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森锰锌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4期植物护理学代森锰锌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吴振旺余宏傲黄金生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6;温州市鹿城区农林水利局摘要在不同时期对杨梅果实中代森锰锌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O05MGKG、回收率86的试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GB27632005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L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关键词杨梅代森锰锌;残留量;安全使用技术中图分类号6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4016901代森锰锌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代森锰锌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保护性杀菌剂,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和锌离子的配合物,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3次对杨梅褐斑病的防效达到981I”。由于代森锰锌对杨梅褐斑病的防效好,已被生产者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实践。因此,进行代森锰锌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对杨梅安全合理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上村。12试验材料供试杨梅品种为东魁杨梅;供试农药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美国ROHMHASS公司产800倍液。12试验设计采用多次施药一次采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分别在杨梅果实采收前33D、26D、19D、12D、5D各喷1次代森锰锌800倍液1O00MGKG,以单株为处理,3次重复,共35株。待最后一次农药喷施后5D,进行一次性采样,这样即获得施药后5D、12D、19D、26D、33D的杨梅果实样品。每处理取样500G,把相同处理3次重复的1500G果实混合,然后取500G样品装入干净的食品袋密封,放入04C的冰箱预冷8H,再用塑料泡沫箱加冰密封包装送检。13残留分析残留量分析委托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采用出口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残留量检验方法SN01571992、顶空气相色谱法,使用G1883A顶空仪、G6890A气相色谱仪,回收率为86,最低检出限为005MGKG。2结果与分析目前国内尚无杨梅果实代森锰锌的最大残留限量指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21规定梨果类、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为5MGKG;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150056820093J中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作者简介吴振旺1961一,男,浙江温州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杨梅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091110最大残留限量为LMGG。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试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O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在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均未检出代森锰锌,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N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LGKG的要求。因此,在杨梅果实采收前5D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鲜果质量安全水平达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I5005682009规定的安全标准,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LO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4参考文献1唐征,吴振旺,熊自力杨梅褐斑病防治试验岍中国南方果树,2000,29128【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N药最大残留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缪松林,戚信江,方华生杨梅褐斑病的初步研究LJ】果树科学,1988116175楼枝春,陈唐睦,应最亮,等杨梅褐斑病诊治J中国林副特产,20041446唐志祥,廖镟刚,项运清,等杨梅褐斑病的化学防治【J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727【7饶建民,陈惠芬杨梅赤衣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IJ】中国果树,20004498凌正轩,王继灿,杨仁伟杨梅赤衣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J现代园艺,2009534【9刘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