲:托尔特克人,阿兹特克人,查波特克人,玛雅人;加勒比海诸岛屿:加勒比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奇布查人;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安第斯高原地区:印加人;亚马逊流域:阿拉瓦克人和土皮人;巴拉圭、阿根廷西部、巴西南部:瓜拉尼人;智利:阿劳加诺人;阿根廷东部:恰鲁亚人,等等。白人:约占总人口的39%黑人,约占总人口的7%混血种人:40%梅斯提索人Mestizo,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穆拉托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桑博人(Sambo):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华人、日本人和印度人,26,26,4、拉美社会文化特点:混合文化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纪念碑铭文:,“这既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日的墨西哥。”,27,玛雅文明,(公元4世纪9世纪末)(公元10世纪初16世纪)热带森林中失落的城邦,玛雅人的建筑(金字塔),28,独特的新文化-混合文化的产生,发现新大陆:争论及意义,四大条件征服和殖民(屠杀,破坏,印第安弱势)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混合文化的产生,大混血,大融合,民族融合,新种族和新文化的产生社会发展进程的特点:跳跃性(土著原始社会或早期奴隶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混合文化的特点,28,29,独特的文化:混合文化结构,特点:以移植而来的欧洲文化传统为主体,以美洲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形成于殖民地时期,并在独立运动后又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主要成分:16世纪起就移植而来的欧洲-基督教文化残存的美洲土著文化伴随奴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