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群落的演替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群落的演替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群落的演替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群落的演替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群落的演替,1,复习:,1、什么叫群落?,2、你对“同一时间”如何理解的?,3、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一、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1、群落演替的实例一:,光裸的岩地到森林的演替。,(阅读P79,回答问题),(1)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是什么植物进入这个地区?它具备哪些能力?(3)从什么阶段开始有动物进入这个地区?每个阶段都有哪些动物进入?,3,(1)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2)光裸的岩地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岩石中获取养分。,(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土壤、有机物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4,(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5)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大量进入,在哪一个阶段?许多鸟类和其他比较大的动物呢?动物种群的变化与什么密切相关?,(6)演替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结果?,能找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群落到了相对稳定阶段。,植物,5,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1)概念:,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6,7,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8,布满裂隙的冰川侧碛,9,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阅读P80,回答以下问题。,(1)此演替过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农田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群落演替的实例二:,(2)经过演替一定能形成森林吗?为什么?,不是,受气候条件限制。,10,(3)此演替与初生演替过程有何差别?,次生演替:,(1)概念:,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演替的类型2:,第一种演替是一个原来从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而第二种演替是原来就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仍然保留。第一种演替过程多经过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演替过程更漫长和艰难。,11,二、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1)概念:,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1)概念:,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12,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哪些影响?,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P81思考与讨论,3、你认为影响演替的因素还有那些?,季节、气候、疾病、外来物种入侵等,13,四川宝兴县一处面积很小的人工林外表显示繁茂的植被覆盖,林下贫乏的生物多样性,地表覆盖的干燥松针和裸露的地表,14,外来物种入侵,美国白蛾,15,外来物种入侵,水葫芦(凤眼莲),16,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何意义?,可以使林草覆盖面、湖泊面积明显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少了蓄洪面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17,1.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演替表明:A.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B.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C.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3.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