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饮茶用水,一、水的分类二、水质和茶的关系三、古人论水四、各种饮茶用水,复习题:1、用于泡茶的水需要达到哪些要求?2、就你生活的环境而言,认为哪类水泡茶最佳?,饮茶用水:俗语:“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饮茶用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明张源“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h窥其体。”也就是说茶与水就是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茶是灵魂,水是身体。如果水不是真水,茶就无法完全展现出它的神韵,不是好茶,水的本质也无法表现完整。因此,自古以来,品茶总和好水相提并论。,一、水的分类(一)水按来源分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露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二)按硬度分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水分为软水、硬水,凡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反之称为硬水。硬度低于8度(毫克/升)的水为软水,高于8度(毫克/升)的水为硬水。,暂时性硬水-如果是由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镁引起的,系暂时性硬水(煮沸暂时性硬水,分解的碳酸氢钠,生成的不溶性碳酸盐而沉淀,水由硬水变成软水);永久性硬水-如果是由含有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系永久性硬水。小结在天然水中,远离城市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露水属于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水库水,多属于暂时性硬水,部分地下水属于高硬度水。,水质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水质不好就很难正确反应茶叶的特性及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最大。(1)PH7,汤色变深,并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2)硬水,汤色深,茶味淡;(3)软水,汤色亮,滋味浓;,二、水质与茶的关系,(4)铁离子离子含量过高,汤色变黑褐色,并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5)铅离子含量过高,茶味变苦;(6)镁离子含量过高,茶味变淡;(7)钙离子含量过高,茶味变苦涩;(8)钠离子含量过高,茶汤会变咸;(9)硫离子含量过高,茶汤会变苦。,水的硬度和pH值关系密切,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及口味。当pH值大于5时,汤色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自动氧化而损失。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溶解,软水中含有其他溶质少,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就高,口味较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就低,故茶味较淡。如果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与茶叶中多酚类结合,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还会浮起一层“锈油”,无法饮用。如果水中镁的含量大于2毫克/升,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毫克/升,茶味变涩,若达到4毫克/升时,则茶味变苦。由此可见泡茶用水,选择软水或暂时性硬水为宜。,泡茶用水,选择软水或暂时性硬水为宜,结论泡茶用水要选择符合国家或地方饮用水标准的。泡茶用水,选择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宜。泡茶用水的PH值为5-7之间为宜,也就是中性或弱酸性为宜。茶产地的山泉水。,三、古人论水,论水的著作: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谈到各种水源的优劣;唐朝张又新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大明水记;明朝徐献忠的水品;明朝田艺衡的煮泉水品;清朝汤蠹d仙的泉谱等。,唐代以前,饮茶对水要求不讲究,唐代开创清饮雅尝之风,对水品有了较高要求。唐代最早鉴水试茶的刘伯刍,提出宜茶水品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泉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三、古人论水,陆羽亲身实践,把天下宜茶水品,评品次第如下: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虾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三、古人论水,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彬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三、古人论水,庐山康王谷谷帘泉,1、择水选源试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密切。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他认为用出于乳泉、石池水流不急的水来煎茶,是最理想的。像瀑布般汹涌湍急的水,流蓄在山谷中澄清而不流动的水,应弃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泉从石出情更冽,茶自峰生味更圆”。,三、古人论水,(1)钟乳石滴下的泉水,经石池漫流而出的乳泉水,分子团小(核磁共振小于90Hz,一般的水150Hz),渗透力强,浸出溶解率高,有利于茶叶中有益物质的溶出。通过试验100mL水,1克绿茶的茶汤,溶出茶叶中茶多酚类和维生素等物质比其他水浸出茶叶中有益物质高出一倍。(2)茶汤色泽鲜艳,清淡明亮,不混不蚀,茶香浓郁,芬芳四溢,口感清润,不苦不涩。(3)乳泉水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祛病健体。(4)茶汤色泽清淡,浅黄绿、明亮、茶香浓厚,口感滑润,放置24小时后,不混不蚀,无异味,尚存茶香。,三、古人论水,我国名茶名水,顾渚紫笋金沙泉蒙顶石花古蒙泉狮峰龙井虎跑泉径山茶茱翁泉洞庭山碧螺春太湖水君山银针柳毅泉黄山毛峰人字瀑雁荡毛峰大龙湫武夷岩茶九曲溪莫干黄芽剑池水西山茶(桂平)乳泉水齐云瓜片淮源水天台华顶千丈瀑天尊贡芽(桐庐)十九泉(严子陵钓台,严陵祠旁有“天下第十九泉”),2、水品贵“活”北宋苏东坡汲江煎茶诗中:“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宋代唐庚斗茶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三、古人论水,3、水味要“甘”北宋重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明代罗唐在茶解中主张:“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三、古人论水,4、水质需“清”唐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所列的漉水囊;宋代“斗茶”,强调茶汤以“白”取胜,注重“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用石子“养水”,目的在于滤水。宜茶用水,以“清”为本。,三、古人论水,5、水质应“轻”水质轻,应达到干净、清洁的程度,不然,水会变重。如果水质达不到干净、清洁的程度,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三、古人论水,清代乾隆皇帝一生爱茶,是一位品泉评茶的行家。据清代陆以湉(tian)冷庐杂识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常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精心称重,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排出优次,定北京玉泉山水为“天下第一泉”,作为宫廷御用水。,乾隆与荷露煮茗,荷露茶:就是从荷叶上收取那一滴滴的荷叶露水,然后用这露水来煮茶。“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罍li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乾隆荷露煮茗诗序云:“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较之,玉泉水重一两,唯塞上伊逊水尚可相埒li(相等之义)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根据以乾隆特制银斗“度水”的结果,京师玉泉山之水每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一带)也是每斗重一两,济南珍珠泉重一两二厘,镇江金山泉重一两三厘,无锡惠山泉和杭州虎跑泉皆重一两四厘。意思就是说,“轻”是天下好水的首要条件,表示杂质少,既清纯而又“轻纯”。因此,含杂质越少,越是“无味”之水,便越是饮之最“有味”的好水,与烹饪的原理恰恰相反。,6、水宜冽冽即冷、寒,有清冷、通透感。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泉甘而能冽,证明该泉水是从地表深处沁出,所以水质特别好。,以前通过感官比较明,无名氏茗爱记载,辩水质有五法:第一:煮熟、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恶。第二:清水置白瓷器中,放于日光下,若有尘埃,此水质恶也。第三:无味者真水。第四:轻者为上。第五:用纸或绢帛之类,打湿后再干,无迹者为上。,试水,洗水和各种方法处理准备煮茶的水,使之洁净、甘冽。石洗法:即细砂过滤。碳洗法:用大瓮wng收黄梅雨水,雪水。下置鹅卵石,将三寸左右栗炭烧红投入水中,不生跳虫。水洗法:乾隆出巡时车载北京玉泉水随行,日久水色味变化,从而发明了“以水洗水”,即以大器储水,刻分寸,入他水搅之,则污浊皆沉淀于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盖他水质重,则水沉,玉泉水体轻,故上浮。,洗水,总之:水要“源、活、甘、清、轻、冽”,三、古人论水,宜茶美水源:选择好的水源。活:汲的越多,水就活。甘:是指水含口中有甜美感,无咸、涩和苦味。清:是指水质无色透明,清澈可辨。轻:是指轻水。古人对水质要求轻,其道理与今天科学分析的软水、硬水有关。软水轻,硬水重。冽,是指水在口中有清冷,通透感。,1、山泉水古人称山泉水有“八大功德”: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殪(yi)、八蠲(juan)疴(ke)。,四、各种饮茶用水,山泉水大多出自植被繁茂、岩石重叠的山峦。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甘冽香润,无污染,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最大发挥。山泉水水源和流径的路径不同,溶解物、硬度等有较大差别,并非都适宜泡茶。注:硫黄矿泉水不能泡茶。注意山泉水不宜放置过久,最好趁新鲜时泡茶饮用。在取山泉水泡茶时,应对附近地形地质进行了解。,取山泉水也有讲究。陈继儒茶话中认为“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淡而白。”因此,用于泡茶取“山顶泉”和“石中泉”好。,四、各种饮茶用水,山东济南趵(bao)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城区西南,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第一泉。北宋曾巩齐州二堂记:形容趵突泉水瀑流、跳跃如趵突,遂得名。它与大明湖、千佛山合称济南“三绝”。,山泉水,四、各种饮茶用水,趵突泉水集于一座东西长约三十米,南北宽约二十米的长方形泉池中。清人蒲松龄趵突泉赋日:“尔其石中含窍,地卜臧机,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锦而成绮。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由于趵突泉水激越翻涌,溅珠飞雪,颇为壮观,因而吸引历代许多名人学士到此观光。,山东济南趵突泉,山泉水,山东济南趵突泉,四、各种饮茶用水,江苏镇江中泠泉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唐代刘伯刍,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陆羽评其第七。它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腾,景色壮观。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1、山泉水,四、各种饮茶用水,清代张潮中泠泉记:“中泠,伯刍所谓第一泉也。昔人游金山,汲中泠,胸腋皆有仙气”。宋代陆游在金山留下“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的赞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江苏镇江中泠泉,1、山泉水,镇江中泠泉,四、各种饮茶用水,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水源于若冰洞,细流透过岩层裂缝,呈伏流汇集成泉,泉水质轻而味甘,深受茶人赞许。唐代天宝进士皇甫冉称此水来自太空仙境;唐元和进士李绅说此泉是“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尽皆芳味”。,江苏无锡惠山泉,山泉水,四、各种饮茶用水,惠山泉盛名,始于中唐。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和“茶神”陆羽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此后,历代名人学士都以惠山泉沏茗为快。,江苏无锡惠山泉,1、山泉水,据载,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为汲取惠山泉水,设立“水递”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长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用惠山泉作“润笔费”礼赠大书法家蔡襄。,江苏无锡惠山泉,1、山泉水,四、各种饮茶用水,四、各种饮茶用水,宋徽宗赵佶更把惠山泉水列为贡品。南宋高宗赵构,被金人逼得走投无路,仓惶南逃时,还不忘去无锡品茗二泉。,江苏无锡惠山泉,1、山泉水,无锡惠山泉,四、各种饮茶用水,1、山泉水浙江杭州虎跑泉:天下第三泉,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鹤峰麓的虎跑寺后。虎跑泉三面环山,形成一个马蹄形洼地,使虎跑泉水终年不息。并经周围石英沙岩层过滤,使得泉水清澈无比。,四、各种饮茶用水,虎跑泉始于唐代,闻名于清代。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清乾隆鉴别“通国之水”,认为:“京师海淀镇西玉泉为第一,而中泠(泉)次之,无锡之惠泉、杭州之虎跑又次之”。从此,虎跑泉才享有“天下第三泉”之殊荣。,浙江杭州虎跑泉,1、山泉水,四、各种饮茶用水,虎跑泉名声在清代远播,与龙井茶的崛起也有一定关系。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临幸龙井茶产地,并为龙井茶捉笔吟诗,如今在西湖龙井村的老胡公庙前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龙井茶,虎跑水”便成了杭州的“双绝”。,浙江杭州虎跑泉,1、山泉水,虎跑泉的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地下是石英砂岩,天长地久,岩石经风化作用,产生许多裂缝,地下水通过砂岩的过滤,慢慢从裂缝中涌出。虎跑泉水中溶性矿物质较少,硬度低,水质极好。,杭州虎跑泉,乾隆将北京玉泉山水定为“天下第一泉”,作为宫廷御用水。,四、各种饮茶用水,1、山泉水,北京玉泉山水,四、各种饮茶用水,2、江、河、湖水,它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不宜直接泡茶,但在远离人烟,植被生长繁茂,污染较少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如浙江桐庐的富春江水,淳安的升岛湖水等。唐陆羽茶经:“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去人远,则流净而水活”。唐白居易:“蜀水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渭水煎茶很好。唐代李群玉曰:“吴瓯湘水绿花新”,说湘水煎也不差。明代许次纾茶疏:“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四、各种饮茶用水,3、雪水和天落水古人称之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为古人所推崇。认为雪水“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最为幽况。然新者有土气,稍陈乃佳。”唐代白居易晚起诗中的“融扫雪煎香茗”;唐代陆龟蒙在煮茶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香雪”;元代诗人谢宗雪煎茶诗中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代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乾隆的“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四、各种饮茶用水,雨水,因时而异: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水味“清冽”,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是雨水中上品;梅雨:天气沉闷,阴雨绵绵,水味“甘滑”,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SOC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营职业学院《影视特效与合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数字化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舞台化妆与造型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起动脚蹬杆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算法分析与设计:冒泡排序
- 2025年贵阳中国电建集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绍兴诸暨市新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升压站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 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案例
- 12SS508《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 人机料法环测检查表
- 2022小学劳动课程标准电子版
- 物料采购结算单
-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技师)考试复习题库宝典(含答案)
- 从业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制度
- 不退押金起诉材料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